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Page 399)

  • 原料与运输价格上涨, 我国汽车轮胎市场价格下个月料再涨

    过去两年的疫情反复、全球多国陆续锁国再解封,加上中美贸易战、俄乌战争等多个重大事件陆续上演,如今多国都陆续陷入通货膨胀的困境当中,而汽车工业的许多原料和零件也随之水涨船高,钢铁、玻璃和芯片等原料的价格都在飙涨,作为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消耗品-轮胎,当然也逃不掉涨价的情况。 根据本地媒体《Kosmo》引述本地轮胎业者Amat Fauzan Amat Rohim的谈话做出的报道,本地的轮胎市场将在下个月迎来今年内第三波的涨价潮,而该业者也表示他已经接到来自供应商的涨价通知,表示轮胎供应价格将在10月份上调。 根据这位业者的说法,本地的轮胎市场价格在今年已经涨价过两次,第一次是在今年4月,而第二次则是在今年7月,而即将发生的第三轮涨价则预计会落在10月,而且无论是本地生产还是从国外进口的轮胎都一样。 “根据轮胎供应商发给零售商的通知内容,这次的轮胎涨价潮主要是因为轮胎的橡胶原料和运输价格不断上涨所致,而且是无可避免的趋势,而且无论是一般私家车还是商用车的轮胎都一样会有所调涨。” Fauzan也以本身轮胎店的情况来举例,他表示其经营的轮胎店目前所销售的私家车轮胎最便宜的价格从每条120令吉起跳,但在下个月预计会上涨至每条140令吉,而一般上价格较高的SUV与皮卡(Pick-up)车款所使用的轮胎,预计每条平均也会涨价30令吉。 “今年两次的涨价已经导致许多顾客不在愿意购买定位较高,同时售价也较高的轮胎(如Continental、Michelin等品牌的高阶轮胎),转而询问并选购一些知名度较低但售价也较亲民的轮胎品牌,就算是开豪华车的许多顾客也一样,因为如今连M40的中产阶级和T20的高收入阶级也开始面对经济压力。” 另一位来自槟城的轮胎店业者Zakaria Yajid也对该媒体指出,今年7月的第二波轮胎涨价潮的涨幅介于9%到10%之间,当时涨价的原因被指是因为生产轮胎时需要用到的黑色染色粉末的成本上涨,而这些原料的最大供应国就是俄罗斯。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车主偏向选购来自中国的轮胎,因为对比本地常见的许多知名品牌,这些来自中国的轮胎在价格上比后者普遍便宜大约20到30%,就算有许多顾客知道这些廉价的中国轮胎在湿滑路面的抓地力、噪音和寿命部份都不如其它知名品牌那么可靠,但他们都还是会因为价格因素而妥协。”

     



