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Page 355)

  • 2023 BMW M340i 与 330Li 小改款3月份来马, 采不同悬吊

    BMW Group Malaysia昨天在本地正式发表了G20小改款的3系列车系,登场的有320i、330i和PHEV版本的330e,而且全车系都有标配原厂的M Sport运动化套件,同时原厂也在发布会上表示未来会再引进G20小改款的另两款车型! 虽然原厂并没有明确指出未来还会引入的另两款3系列小改款车型是哪款型号,但我们不难猜测,从昨天发布的车型来看,入门的320i、高阶的330i和PHEV版本的330e都已发布,但小改款前就已在本地销售的性能版M340i,以及长轴版的330Li都没有在昨天现身。 由于330Li之前在本地的销量还算不错,原厂不大可能就此轻易放弃这款轴距拉长后的3系列,同时M340i也是填补普通3系列和高性能版本M3之间巨大市场差隙的最佳代表,有鉴于此,我们预计原厂口中所指的另两款车型应该就是M340i和330Li,同时消息也称这两款车型预计会在今年3月就和大家正式见面! 首先我们来看看M340i,M340i的定位高于普通版本的330i但低于系列性能旗舰的M3,其定位就有如Mercedes-Benz C-Class的C43,介于C 300和C 63之间的一个定位存在,搭载一具3.0L六缸涡轮增压汽油引擎,拥有374匹马力和500Nm的扭力,而且标配xDrive全时四轮驱动系统,0-100km/h加速成绩为4.4秒。 M340i除了有六缸引擎外,它还搭载了一组48V的轻油电系统(Mild Hybrid),里面的微型马达可在必要时额外提供11匹的马力,主要是在停车熄火时为车上的电力系统供电,并以此提升M340i的整体油耗表现,并不能实现纯电动行驶。 此外,由于M340i拥有比330i更强的动力性能,因此它在外观上也搭载了许多源自于BMW M部门的元素,包括熏黑的双肾型水箱护罩、更运动化的轮圈设计、红色的煞车卡钳、黑色的后视镜外壳等等。 而在长轴版的330Li部份,其轴距对比普通版本的330i额外增加了110mm,同时为了配合拉长后的车身,原厂也把330Li的车身高度提高了6mm,让后座乘客可额外获得42mm的腿部空间,更适合家庭型的买家,同时原厂也暗示即将来马的330Li将会拥有更偏向舒适的悬吊系统,以符合这类型买家的需求。 2023 BMW 320i M Sport G20 2023 BMW 330i M Sport G20 2023 BMW 330e M Sport G20 2023 BMW […]

     



  • Hyundai Ioniq 5 将于新加坡投产!首100辆获鱼尾狮徽章

    如题,Hyundai Ioniq 5电动车将正式于新加坡投产!而在当地组装和市售的首100辆Ioniq 5将被定位为特别限量版(First 100 Edition),并于1月12日至15日举办的新加坡国际车展上亮相! 根据这家韩国汽车制造商表示,新车将在当地裕廊创新区(JID)的Hyundai汽车集团创新中心(HMGICS)投产,而该生产线预计每年可组装30,000辆汽车。 新加坡的Ioniq 5 First 100特别限量版将采用Gravity Matte Gold车身配色涂装,并辅以Dark Pebble Grey的内饰配色、“First 100”徽章、内装座椅上的“First 100”车缝线标志,以及纪念车牌来表证其特殊身份。 目前,这款特别限量版的韩系电动车已在新加坡开放兴趣注册,并将在明天下午2点30分开始竞标;在大马,Ioniq 5是在去年3月面市,并在本地划分三个版本,分别为Lite、Plus,以及Max,它们的售价依序为RM207,808、RM238,408,以及RM270,408。 其中Lite和Plus版本将采用58 kWh的电池组,以及一具输出功率达170 PS/350 Nm的后驱电动马达。至于Max版本则采用72.6 kWh的电池组和305 PS/605 Nm输出功率的全驱双电动马达。

     



