最新内容 (Page 12)

  • Tesla Model 3 中国推出长续航后驱版, 续航里程830公里

    Tesla刚在中国针对Model 3推出了新的车型版本,新车型的官方正式名称为Model 3长续航后轮驱动版,也就是中国各大汽车媒体早前在该国工信部网站上看到的Model 3+,最大亮点就是它的续航里程突破了800公里大关,是全车系续航里程表现最好的车型! 根据中国的Tesla官网资料,新的Model 3长续航后轮驱动版的正式售价为26.95万人民币(约15.9万令吉),介于标准的后轮驱动版(23.55万人民币,13.9万令吉)和长续航全轮驱动版(28.55万人民币,16.8万令吉)之间,而该国定位旗舰的高性能全轮驱动版(我国称为Model 3 Performance AWD)则是要价33.95万人民币(约20万令吉)。 新的Model 3长续航后轮驱动版在整体规格和配备上其实与标准版的后轮驱动版差异不算大,但它最大的亮点是搭载了LG提供的镍锰钴(NMC)电池,具体容量是78.4kWh,官方标称的续航里程为830公里(中国的CLTC测试标准)。作为对比,标准后驱版的Model 3续航里程为635公里,长续航全轮驱动版为753公里。 根据了解,这组78.4kWh的电池其实就是现有的Model 3长续航全轮驱动版所搭载的同一组电池,它比标准后驱版的62.5kWh容量电池明显更大,因此续航里程也比后者明显更长。根据官网资讯,新的长续航后轮驱动版的0-100km/h加速成绩为5.2秒,对比标准后驱版的6.1秒也更快,主要是因为新的长续航后驱版搭载的马达也更强,具体输出功率达到225kW(306PS),而标准后驱版的马达只有194kW(264PS)。 由于Model 3也一样有在我国销售,目前我国在售的Model 3共区分为三个车型版本,分别是标准版的RWD后驱、长续航后驱(Long Range AWD)和高性能的Performance AWD版本,各别对应回中国的标准后驱版、长续航四驱和高性能四驱版,因此中国这次推出新的长续航后驱版,是否也意味着我国未来也会增加一个Long Range RWD的新车型版本?就待大马的官网看何时有更新吧!

     



  • BYD 与 Denza 马来西亚纯电动车销量即将迈入2万辆大关, 8月内入手全新 Denza D9 可获RM5,000的专属庆祝优惠!

    自从在2022年底正式发布后,BYD如今已在我国市场不断壮大,并已成为马来西亚第一的电动车品牌,该品牌也即将在我国累计售出20,000辆的电动车,其中就包括了主打高阶豪华市场的纯电动MPV Denza D9。 为了纪念这一充满意义的里程碑,Denza如今将在8月份内为每辆售出的Denza D9提供RM5,000的专属庆祝优惠*,让这款豪华MPV更物超所值,而这也是您入手与体验D9的最佳时机! 让Denza D9荣登我国纯电动MPV销量冠军的不仅仅是它的高性价比,其豪华的内装质感也是一大亮点,尤其是第二排的两张商务舱级别座椅,拥有十处按摩纾压点、一键式倾倒和电动调整的功能,并且还在扶手内整合了触屏式操控屏幕。 Denza D9不仅为后座乘客提供了专属的后座冷气调整功能,而且还配有整合式的小型冰箱让您可为饮料保冷(或保温)。长达5.2米的车身,也让Denza D9拥有宽裕的乘坐空间,在所有座椅都归位的情况下依旧拥有出色的410公升尾箱容量,足以容纳一家大小出行以及行李承载需求。 Denza D9也完美的照顾到了前座驾驶者与乘客的需求,配备10.25寸的全数位化液晶屏幕仪表板、15.6寸的触屏式多媒体主机、“Hi Denza”智能声控系统、无线Apple CarPlay与Android Auto以及50W功率的手机无线充电面板。同时D9也搭载完整的高科技驾驶辅助配套,包含第二级的半自动驾驶辅助功能,以及Disus-C电子避震系统,让D9拥有更舒适的乘坐体验。 除此之外,Denza D9也搭载了容量高达103.6kWh的磷酸铁锂(LFP)刀片式电池,让它只需充一次电即可拥有长达600公里的续航里程(NEDC标准),消费者还可选购前驱的Advanced FWD或四驱的Premium AWD车型版本,后者的动力输出高达374PS/470Nm,每一辆Denza D9都享有原厂的标准6年保固*以及8年的电池与马达部件保固*,让您可高枕无忧。 您是否也觉得Denza D9非常具有吸引力?那就别错过这次的RM5,000专属庆祝优惠,您可在Denza的全国巡回路演活动中体验全新的Denza D9并获享此优惠,地点与日期详情如下: IOI City Mall, Putrajaya: 8月20至24日 East Coast Mall, Kuantan: 8月21至24日 Sunway Velocity, […]