  • Subaru XV 后继车型更名, Subaru Crosstrek 全球首发

    第二代的Subaru XV终于推出了官方的第三代后继车型,不过这次的第三代Subaru XV被改名了,它不再叫XV,而是全球同步更名为Subaru Crosstrek,因此接下来我们将开始以Subaru Crosstrek来称呼它,不再是大家所熟悉的XV。 虽然改了名称,但它依然是一款主打都会时尚而且又保有很强越野能力的一款SUV,而且还是继续保留了以往Subaru XV的多项特点,包括Subaru家族经典的水平对卧(Boxer)引擎和全时四轮驱动(AWD)系统。 其实Subaru XV这次更名为Crosstrek也并不是完全无迹可循,因为打从2012年面世的第一代Subaru XV开始,它就在北美市场被命名为Subaru XV Crosstrek,但与其它国家的Subaru XV基本就是同一款产品,而如今原厂则干脆统一全球的产品命名策略,包括日本本土的Subaru XV也一并改名为Crosstrek。 新一代的Crosstrek依然采用了与Impreza同一组的SGP模组化底盘,车身长度为4,480mm、车身宽度1,800mm、车身高度1,580mm,轴距则是2,670mm。对比现今的Toyota Corolla Cross,Corolla Cross的车身长度为4,460mm、车身宽度1,825mm、车身高度1,620mm,轴距则是2,640mm。 而如果和最新的Honda HR-V对比的话,HR-V的车身长度为4,330mm、车身宽度1,790mm、车身高度1,590mm,轴距则是2,610mm,因此它的车身尺码比HR-V还要稍大,与Corolla Cross处于伯仲之间,可被视为是B+ Segment的一款SUV。 这次Crosstrek在外观上采用了Subaru最新的家族脸外观设计,而且因为LED技术的成熟而把头灯组设计得比之前更为扁平,整体车头引擎室的重心也更为偏低,而且车尾的尾灯组也明显沿用了大哥Forester的内向C字造型设计,车身四周也依然保有越野SUV常见的黑色塑料防刮车身下护板,车顶的行李架也依然被保留。 这次的Crosstrek依然以2.0L的自然进气引擎作为主打,而且依然采用水平对卧的气缸架构,但并没有对外公布它的实际输出数据,而且原厂也未明确表态Crosstrek未来会否推出油电的Hybrid或PHEV版本,暂时确认的仅有纯汽油引擎而且没有涡轮增压的一组动力规格而已。 不过,这次的引擎还是有加入了48V的电动化辅助,它搭载了一组被安置于引擎和变速箱之间的48V轻油电系统,至于变速箱则依旧是Lineartronic CVT,并且采用Subaru引以为傲的Symmetrical AWD全时四驱系统。 内装部份,可以看出这次Crosstrek在科技化程度上有明显进步,重新设计的中控台中间有一个竖屏式的11.6寸巨屏,不过司机座前方的仪表板则依旧采用传统的指针式搭配中间一个资讯幕,而且11.6寸巨屏旁边还是保留了一些传统实体按键,包括控制音量大小、切换音乐、控制冷气温度的实体按键等,至于冷气风量大小和模式的控制则整合在荧幕内。 此外,Subaru也强调新的Crosstrek在座椅部份也有长足进步,其搭载的座椅经过重新设计且更符合人体工学,并且号称拥有更好的臀部支撑,让驾驶者在激烈操驾的过程中其身体能保有较好的动态表现和更稳定的坐姿。 在安全配备部份,这次的Crosstrek也搭载了最新的EyeSight半自动驾驶辅助系统,除了保留原本在前挡风玻璃上的双广角侦测镜头外,如今也在两颗镜头中间再加入另一颗镜头来提升它的侦测准确度,号称在行人、摩多和脚踏车的侦测部份有更高的准确度。 在我国市场的部份,虽然第二代小改款的Subaru XV在2020年6月便已经在北美首发,但我国却迟至去年12月才正式引入销售,因此预计作为第三代后继车型的Subaru Crosstrek可能也没那么快来到马来西亚。

     



  • 告别V10!下一代 Lamborghini Huracan 将采用V8混动?

    日前,多家海外媒体相继爆料,下一代的Lamborghini Huracan极可能放弃沿用多年的V10引擎,改为V8双涡轮增压引擎,搭配电动马达的混动系统! 事实上,在这之前,“蛮牛”官方也曾表示,新车将配备插电式混动系统,而引擎的缸数可能是6到12个气缸;根据报道,大改款后的Huracan将搭载基于Urus的V8改造而来的全新引擎,并计划在引擎和变速箱之间增加电动马达形成混动系统,以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 但这款全新V8引擎的涡轮增压器只会在7,000转时才介入工作,如果引擎本身转速低于7,000转,整套动力系统就像是自然进气引擎一样。但一旦超过7,000rpm,涡轮便会迅速介入,而引擎的最高转速则将会达到10,000rpm,也就是说新车的涡轮仅有3,000rpm的工作区间,而7,000rpm以前可能将会是电动马达与引擎共同工作。 另一方面,除了动力外,Huracan继任者的驱动形式目前也还不明,虽然预计依旧会是四驱系统,但最终是使用电四驱(电动马达驱动前轮,引擎驱动后轮达到四驱效果),还是常规的机械四驱还有待证实。 另外,据了解,新车的尺寸也将会进一步增加,这是因为,为了给电动化的设备腾出更多空间,并做好车辆的重心分配,因此新车将采用全新的平台进行打造。 无论如何,除了新一代的Huracan将会被“电动化”外,Lamborghini也计划将在2024年之前,为旗下每款车型提供混动系统。