  • Rolls Royce 去年卖出6,021辆新车, 创造118年新高纪录

    来到2023年的第一个月,来自英国的奢华汽车品牌Rolls Royce也公布了他们在去年的全年业绩表现,Rolls Royce于去年一共在全球卖出6,021辆新车,对比前年(2021)提升了8%,成功刷新该品牌的历史新高纪录! Rolls Royce汽车的首席执行员Torsten Müller-Ötvös在原厂发表的官方文告中指出,RR去年的6,021辆新车销量数据意义深远,除了再次刷新品牌历来最高的年销量数据记录外,也是该品牌创建118年来首次在年销量上突破6,000辆的大关,对于RR来说2022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一年。 原厂也特别提到,虽然全球车市在去年依旧遭受芯片供应短缺、零件供应不稳和多国通货膨胀、经济表现不稳等负面因素困扰,但RR依旧在多个区域市场取得销量增长,其中就包括了中东、亚太、北美和欧洲地区。 “属于亚太地区的日本与韩国市场在这期间表现强劲,日本市场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企业家选择购买Rolls Royce汽车,而韩国市场也呈现高度活力的上升表现,很大程度上支撑了亚太地区的成长。” 原厂也表示品牌旗下的首款、目前也是唯一一款的SUV车型Cullinan依然是品牌家族内最畅销的单一车款,而刚改款不久的Ghost则是亚太地区最畅销的车型。此外,在2022年充满挑战的经济环境下,RR依旧在2022年聘用了150名新员工,让其员工数量来到了2,500人。 同时原厂也表示,随着RR的销量持续增长,目前针对RR的新车订单已经近乎排满了2023年的产能,同时去年10月才全球首发的品牌首款纯电动车Rolls Royce Spectre也预计会在今年第四季(10-12月)如期交付给首名客户。此外,原厂也再次保证纵然销量不断上升,Rolls Royce也依旧会坚持走高度客制化、少量低速生产的方式以保证其产品质量和稀缺性,并且表示永远不会走上大量生产的路线。

     



  • Mitsubishi 去年本地卖出逾2.4万辆新车, 非国产品牌第三

    日系汽车品牌Mitsubishi对外公布了它们在去年于我国的销量表现与业绩报告,根据原厂Mitsubishi Motors Malaysia(MMM)的说法,该品牌去年在我国一共卖出了24,017辆新车,是该品牌在我国历年来的最高年销量记录! MMM指出,去年卖出的24,017辆新车数据比前年(2021)增加了37.3%,也让Mitsubishi成为本地非国产汽车品牌的销量第三名,整体市占率约为3.3%,而其中为Mitsubishi贡献最多的就是旗下的入门级七人座MPV Xpander! Mitsubishi目前在我国市场只有两款在售车型,分别为入门级的七人座MPV Xpander,以及被政府归类为商用车级别的皮卡Triton,至于其SUV车款如ASX和Outlander则早已在本地宣告停产,目前已不再销售新车。 根据MMM的数据,他们去年在本地一共卖出14,316辆Xpander,对比前年的销量几乎翻倍提升了93.5%,而且也占了MMM整体新车销量的59.6%,显示出这款七人座的入门级MPV在本地获得很好的市场反应。 而在Triton的部份,这款皮卡在去年则一共卖出9,697辆新车,对比前年小幅度提升了4.6%,占据MMM整体新车销量的40.4%,同时MMM也表示Triton是2022年本地皮卡市场的销量亚军!

     



  • BMW 集团去年本地卖出超过1.4万辆新车, 比前年增长35%

    在今午的3系列小改款发布会上,BMW Malaysia对外公布了该公司在去年(2022年)的我国全年销量数据与业绩报告。根据该公司的说法,BMW Malaysia在去年在本地一共卖出14,466辆崭新的交通工具,这当中包含了BMW自家的新车款、BMW两轮摩多,以及旗下同集团的精品小车MINI,成为2022年本地豪华汽车市场的第一名! BMW表示,他们在去年的本地全年销量对比前年(2021)增加了35%。而在这当中,BMW自家品牌的新车销量为11,855辆,对比前年增加了38%,而这当中就有超过2,300辆为3系列车款,显示出3系列依然是BMW在我国的主力热销车款,同时另一款热销车型则是218i Gran Coupe,去年一共卖出超过1,300辆新车! 除此之外,BMW也表示该品牌在去年一共卖出超过5,100辆SUV车型,其中X3的销量就超过1,300辆。至于同属一个集团的英国品牌MINI则在去年卖出1,233辆新车,对比前年增加了26%。 而在BMW Motorrad两轮摩多方面,去年的摩多总销量则是1,378辆,对比前年增加了大约20%。BMW Malaysia也表示去年卖出的BMW与MINI新车当中,有超过4,600辆新车属于新能源车(PHEV/EV)。 与此同时,BMW Malaysia也表示该公司透过与多家本地企业如ChargEV、JomCharge、Gentari等公司合作,目前已在全国建设超过610个公共充电桩。