     



  • Proton 7月份售出13,518辆新车, 市占率19.2%, 比6月份多

    Proton对外公布了该品牌在2025年7月的全国销量数据报告,报告显示该品牌一共在7月份卖出13,518辆新车,对比6月份取得了22.1%或2,249辆的增长,也让Proton的今年累计新车总销量达到85,674辆。 根据Proton发布的文告,该公司预计品牌在7月份的本地新车市占率为19.2%,全年累计市占率19.3%,符合我国车市在7月份的销量增长,该公司预计我国车市在7月份共交出70,545辆的新车数据,对比6月份取得28.7%的增长,是今年首7个月中销量第二高的月份。 毫无疑问,Proton最畅销的车款依旧是主打入门和亲民的Saga,适逢7月份是第一代Saga面世40周年的月份,这款国民车在7月份一共交出6,638辆的销售数据,让它在今年的累计新车总销量达到38,345辆。 而紧随Saga之后的是刚完成小改款的X50,凭借刚发布的热潮和话题性,这款B-Segment SUV在改款发布后的首7个工作日便已交付了999辆新车,而且在7月份的累计销量也达到2,068辆,而这也是X50今年第三次在单月销量上突破2,000辆成绩,原厂还预计改款的X50可在本月尾达到五位数的订单数量,并且达到累计5,000辆的新车交付成绩。 至于定位C-Segment的四门房车S70则在7月份交出了1,404辆的销量数据,让其在2025年的累计销量达到10,750辆,但S70并非Proton品牌销量第三高的车款,因为品牌在7月份销量第三高的是Persona,为1,499辆。 而C-Segment SUV X70则在7月份交出了617辆的销售数据,今年累计的新车销量为4,971辆。其它车款方面,Iriz在7月份售出329辆新车、品牌目前唯一一款七人座车型X90在7月份卖出229辆新车。 而在纯电动车eMAS 7方面,它在7月份的新车销量为706辆(686辆为本地销售),让这款品牌旗下唯一一款在售(eMAS 5还未正式上市)的纯电动车在今年的累计销量达到4,959辆。 此外,Proton也表示该品牌在今年首7个月的新车出口成绩对比去年同期也取得了44.1%的明显增长,截至2025年7月31日,Proton已累计对外出口2,258辆新车,其中X50首次超越定位入门的Saga,成为品牌在7月份出口量最高的单一车款,而纯电动的eMAS 7则排在第三,在7月份的出口量为20辆,今年累计出口量为270辆。

     