     



  • SUKE 大道916中午12时正式通车, 开放免费使用一个月

    耗时6年时间建造的Sungai Besi-Ulu Kelang Elevated Expressway(SUKE)终于有了正式的开通日期,那就是落在明天,也就是9月16日的马来西亚日公共假期,而且是在中午12点开放民众通车。 这次开放通车的是首期的路段,也就是从Cheras—Kajang往返Bukit Antarabangsa的路段,首期路段全长16.6公里。若把第二期未开放的路段计算在内,SUKE达到完整的长度为24.4公里,是从Sri Petaling作为起点,往返Bukit Antarabangsa。 包含未开放的第二期路段,SUKE大道一共拥有14个接入口,分别是Sri Petaling、Sungai Besi、Alam Damai、Cheras-Kajang、Cheras Hartamas、Bukit Teratai、Tasik Tambahan、Permai、Kosas、Pekan Ampang、Ampang Point、Ulu Kelang、Hillview和Bukit Antarabangsa,但这次首期开放的路段并不包括Sri Petaling、Sungai Besi和Alam Damai的接入口。 至于过路费部份,主持开幕仪式的工程部长Fadillah Yusof宣布新的SUKE大道将提供为期一个月的免费使用期,至于一个月之后的确实过路费则有待较后宣布。 新的SUKE大道将与现有的雪隆区多条大道相互连接,包括Shah Alam Expressway(KESAS)、Middle Ring Road 2(MRR2)、KL-Seremban大道、Sungai Besi Expressway(BESRAYA)、Grand Saga、Ampang-KL Elevated […]

     



  • 官访慕尼黑总部,JPJ 邀请 BMW 来马测试氢能源和自驾车

    日前,我国陆路交通局(JPJ)前往德国慕尼黑BMW的总部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官访。在这趟旅程中,JPJ也邀请BMW前来马来西亚测试其氢燃料电池,以及Level 3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 这趟官访是由JPJ副总监(规划及行动)Aedy Fadly Ramly率队。根据官方表示,双方在会谈中讨论了有关BMW在全球推行的最新技术,即48V轻混动系统、氢燃料电池,以及Level 2+级别的自动驾驶系统。 JPJ也向BMW解释了当局针对自动驾驶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以及其他新车等制定的13项新法规(VTA)。 与此同时,JPJ还对面向大马市场的BMW Motorrad电动摩托车进行了VTA批准检查,这款电动摩托车很可能被列入CE04类别。 “JPJ和BMW之间的合作将持续下去,以确保最新的汽车技术将继续引入大马市场。”JPJ发言人这么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BMW Group Malaysia董事总经理兼首席执行长Hans de Visser,以及JPJ汽车工程部总监Mohd Yusop Mohamad也出席了这项会议。

     



  • 俄乌战争僵持不下, 欧洲车企或无法获得足够的玻璃供应

    今年2月开打的俄乌战争一直僵持不下,这场战事如今已不再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之间的冲突,而是演变成了牵动全球的供应链问题。外媒最近就报道,由于俄罗斯不满欧洲多国在这场俄乌战争中向乌克兰提供军备和武器,因此决定暂停向欧洲国家输送天然气,导致欧洲的汽车零件供应链再陷入另一个危机当中。 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俄罗斯早前以天然气输送管道出现严重故障为由暂停向欧洲多国输送天然气,导致欧洲多国目前处于天然气供应紧张的状态,加上今年的冬季即将到来,多国政府也正积极储备天然气以应付可能来临的寒冬气候,而这也大幅压缩了欧洲多国工业对天然气的供应。 其中一个受到影响的就是汽车零件生产与供应链,该媒体就指出,来自德国的Volkswagen集团日前就开始积极的储备玻璃材料,这些玻璃都是用来生产汽车挡风玻璃和车窗的原材料,主要是因为担心天然气供应不足,会导致上游生产商无法几时生产足够的玻璃原料供应给下游的零件供应商与车企。 据了解,玻璃在生产过程中需经过多层的硅砂、石英砂等各种原料的溶解过程,而溶解过程则需要使用天然气作为基础能源来产生高温,因此天然气供应不足将导致玻璃生产过程无法顺利进行,而且在生产过程中也需要持续消耗大量的天然气,一旦中途停止变会因为冷却而导致玻璃无法顺利按照设计的形状成型。 过去2年,全球因为各国陆续爆发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封城锁国、经济发展和制造业陷入停顿,加上后来的中美贸易战,全球的汽车供应链问题一直都处于异常吃紧的状况,多家车企已因为供应链的问题而多次宣布减产,或者在部份车款上减少部份非必要的配备,而如今俄乌战争坚持不下,预计还会为全球供应链带来另一波的影响。