     



  • Google Maps 推出支持 L2+ 和 L3 级别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的新高清版本!Volvo EX90 和 Polestar 3 将率先搭载

    日前,在2023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Google发表了专为汽车设计的Google HD Maps。顾名思义,这一新版本可提供更详细且即时的道路信息,包括标识和交通信号,而且还支持L2+和L3级别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以助力自动驾驶技术。 Google表示,他家最新的Google HD Maps可用于部分内置Google车载系统的新车,而首发搭载这一新版本地图的新车将会是Volvo EX90和Polestar 3。 Google副总裁兼Geo Automotive总经理Jørgen Behrens指出,新地图是专门为汽车制造商而设计,并非将在所有设备上推出类似Google地图的产品。 “在我们绘制世界地图的悠久历史基础上,Google HD Maps是专门为汽车制造商设计的,并提供全面的车道级别和定位数据,这对推动下一代辅助和自动驾驶系统至关重要。我们很高兴能继续与Volvo这样的领先汽车制造商合作,以提高各地司机的安全和舒适性”。 当然,Google也计划在未来将Google HD Maps推广到其他车辆上,然而,目前还不清楚这些车款有哪些。值得一提的是,在Google HD Maps发表的同一天,Google也向更多车辆兼容该服务的用户推出了最新一代的Android Auto。

     



  • 2023 MINI Cooper SE EV追加新的白色选择, 要价19.9万

    除了小改款的G20 BMW 3系列外,BMW Malaysia也在今天宣布向本地市场的纯电版MINI Cooper SE追加全新的白色车身配色,名为Nanuq White,它的价格同为RM199,164(以4年新车保固为准。) 当然,作为一款纯电动车,除了一般的保固外,它的电池组也享有8年或10万公里的保固。它依然搭载同一组的前置式电动马达,拥有184匹马力和270Nm的扭力,0-100km/h加速成绩7.3秒,极速可达到150km/h,电池容量为28.9kWh,充满电后的单次续航里程为232公里。 车主可以使用两种不同型号的充电器来进行充电,如果使用一般11kW的标配AC充电器的话,只需要两个半小时就能充满电,而如果选配充电效率更高的50kW DC快充装置,则只需要36分钟就可从10%充电到80%。 MINI Cooper SE和三门版、五门版和敞篷版的MINI Cooper S小改款一样,包括前水箱护罩中间的横杠采用和车身同样颜色的烤漆,并且调整前保险杆左右两侧的设计,同时也取消了原本的LED前雾灯,但后保险杆的设计则是没有改变,标配的轮圈尺寸为17寸。 内装部分,它同样换上了新设计的三幅式方向盘,一样重新设计的冷气出风口和车内气氛灯系统,内装采用的是黑色为主的设计主轴,标配8.8寸的中央荧幕主机,支援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还有5寸的电子液晶仪表板、抬头显示器和12支喇叭组成的Harman/Kardon音响系统,以及Qi手机无线充电面板,和双区恒温冷气系统。此外,这次的MINI Cooper SE也新增了全景式玻璃天窗,以及前排的座椅加热功能。 安全配备部份,它一样搭载了自动煞车辅助(AEB)、路标辨识辅助系统(TSR)、车道偏移警示系统(LDW)以及六具气囊,同是它也搭载了自动停车辅助系统。 2022 MINI Cooper SE Nanuq White

     