  • 全新三代 2025 Mercedes-Benz CLA 现身本地官网!今已开放注册意向,确定会导入纯电版,续航里程达792公里

    如题所述,今年3月全球首发的全新第三代Mercedes-Benz CLA如今已出现在Mercedes-Benz Malaysia(MBM)的官方网站,并且已开放注册意向。这款代号C178的大改款CLA已确认将以纯电动车型身份来到马来西亚,未来会否陆续引入其他动力版本仍不得而知。 这款新的CLA首次采用了奔驰最新、专为紧凑型车款而开发的Mercedes-Benz Modular Architecture(MMA)模组化平台所打造,而且也是品牌首款采用800V电气架构的车型,因此可支持高达320 kW的DC直流快充。 目前,本地官网暂未公布该车的具体细节,包括规格配备等。参考新车全球首发时的消息,新款CLA的纯电动版分为CLA 250+和CLA 350 4Matic,它们都会在车尾贴上“EQ”的铭牌以让人更容易识别它是一款纯电动车。 其中,CLA 250+搭载一组后置式马达,拥有272PS(200kW)/335Nm的输出功率,0-100km/h加速成绩6.7秒,极速210km/h;而CLA 350则在前轴额外多了一组马达形成四驱系统,综合功率达到354PS(260kW)/515Nm,0-100km/h加速成绩只需4.9秒。 而且原厂还强调纯电版的CLA是市场上其中一款电耗表现最佳的电动车之一,凭借其优秀的低风阻系数,其综合电耗数据仅为12.2(CLA 250+)和12.5kWh(CLA 350)/100km,搭载的电池容量为85kWh,续航里程分别可达到672(CLA 350)和792公里(CLA 250+)。 目前推出的纯电版CLA采用的是镍钴锰酸锂(NMC)电池,注重更高的放电效率以提供更好的性能,但原厂已经表示,他们将在今年稍后时间为纯电版的CLA推出58kWh容量的磷酸铁锂(LFP)电池。同时,原厂也宣称纯电版CLA的煞车回充效率可达到200kW,并且可提供更好的煞车减速力道。 充电效能部份,前面提到了它支持最高320 kW的DC直流快充,号称只需充电10分钟就可行驶325公里,但比较遗憾的是它在AC慢充的部份竟然最高只支持11kW而不是更快的22kW。 其他配备方面,新的CLA搭载10.25寸的电子数位化仪表板、14寸采用最新MB.OS的屏幕主机,原厂还宣称这套新的OS是与ChatGPT以及Microsoft Bing合作,使用后者提供的AI与网络搜索引擎作为驱动,向用户提供各种AI助理功能,而且还可安装游戏并以3D画面游玩。 当然,安全层面也没落下,除了一般常见的传统安全配备以外,它还搭载了“Level 2+”的半自动驾驶辅助配套;目前,即将登陆大马的新款CLA尚未公布最终规格及售价,感兴趣的朋友可通过Mercedes-Benz Malaysia官网注册意向【点击这里】。

     



  • 2025年7月电动车注册榜:Proton eMas 7 继续领跑;BYD Atto 3、Sealion 7 并入前三甲;Tesla Model Y 跌至第四

    2025年7月大马在售的电动车注册量排行榜出炉,继6月重夺本地电动车注册量冠军之后,宝腾旗下的Proton eMas 7在上个月继续稳坐榜首位置。根据陆路交通局(JPJ)最新公布的数据,eMas 7当月注册量为686辆,年初至今(YTD)累计销量达4,689辆,大幅领先其他对手。 紧随其后排在第二位的依旧是BYD Atto 3,7月注册355辆(累计2,056辆),第三名同样由比亚迪的代表Sealion 7拿下,7月注册278辆(累计2,238辆),成功反超5月曾夺冠的Tesla Model Y,后者7月仅注册151辆(累计1,722辆)。 排在第五位的亦是比亚迪的家族成员M6,这款纯电MPV较6月上升三位,7月注册117辆(累计1,094辆)。这也意味着上个月比亚迪共有三款车型跻身前五,在本地车市的表现依然强势。 另一方面,尽管Tesla Model 3在7月仅注册105辆(累计930辆),但仍守住第六名;第七名为Denza D9,注册103辆(累计718辆);第八名为XPeng X9,注册72辆(累计314辆),两款纯电MPV的排名均比6月上升两位。 第九名由Leapmotor C10占据,7月注册66辆,使其今年首次重返月度榜单,这主要得益于6月的价格下调与产品更新。虽然它尚未进入年度前20榜,但以当前走势来看,预计很快会出现。 第十名是新上市的BYD Atto 2,7月共注册63辆,尽管今年上市的时间较晚,但预料全年排名仍有望冲高;另一方面,Chery Omoda E5在6月冲上第五后,7月滑落至第11位,注册量为59辆(累计452辆)。 第12名是MG S5 EV(55辆),略高于第13名的BYD Seal(54辆,累计733辆),接下来是Zeekr 009 MPV(41辆,累计498辆)与Volvo EX30(41辆,累计179辆)。 榜单最后几位分别为XPeng G6(37辆,累计432辆)、GWM Ora Good Cat及Ora […]

     