     



  • 新车试驾: 2022 BMW X3 xDrive30e M Sport, 性价比最高

    又是分享试驾心得的时候了,这次我们试驾的主角是2022年式小改款的BMW X3,而且是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版本的X3 xDrive30e,小编其实觉得它是本地目前X3系列当中性价比最高的一个等级,为何会这么说?让我们在这篇文章里一一道来。 首先我们来简单看看BMW X3在我国目前的规格编程,它在本地一共有三个等级,分别是入门的X3 xDrive20i,以及高阶的X3 xDrive30i,而我们试驾的则是PHEV版本的X3 xDrive30e,另外两个等级都是搭载传统的汽油引擎,并没有额外的电动马达辅助。 价格方面,最入门的xDrive20i的正式售价为RM315,800;xDrive30i因为是高阶等级的关系而售价最高,要价RM358,800;而我们试驾的xDrive30e在价格上则是介于两者之间但也仅比xDrive30i便宜了2,000令吉,要价RM356,800。 以上所提到的价格都是以原厂5年保固+5年保养配套为准,BMW也有额外提供只有2年保固的配套价格,售价自然也会比较便宜,两者价差大约是2万令吉左右,但小编认为在2022年应该不会还有消费者可以接受仅有2年的新车保固,而且那不到2万令吉的价差对于一个拥有30多万令吉预算的消费者来说几乎都不会看在眼里(贷款的话更是无感),所以我们就以5年保固的价格为准吧。 首先我们来看看它的外型,这次X3在本地小改款后全车系都标配原厂的M Sport运动化套件,终于不再是高阶等级的专属,因此如果你很在意这一点的话,这绝对算是一个好消息,但X3的外型是否好看就见仁见智了,小编个人认为X3的外型无论是小改款前还是小改款后都只算是“勉强及格”,它并不像其它BMW那样的富运动感,而且从车侧看去它的车窗面积感觉有些过大,整体而言不是小编的那杯茶,但还是那句,这只是小编的个人看法,喜不喜欢完全取决于你个人。 也因为全车系都标配M Sport套件的关系,因此三个等级在外观上的差异性都是微乎其微的,唯一比较明显的差异就是入门的xDrive20i搭载小一寸(19寸)的轮圈,而另外两个30的等级都是采用同样设计的20寸轮圈,而且三个等级都配有具备自动遮蔽部份光源的LED头灯组,只有xDrive30e因为多了一个充电插口而左侧翼子板上有些差异。 内装部份,我们试驾的xDrive30e在配备上基本就是和汽油版的xDrive30i一模一样,全数位化的仪表板、12.3寸的中央触屏式荧幕主机、16支喇叭的Harman/Kardon音响系统、左右两侧都有的电动调整座椅、司机座的记忆功能、三区(后方可单独调整风量和温度)恒温冷气系统、全景式玻璃天窗和电动尾门等,这些都是两个在30的等级上都共享的配备。 不过身为入门的xDrive20i就在配备上会稍显比较阳春一些了,除了没有天窗外,它的仪表板也改为传统指针式搭配彩色资讯幕的组合,中间的荧幕主机尺寸也缩小为10.25寸,同时也没有Harman/Kardon的音响系统,喇叭数量也减少至12支。 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原厂有为两个纯汽油引擎版本的X3,也就是xDrive20i和xDrive30i搭配M Sport运动化悬吊系统,反观售价位于两者之间的xDrive30e油电版却没有这项配备,但小编认为这未必是坏事,因为如果你是一个更偏向舒适型的驾驶者和用家,我认为xDrive30e的悬吊会更适合你。 在动力的部份当然也会有所差异,xDrive20i在这三个等级里的动力数据是最小的但也应该足够应付大部份人的需求,它搭载的2.0L双涡流增压引擎最大马力181匹,最大扭力300Nm;而xDrive30i则有249匹马力和350Nm的扭力。 而我们这次试驾的油电版xDrive30e则有纸面上最强的动力数据,它的引擎部份和xDrive20i一样可输出181匹马力和300Nm扭力,不过因为多了一组电动马达,因此有额外的108匹马力和265Nm的扭力辅助,综合马力达到了292匹,综合扭力更是达到420Nm,官方公布的0-100km/h加速数据也是这三个等级里最快的,为6.1秒,另外两个等级分别为6.3秒(xDrive30i)和8.2秒(xDrive20i)。 