  • 已挂注册车牌上路,BMW i7 旗舰电动车再次于吉隆坡现身

    如题,今天在BMW Group Malaysia邀请媒体出席的2023年商业汇报活动上,我们在现场发现了一台还未正式在本地发布的新车,那便是BMW自家的旗舰电动车i7,而且当时它还挂上了注册车牌,说明已合法上路。 事实上,这款新车已并非首次在本地现身,在这之前,我们也曾在吉隆坡发现它的“踪迹”,而且车身配色也与之前的相同,即Oxide Grey Metallic。这是该车全球首发时的主打配色。 回顾过去,BMW Malaysia早在去年4月便开放兴趣注册(Registration of Interest)给本地的潜在买家,随后还在去年7月于本地举行私人预览活动,尽管当时展出的i7是左驾版。 i7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分为xDrive60和M70 xDrive两个等级,其中M70 xDrive因为在名字前多了一个“M”,因此明显是定位为高性能版本。在入门的xDrive60等级上,它搭载的电池组容量为101.7kWh,最长续航里程为625公里,但本地官网列出的续航里程相对比较保守,只有615公里。 xDrive60搭载的有两组电动马达,分别驱动前后轴形成电子全时四驱(AWD)配置,两组马达加起来的综合马力达到544匹,综合扭力745Nm,0-100km/h加速成绩4.7秒,极速可达240km/h,但本地官网列出的综合扭力达到795Nm,比国际市场的数据还要高。 在充电效率部份,标准版本的xDrive60使用标准的11kW AC充电插口进行充电需要9.5小时满充;若使用195kW的DC快充装置,则只需要34分钟就可从10%充电到80%。 在外观上纯电版的i7和标准版本的全新7系列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因此两者都搭载了同样尺寸巨大夸张的双肾型水箱护罩,以及两侧有双层式的头灯组,而内装后座则有一个31.3寸的8K解析度的影院级影音荧幕。 随着i7确定即将来马,我们也可以确定它即将与Mercedes-Benz EQS在本地展开一场同级间的竞争,两者都是各自品牌定位旗舰的纯电四门房车,而EQS则预计会比i7更早一步上市,搭载107.8kWh的电池组,最长续航里程达到675公里,0-100km/h加速成绩4.3秒,极速210km/h,综合马力输出523公里、综合扭力达到855Nm。

     



  • 2023 G20 BMW 3系列小改款本地上市, 三个等级26.4万起

    德系豪华品牌BMW今天正式向本地发表第七代小改款的G20 BMW 3系列,小改之后的3系列在本地分为三个等级与版本,分别是入门的320i M Sport、汽油旗舰的330i M Sport,和搭载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系统的330e M Sport。 而在价格部份,小改款的3系列在本地的正式价格为RM263,600(320i)、RM297,600(330i)和RM278,600(330e),以上价格是以原厂2年保固配套为准,若额外加购原厂的5年保固+保养配套,其价格则是RM283,800(320i)、RM317,800(330i)和RM298,800(330e)。此外,原厂也预告未来还会再本地发表另外两个小改款3系列的新车等级,预计会是高性能的M340i以及长轴版的330Li。 这次小改款的3系列在外观上主要针对其LED头灯组的日行灯造型、x大灯的设计还有前保险杆的设计做了变化,车尾的设计则维持和之前大同小异,主要变化集中在后保险杆,当然其轮圈设计也有所不同。 内装部份,这次3系列小改款换上了两组全新设计的液晶荧幕,它采用了两具平整类似iPad的曲面荧幕,右侧的荧幕为12.3寸是全电子化的仪表板,左侧中间的则是14.9寸搭载OS 8的作业系统,支援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如今无需再额外付钱解锁这项功能。 由于小改款的3系列在本地都统一搭载原厂的M Sport运动化套件,因此无论在外观还是内装上都有标配M Sport的套件,也拥有比较运动化和侵略性的造型设计,另外这次小改款3系列也有一个小重点,就是其排挡杆如今换成更小颗的线传控制拨杆。其它配备还包括了全LED的头灯组、双区恒温冷气系统、后座冷气出风口、多彩的车内气氛灯、抬头显示器、电动调整的前排两张座椅、具备记忆功能的司机座等。 小改款的3系列依旧还是以2.0L的四缸涡轮汽油引擎担当主要动力来源,在320i身上,这具引擎有184匹马力和300Nm的扭力,搭配八速自排(8AT)变速箱和后轮驱动系统,让其0-100km/h加速成绩在7.4秒达成,极速可235km/h。 而在高阶的330i身上,这具引擎则有258匹马力和400Nm的扭力,搭载同样的八速自排变速箱和后轮驱动,让其0-100km/h加速成绩只需5.8秒,极速可达电子限速的250km/h。 而在PHEV版本的330e身上,则是搭载同一具的2.0L四缸涡轮引擎,而且引擎本身的输出和320i一样有184匹马力和300Nm扭力,搭配一组可额外输出109匹马力和265Nm的电动马达,让它的综合马力输出达到292匹,综合扭力则达到420Nm,同样搭配8AT的变速箱,0-100km/h加速成绩则是三者里面最快的5.8秒,极速则是230km/h,在纯电模式下的最高时速为140km/h。 在安全配备部份,全车系的3系列小改款都统一搭载6具气囊、自动煞车辅助系统(AEB)、车道偏移警示系统(LDW)、盲点侦测系统(BSM)、后方车流警示系统(RCTA)等。 2023 BMW 320i M Sport G20 2023 BMW 330i M Sport G20 2023 […]