  • 2025年7月新车注册榜:Perodua Bezza、Axia、Myvi 包揽前三;Proton Saga 创今年最佳单月纪录,X50 重返前十

    大马陆路交通局(JPJ)刚刚公布了2025年7月本地的新车注册数据,与此同时我们也为大家梳理了一份“Top 20”的排行榜,结果毫无悬念,大马汽车龙头一哥Perodua依旧展现出压倒性的统治力,成为上个月的最大赢家! 首先,Perodua的三款“顶梁柱”继续主导本地市场,其中Bezza以9,771辆注册量夺下单月销冠,Axia以7,980辆紧随其后,第三名则由Perodua Myvi拿下(6,530辆),以微弱的30辆优势超越了6月排名第三的Proton Saga,这也让Perodua在上个月包揽了前三席。 值得一提的是,Saga的表现其实非常亮眼,尤其是在新款即将发布的情况下,7月依然交出今年最佳的单月成绩(6,500辆)。它也是唯一阻止Perodua包揽前五的车型。Perodua的其他车型中,Alza以5,016辆排名第五、Ativa则以2,836辆位列第六。对Bezza、Axia和Alza来说,7月同样是今年以来的最佳销售月份。 该月份排名第七至第九的车型与6月相同,分别是Toyota Vios、Hilux以及Honda City(包括Sedan与Hatchback);Proton X50(1,932辆,涵盖改款前与改款后车型)则跃升三位,取代Toyota Alphard(1,715辆,主要为平行进口)进入第十。第十二和第十三位分别是Proton Persona(1,499辆,较6月上升两位)和S70(1,398辆,较6月下降两位)。 与此同时,刚推出小升级的Perodua Aruz在上个月交出了1,353辆的成绩,较上月下滑三位至第十五位。Jaecoo J7依然是唯一同时进入月榜与年度累计榜的中国品牌车型,7月销量为1,016辆,表现稳定。Honda Civic(894辆)、HR-V(819辆)与CR-V(783辆)继续稳守第十七至第十九位,而第二十位由Mitsubishi Xpander(719辆)取代了Toyota Veloz。 至于2025年的累计销量榜,整体走势与预期差别不大,仅有Toyota Alphard(现第十二位)与Honda HR-V(现第十三位)互换了位置,两者累计销量相差824辆。除非年底出现意外变化,年度排名大概率会保持目前的格局。

     



  • 2025年7月品牌注册榜:Perodua 续称霸,Tesla 跌至18位

    大马陆路交通局(JPJ)公布了上个月,也就是2025年7月的新车注册数据,结果Perodua毫无悬念再度蝉联榜首,单月新车注册量达33,486辆,今年迄今(YTD)累计注册量达199,674辆,距离突破20万辆大关仅一步之遥。 与此同时,第二至第五名的排位与6月保持一致,即Proton以13,182辆(累计82,953辆)位居第二,Toyota以11,414辆(累计68,784辆)排第三,Honda以5,117辆(累计40,588辆)位列第四,Jaecoo则以1,449辆(累计10,624辆)保持第五。 第六至第十名分别是Chery,1,194辆(累计6,185辆)、Mitsubishi,1,166辆(累计7,890辆)、BYD,870辆(累计6,270辆)、Mercedes-Benz,716辆(累计5,330辆)以及BMW,699辆(累计4,372辆)。值得注意的是,BYD当月跌破千辆关口。 在前十之外,Mazda以634辆(累计4,761辆)位列第11位;Lexus以今年最高的单月成绩622辆(累计3,400辆)排第12;Isuzu以603辆(累计3,685辆)列第13,Nissan则以541辆(累计3,828辆)居第14。 剩余席位均由非日系品牌占据。GWM以511辆(累计2,735辆)列第15,Ford以475辆创下今年最佳月成绩(累计2,909辆)位居第16。Jetour继6月跻身榜单后,7月上升一位至第17位(402辆,累计801辆)。 Tesla本月表现大幅下滑,从6月的第11位跌至第18位,仅注册256辆(累计2,653辆)。第19位是Volvo,注册221辆(累计1,505辆),而MG以206辆(累计1,352辆)排在第20位,收尾本月榜单。

     



  • Hyundai Motor Malaysia 宣布与雪兰莪足球俱乐部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成为 2025-2026 新赛季的官方出行伙伴