当然,我们知道那6.1和6.3秒的差距其实是微乎其微,一般驾驶者几乎无法实际感觉得到这0.2秒的差异,而在和这辆xDrive30e相处几天的时间里,小编觉得以它的动力表现就算再折损个10%甚至是20%也还是绰绰有余,因此小编觉得就是是入门级xDrive20i的8.2秒也对我来说是足够使用。 不过为何我认为xDrive30e是这三个等级里最具性价比的一个?这主要是因为它的油耗表现让我觉得值回票价,这几天相处下来我得到的油耗数据大改介于15到16km/L之间,这对于一辆车身重量超过2,000公斤的中大型德系SUV来说是几乎难以想象的事情,当然这很大原因就是因为它是PHEV的关系,很多时候在市区内走走停停你都几乎不太会需要启动到它的汽油引擎,只需要依靠它的电动马达就足矣。 虽然说PHEV其中一个比较麻烦的点就是要充电,但好在PHEV的电池容量并不像纯电动的EV那么大,xDrive30e所搭载的电池容量也只有12kWh,使用一般普通充电桩也只需要两个多小时就能充满电,基本就是去购物中心买些东西、逛个街,或者回公司处理一些事情,你的电池就已经被充饱了。 而且如今BMW的PHEV的纯电动模式所能容许的范围也变得比之前更广了,原厂号称纯电模式下它最高可允许的车速可达到135km/h,超过这个车速或者在司机突然大脚油门的情况下才会强行启动引擎介入,而在我实际几天的试驾中,市区内行驶确实大部分时间都无需启动引擎,只不过它的纯电续航里程也就大概有二三十公里而已,很难做到原厂号称的50公里,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实际道路状况有很多交通灯而且常堵车,加上下午天气炎热时冷气的耗电量会比晚上更快。 其实在操驾部份,小编一直以来都觉得BMW的操控并没有太多需要介绍或着墨的部份,毕竟它的实力就摆在那里,而且操控都是BMW多年来一直坚持的特色,因此这辆X3也不例外,包括那几乎做到零延迟、轻盈但又保有一定路面回馈感的方向盘,还有你几乎可以透过双脚踩在车内的地毯就能隐隐感觉到底盘传来的回馈。 话说,小编这几年确实觉得BMW的车厢宁静度表现变得越来越好,对比另一个竞争对手Mercedes-Benz,坐在BMW车厢内的宁静度会让你觉得仿佛置身在安静的家里一样,反观Mercedes-Benz这几年的隔音表现却几乎在原地踏步,尤其是在轮胎滚动噪音的隔绝上,以同级对手来说GLC根本难以和X3相提并论。 不过若要说到精致的话,或许这就是BMW对比Mercedes-Benz最大的不足之处了,看看GLC身上有64种颜色变化的车内气氛灯、你以为很老气但实际看上去却有相当有质感的木纹饰板,还有大量钻石切割的镀铬饰板点缀,这些都是BMW给不到你的精致感,说实在的,以内装的精致度来说,BMW X3和GLC还是有一段差距。 安全配备的部份,小编看到了BMW这两年来的进步,终于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有最基本的6气囊,然后其它什么的主动安全辅助都没有。如今的X3全车系都有了自动煞车辅助(AEB)、车道维持辅助(LKAS)、盲点侦测(BSM)和后方车流警示(RCTA)等,但遗憾的是对比其它国家市场,我国的BMW所标配的主动安全还是相对落后,因为全车系的X3依然没有自动跟车系统(ACC)和车道居中辅助(LCA)功能。 在最后总结的部份,小编觉得X3对比它的同级对手GLC最大的特色就是更舒适的底盘、更好的方向盘和油门回馈,以及更宁静的车厢和更好的隔音,但以内装的精致度来说,Mercedes-Benz无疑是这方面的佼佼者,他们真的很懂如何把一辆豪华车的内装打造得很精致,同时又拥有很不错的科技感。 最后小编也知道很多人其实会很在意PHEV的电池寿命问题,因此小编认为如果你是那种买车后用5年就会换车的人,那X3 xDrive30e对你来说应该不存在需要担心电池寿命的问题,而如果你是那种打算一辆车开个十年八年的车主,那或许你从来就不应该考虑BMW了吧? 2022 BMW X3 […]