     



  • 试驾:Mercdes-Benz EQE 350+ 电动车!科技仪式感拉满

    在电动车领域高速发展的这些年头,随着本地越来越多电动车面市,它们自然慢慢成为了我们试驾的主要“对象”。电动车在大马正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情况?相信大家心里也有数,哪怕我们的政府在扮演辅助角色(津贴)方面给力,但事实上,基础设施、环境条件等不足依然是电动车在本地普及化的一大阻碍。 于是大家对电动车自然处于观望态度,但阻碍归阻碍,未来电动车终归还是会取代传统燃油车,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毕竟全球多家车企已表明转型立场,未来不再推出燃油车,这预示着电动车将无可避免成为市场主流。 好了,小编也知道一些朋友对电动车兴致缺缺,但诚如上述所言,在迎接电动车时代的当儿,不妨跟随我们的脚步,一起来深入了解电动车吧!如题,我们今天的主角是奔驰在2022年杪于本地上市的电动车,Mercedes-Benz EQE 350+。 回顾去年,Mercedes-Benz Malaysia(MBM)已陆续在本地推出了EQA、EQB、EQC、EQS等多款EQ家族系列电动车,新的EQE是压轴登场的“主角”,新车来到本地后暂只提供EQE 350+单一版本,其售价为RM419,888(已计入10%销售税,上路价,不包车险)。 外观上,EQE的设计与“大哥”EQS可说是一脉相承,它虽然是一款纯电动车,不过整体造型设计带出了浓浓的运动氛围。在前脸部分,它以一大块亮黑色面板取代传统燃油引擎车型的中网进气格栅(可惜本地的EQE 350+面板上少了“三芒星”图纹设计),同时两侧头灯的造型也显得非常锐利。 来到车侧,EQE依然保持了奔驰过去优雅的车身设计风格,弓形车身的设计让它从侧面看去还有点像电脑滑鼠。此外,双腰线设计也进一步加深了宽体的视觉效果,整个车顶线条看起来也非常顺滑;同时,它也搭配了一套19寸的五辐式轮毂。 值得一提的是,它也采用了隐藏式的门把设计,进一步降低风阻系数,使整车的风阻系数仅为0.22。低风阻系数除了速度优势以外,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提升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据称,每降低0.01的风阻系数都可以提高2.5%的续航里程。 车尾部分,EQE的车尾采用了贯穿式的LED灯组设计,灯腔内部采用了纵向列阵式排列布局,点亮后极具辨识度;车身尺寸方面,其长度为4,934 mm,轴距为3,122 mm,只比家族中的“大哥”EQS小一些。 内装部分,毫无疑问,这向来是是奔驰的“拿手好菜”,近几年他家的每一代产品都让人充满期待,即便是来到电动车时代也一样。坐上车舱,我敢说绝大部分人都会被它的内饰所征服,特别是喜欢仪式感的小姐姐。 小编“阅车无数”(不好意思,好练下),从内装设计风格布局、科技、豪华氛围到用料,奔驰这些年来都是非常超前的存在,特别是氛围灯这块玩得真不错。这次的EQE它还具备主动式环境氛围灯,灯带颜色可以伴随车速变化呈现流动效果。夜间开车时,这种氛围的营造会让驾乘体验变得更加舒心,这也难怪一些人会直呼奔驰的内饰是行走的夜店。当然,这些花里花俏的设计不是每个人都喜欢,青菜萝卜各有所好,小编就不赘述了。 