    如题所述,Hyundai Motor Malaysia宣布与雪兰莪足球俱乐部(Selangor FC)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正式成为该队在2025至2026赛季的官方出行合作伙伴。协议的签署恰逢马来西亚超级足球联赛新赛季揭幕,当天的首场比赛不仅为新赛季揭开序幕,也成为双方合作关系首次在公众面前亮相的舞台。 Hyundai此次与雪兰莪足球俱乐部的合作,将品牌的核心价值与体育精神相结合,通过足球这一备受欢迎的运动平台,进一步强化Hyundai在本地市场的品牌形象与影响力。 作为官方出行合作伙伴,Hyundai将在新赛季为雪兰莪队提供多方面支持,包括交通与车辆配备,同时在赛场内外展开多项品牌互动和推广活动,增强球迷的参与感与赛事体验。

     



  • Lexus Subang Jaya 3S服务中心开幕, 由 PCM Motor 营运

    日系豪华品牌Lexus今日正式启用了该品牌在雪隆区的第四家新车陈列室与服务中心,新加入的Lexus 3S服务中心位于Subang Jaya SS16,是继Mutiara Damansara、Sungai Besi和Klang之后雪隆区第四家新车销售与服务中心。 这家位于Subang Jaya的全新Lexus 3S服务中心占地6,000平方尺(sqft),总共耗资80万令吉建造,建筑本体结合了新车展示与销售空间,可同时展示4辆新车,还有就是官方的服务与维修中心,由我国的Lexus代理商之一PCM Motor负责营运,与该公司营运的Toyota 3S服务中心相毗邻。 根据官方介绍,新的Lexus Subang Jaya服务中心拥有四个维修车位,并且驻厂技师都获得了Lexus的原厂技术认证,平均每天可为15辆Lexus汽车提供保养与维修服务。 这家新开幕的Lexus Subang Jaya 3S服务中心的确实地址为Lot 61716, Jalan SS16/1, 47500 Subang Jaya,陈列室的营业时间为每周7日,周一至周六的营业时间为早上8时到下午5时,周日与公共假期的营业时间为上午10时至下午5时;而维修与服务中心的营业时间则是周一至周六的早上8时至下午5时,周日和公共假期休息。

     



  • GM 与 Hyundai 联手开发5款新车!涵盖小型车、SUV等

    来自美国的通用汽车(GM)与韩国车企巨头Hyundai去年9月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发及生产乘用车与商用车。这项跨国车企之间的合作如今有了更多消息,据悉,在不久的将来双方将携手推出五款新车型。 上述五款新车涵盖紧凑型轿车、SUV、纯电动货车,以及皮卡,其中紧凑型轿车、SUV和皮卡(包括一款中型皮卡)计划于2028年在南美市场发售,并将提供燃油和混动版本;至于另一款纯电货车则拟定同年于北美市场推出。 在分工方面,中型皮卡平台将由GM主导开发,紧凑型车及电动货车则由Hyundai主导。虽然会共用平台,但各品牌在内饰与外观设计上将保持独立风格。待量产规模完全铺开后,这些车型的年销量总和预计可超过80万辆。 Hyundai汽车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何José Muñoz表示,与GM的战略合作将帮助Hyundai在多个细分市场和地区持续为客户提供价值与选择。两家公司在美洲市场的规模优势,有助于更高效地为消费者带来更出色、品质可靠、安全并配备先进技术的产品。 GM全球采购与供应链高级副总裁Shilpan Amin则指出,通过合作,双方能更快、以更低成本为客户带来更多选择。这些首批联合开发的车型,展现了两家公司如何利用各自的优势与规模实现互补。 值得一提是,除了共同开发新车,GM与Hyundai还计划在美洲市场的原材料采购、运输与物流等方面展开合作,涵盖零部件、复杂系统以及低碳钢的供应链。 不过,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即使新车型进入南美市场,也很难撼动在电动车领域以低价占据领先地位的中国竞争对手。Billionfold Asset Management首席投资官An Hyung-jin认为,Hyundai或许能从GM学习制造皮卡的经验,但需要时间才能带来收益。 Mirae-Mobility Research & Services负责人Teddi Kim则指出,此次合作是双赢策略,GM可借此学习Hyundai的油电混动技术,而后者则可利用与GM的关系在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中争取更多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