     



  • 大改款野马来了!全新七代 2024 Ford Mustang 首发登场

    在刚刚开幕的2022北美国际车展上,Ford应约带来了全新第七代的“野马”,Ford Mustang(包括敞篷版)。新车的内外观造型进行了一定幅度的变革,但动力仍沿用经典的V8自然进气引擎。 由于全球车市正在往电动新能源靠拢,预计这很有可能是最后一代搭载V8引擎的“野马”;如无意外,新车将在2023年夏季率先在海外上市。 外观上,新的Mustang在前脸部分采用了更加 扁平化的中网进气格栅设计,搭配两侧狭长头灯组,以及下方三段式进气开口,使它看上去帅气依旧,且运动氛围十足。 此外,作为标志性的美式肌肉车,新车的引擎盖上自然也少不了隆起的多条筋线。侧面来看,Mustang经典的肌肉线条让整车增添了不少力量感。 当然,新车也换装了全新样式的轮毂,普通版和敞篷版的轮毂设计将有所区分。来到车尾,竖状三条辐式尾灯组搭配中央的‘GT’或野马标识,以及下方的双边共四出排气布局(普通版为双边双出)都彰显了其战斗属性。 内饰是新一代Mustang变革幅度最大的部分,它搭载了时下流行的贯穿式双联屏幕(仪表板+中控屏)设计,并换装全新设计的三辐式多功能方向盘,以及呈现不规则形状的冷气出风口,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尽管如此,新车依旧保留了传统的机械式球头排挡杆,以及手煞车拉把和部分物理按钮,尽可能让新车保留了一定的原始机械感。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新的Mustang仍旧搭配手煞车拉把,但其实它是“电子”的,因为新车配备了与著名漂移大师Vaughn Gittin,Jr.共同开发的全新漂移系统,用户可以依靠手煞车控制车辆的起漂时机以及漂移的角度,可玩性还是比较高的。 配备方面,作为新世代车型,其基本配备也相当周全,像是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等自然不会缺席,而在安全层面,除了传统常见的安全配备以外,预计新车也将搭载一套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其中包含有自动紧急煞车、自适应巡航控制等。 动力方面,新车依旧搭配2.3T涡轮增压四缸引擎,以及5.0升V8自然进气引擎,并没有追加任何电动单元。但根据Ford官方表示,该2.3T引擎的内部构造与设计重新进行了调整,将有着更好的动力响应;而5.0升V8引擎则进行一些配气机构的改善,它现在拥有双集气箱和双节气门。 至于传动系统方面,Ford表示,此前只有10%的客户还愿意选择手排变速箱,大部分的消费者都选择了十速手自一体变速箱,但官方还是为V8引擎版本提供六速手排变速箱可选,而2.3T版本则统一搭配十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 BMW M850i xDrive Coupé MY Edition 上市, 要价110万