撇开以上种种不说,EQE在视觉设计层面也没有像大部分电动车那样“用力过猛”,一味地追求极简(嗱,这是比喻不是影射蛤~),反而是在传统燃油车与电动车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的点,做到了“简约而不简单”,而且还很细致,比如说中控台上带背光的星徽饰板等细节。 小编也知道,近年来极简风兴起,但这并不好拿捏,稍玩过了极简就会变成无趣、沉闷。所以在这一点上,有一说一,奔驰确实比其他两家德系豪华品牌BMW和Audi更加用心,别说是小姐姐,小编个人也很喜欢。 只是比较遗憾的是,本地的EQE与部分海外规格不一样,中控台并没有采用与EQS相同的一整块巨型OLED屏幕(MBUX Hyperscreen),反之它搭载的是与新一代燃油版C-Class类似的分体式屏幕。 12.3寸全液晶仪表搭配竖立斜置的12.8寸多媒体中控大屏幕,为新的EQE增添了不少科技感,而且该仪表还集成了包括AR实景穿越导航、3D地图,以及各类行车资讯等在内的丰富功能,并提供多种不同风格的页面选项,驾驶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选择对应的页面样式。 配置方面自然也不会太差,它所标配的有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手机连接功能、Burmester® 3D环绕高级音响系统、360度环景摄像镜头、抬头显示器、指纹扫描,以及智能手机无线充电面板等。 还有一点小编觉得很贴心的是,当您的手机正在连接充电线或使用无线充电面板时,它具备离车提醒功能,如果下车忘了拿正在充电的手机,车辆就会通过语音给予提醒。 而且提到语音提醒,其背后运作的系统不仅仅只局限于侦测手机。每当在驾驶途中,只要前方路段遇上急转弯或是学校、医院等,系统都会提前发出语音提醒司机小心驾驶,宛如一个贴身助理在帮你打点好一切那样。 当然,除了主动提醒以外,EQE还标配了AI语音助理,可通过呼唤“Hey Mercedes”,或当系统设置到中文或粤语(是的,您没看错!本地在售的Meredes-Benz终于支持中文语言设置了)时,通过呼唤“嘿,奔驰!”、“嘿,Ben屎”等唤醒,并根据需求发出语音指令,系统将自动协助您完成操作。 当然,除了打开/关闭车窗、调整音乐音量、冷气温度、导航、查询天气,以及切换氛围灯等功能以外,系统可通过语音操作的功能依然有限,坦白说实际作用不大(通过实体键钮操作更快),但对比奔驰之前的语音助理系统已有明显改进,这点从系统提供多种语言可选就能够看出一二,特别是它不仅仅只支持中文,还支持中文方言,比如粤语和四川话等,非常有趣。 与此同时,在安全层面,除了一般常见的传统安全配备以外,新的EQE也搭载了一系列的先进驾驶辅助系统(Level 2级别),其中包含有自动紧急煞车、全速域地自适应巡航控制、车道居中辅助,以及主动式车道变更等。 空间方面,作为纯电动版的E-Class,单从车身尺寸来看,EQE的空间并不会太差。首先,它的前排座椅区域是宽敞的,但基于座椅采用运动型设计,实际坐上去对比E-Class会显得较小。此外,以小编约172cm的身高,按照正常驾驶姿势,头部所预留的空间十分充足,相信即便是190cm的高个子也能够轻松驾驭。 至于后排区域的空间同样没有什么问题,即便前排座椅椅背已经来到了B柱靠后位置,以正常坐姿坐在后排座椅上,腿部依然有约两个拳多的空间。只是它的后排座椅有点投机取巧,尽管椅垫设计往内陷可让人体更贴合椅背,但较短的椅垫面积却牺牲了腿部的支撑,这对于后座乘客来说始终不太友好。而且基于弓形车身结构上的短板,它的后排头部空间也算不上非常宽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