    德系豪华品牌BMW宣布为本地市场的旗舰双门车型8系列Coupé推出特仕版,M850i xDrive Coupé MY Edition,而这个特仕版的双门8系列其实就是基于今年1月面世的小改款车型。 首先我们先看看大家最关注的价格,M850i xDrive Coupé MY Edition在本地的正式售价为RM1,102,800,这个价格包含了原厂提供的5年无限里程保固,以及5年的免费保养配套。 这款双门M850i Coupé搭载的是一具代号N63的4.4L V8双涡轮增压汽油引擎,最大马力530匹,最大扭力750Nm,搭配ZF提供的八速自排(8AT)变速箱,并且采用xDrive全时四轮驱动(AWD)系统,0-100km/h加速成绩为3.9秒,极速为电子限速的250km/h。 由于是小改款的车型,因此这辆M850i Coupé在外观上也与之前有些许差异,包括重新设计过且具有发光效果的双肾型水箱护罩,还有重新设计的前后保险杆,同时由于是M性能版车型,因此它在前水箱护罩、车侧翼子板和车尾行李厢盖上都有原厂的三色“M”字铭牌,以表明其尊爵不凡的身份。 这款M850i Coupé标配的是一组20寸的M轻量化双色轮圈,内装则分别有两个12.3寸的液晶荧幕,分别是数位化仪表板和支援无线Apple CarPlay与Android Auto的中央荧幕主机,而且也标配了具备主动通风降温功能的M Sport运动化座椅,同时内装也额外增加了专属的碳纤维运动化饰板,而且其音响系统也是采用BMW车系最顶级、由Bowers & Wilkins提供的Diamond系列环绕式音响系统。 在安全配备部份,这款M850i Coupé标配的有自动煞车辅助(AEB)、自动跟车(ACC)、车道偏移警示(LDW)、车道维持辅助(LKAS)、车道居中辅助(LCA)、盲点侦测辅助(BSM)、360环景摄影系统、自动停车辅助系统等,而且还标配了原厂的360度行车记录器。

     



  • SUKE 大道首期路段通车日期将由工程部长于周四晚宣布

    2016年8月开始规划动工的Sungai Besi-Ulu Kelang Elevated Expressway(SUKE)已经完成98%的整体工程,而且将在明日(15日)晚上正式对外宣布这条崭新大道的正式通车日期! SUKE大道的特许经营公司PROLINTAS的首席执行员(CEO)Mohammad Azlan Abdullah在今日的一场媒体汇报会上指出,这条全长24.4公里的SUKE大道将在近期内对外开放其中的16.6公里首期路段,也就是从加影-蕉赖大道(Grand Saga)通往Bukit Antarabangsa的路段。 他指出,该公司已经邀请工程部长Fadillah Yusof出席并主持明晚举办的大道竣工仪式,届时部长将会对外公布这条新大道首期路段的正式通车时间,而第二期从Sri Petaling通往Cheras Grand Saga大道的路段则会在之后才另行择日对外开放。 SUKE大道一共拥有14个接入口,分别是Sri Petaling、Sungai Besi、Alam Damai、Cheras-Kajang、Cheras Hartamas、Bukit Teratai、Tasik Tambahan、Permai、Kosas、Pekan Ampang、Ampang Point、Ulu Kelang、Hillview和Bukit Antarabangsa。 位于Tasik Tambahan的大型休息站仍在建造当中 目前首期开放通车的路段是从Cheras-Kajang往返Bukit Antarabangsa的路段,也就是说,首期开放通车的SUKE大道接入口一共有11个。而在收费站部份,SUKE大道一共有三个收费站,分别位于Alam Damai、Bukit Teratai和Ampang,而首期通车的收费站也仅有Bukit Teratai和Ampang,至于过路费部份则有待工程部长较后宣布。 除此之外,SUKE也将与现有的雪隆区多条大道相互连接,包括Shah Al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