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comments
本地Nissan的总代理Edaran Tan Chong Motor(ETCM)曾在2018年放话将引进品牌旗下的小型SUV,Nissan Kicks,但后来却一直毫无声息。直到近日,有关新车的消息终于再次浮上台面。 趁着华人农历新年,ETCM发布了一段祝福视频,这段视频实则是Nissan Kicks的预告短片。事实上,这款日系B-Segment SUV已在2020年推出了小改款,而且新车已相继在东南亚的印尼、泰国发售。 在泰国,Kicks只提供搭载e-Power混合动力系统的版本。e-Power油电系统和传统意义上的油电系统有些不同,传统的油电系统是以传统内燃式引擎为主要动力来源,电池和马达只是扮演辅助角色,但在e-Power身上两者的角色却相互对换。 根据Nissan的介绍,e-Power是以车上的电动马达为主要动力来源,传统的汽油引擎只是负责向马达的电池组供应电源。Kicks搭载的是一具1.2L代号HR12DE的三缸汽油引擎,最大马力有79匹,最大扭力103Nm,负责产生电源并供电给车上的1.57 kWh电池组。 这组电池组在接收到引擎产生的电源后,将把电源输送给车上的马达,这具马达的输出功率为95 kW,相当于129匹马力和260Nm的扭力,负责驱动Kicks的前轴,但引擎依然会在必要时扮演辅助角色为Kicks提供额外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从59秒视频中的内容来看,即将来马的Kicks也很有可能会搭载e-Power混动系统。毫无疑问,新车抵马后,将与Proton X50、Honda HR-V、Toyota Corolla Cross、Mazda CX-3,以及Hyundai Kona等同级车型竞争,所以大家就拭目以待吧!
/ 0 comments
在去年2月宣布把旗下的家用车和商用车业务分拆成两家各自独立的公司之后,德国的Daimler集团(Mercedes-Benz的母公司)如今正式宣布在本月1日正式更名为Mercedes-Benz Group AG(Mercedes-Benz汽车集团)。 Daimler集团是在去年2月宣布把旗下原本同属一家公司内的家用车和商用车的业务进行分拆,从此各别独立运作且拥有不同的企业管理层和市场策略,其中从事商用车业务的部门将独立成为Daimler Truck,继续从事设计、生产和销售原本的商用车如大卡车等。 而原本的Mercedes-Benz家用车业务则如今将被划分进入新命名的Mercedes-Benz集团旗下,继续从事设计、生产和销售原本的Mercedes-Benz家用房车、SUV和MPV等车款,当然这也包括了原本主打高性能的Mercedes-AMG和主打超奢华市场的子品牌Maybach。 根据外媒报道,在和商用车部门分拆之后,Mercedes-Benz集团如今的公司市值也大幅缩水,外界估计这家集团目前的市值仅剩770亿欧元(3,600亿令吉),这是因为豪华级别的家用车市场如今竞争激烈,能继续开拓的空间有限,而且少了来自商用车市场的利润,Mercedes-Benz集团的市值自然也下降不少。
/ 0 comments
近年来,宝腾的年销量不断在实现逐年增长,尽管2020年始爆发新冠状肺炎疫情,这家国产汽车品牌的表现也让人眼前一亮。在迎来壬寅虎年的头一天,宝腾首席执行长李春荣博士便许下目标,希望在今年达到15万台的年销量,实现历史跨越! 李春荣是在年初一于Facebook上发布帖文透露这一期许。15万台年销量将比该公司去年的业绩增长30%以上,去年全年,宝腾一共交付了114,708台新车,其中包含出口的3,108台。 回顾过去,自2018年的最低迷时期以来(当时宝腾的年销量仅64,744台),宝腾的业绩一直处于上升轨道,此后每年都突破10万台年销量大关。尽管如此,要实现15万台年销量一点也不容易,这将会是一个很大的飞跃,毕竟该品牌去年的销量相较2020年也只增长了4.5%。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预计宝腾将布局新产品,针对这一点,几乎可以肯定接下来宝腾将推出基于吉利豪越打造的中大型七人座SUV,也就是大家所知的Proton X90。近几个月来,新车在本地上路测试也经常被人发现,相信距离发布的日子已不远了。 除此之外,宝腾旗下的长青车款,Proton Saga也将在近期迎来另一次升级(此前的谍照已确定将搭载Keyless Entry),而2022年也将会是小改款Proton Iriz和Persona的第一个全年销售,相信这将有助于弥补数字。 另一方面,宝腾还希望依靠出口来推动部分销量,此前,该公司已计划进军东南亚最大的市场,即泰国和印尼。而且较早前,李春荣也曾放话,希望宝腾能从重返大马第一宝座。
/ 0 comments
又来到了小编报油价的时刻!根据财政部刚刚公布的消息,未来一周(2月3日至2月9日)的RON 97汽油售价将调维持不变,RON 95因已达至政府设定的顶价故维持不变,而柴油也一样保持不变。 有鉴于此,从明天起,RON 95汽油每公升将售RM2.05,RON 97则售RM3.12;柴油方面,一般的EURO 2M柴油每公升售RM2.15,而EURO 5柴油则售RM2.35。 无论如何,以上提及的价格将从明天开始持续维持到下周三午夜11时59分为止,政府将在后周三的下午时分对外公布新一轮的油价更新,到时我们将为大家带来最新的油价消息。 2022年2月3日至2月9日的汽油和柴油售价: RON 95汽油: RM 2.05/L RON 97汽油: RM 3.12/L EURO 5 B10生物柴油:RM 2.15/L EURO 5 B7生物柴油:RM 2.35/L
/ 0 comments
掌管我国驾驶执照考试制度和负责签发驾照的陆路交通局(JPJ)日前又有了新主意,该局总监Datuk Zailani Hashim日前对媒体指出,若JPJ发现某家驾驶学院毕业的学员在考获驾照后涉及车祸或危险驾驶行为的话,该局将会冻结或吊销有关驾驶学院的执照。 本地官方媒体《马新社》日前引述Zailani的谈话指出,JPJ目前正在筹备着预计在今年4月上路的电子驾照考试制度,也就是说本地驾照的考核过程将会逐渐过渡到网络电子化,而每一位考生和考获的驾照都会有专属的考试号码,并与负责指导的驾驶学院连接在一起。 “目前我国一共有10,569名合格驾驶导师,他们是在1992年交通工具(驾驶学院)条文第11(4)条下获得JPJ的承认,而根据JPJ和交警的数据显示,我国一共有80%的交通意外事故是因为人为疏忽而造成。”
/ 0 comments
不久前,我们才报道吉利豪越(国际市场称为Okavango),也就是未来即将发布的Proton X90在云顶上路测试的谍照,结果时隔不久后,我们paultan.org的读者Ackhmed A再一次于首都Segambut朝向Jalan Duta收费站的路段发现这台中大型七人座SUV的踪迹。 与上次一样,新车的车身依然铺满迷彩伪装,而且其所挂上的商用车牌(Trade Plate)也与上一次谍照中的一样,相信是同一台测试车。再说,吉利豪越的车身轮廓本来就极具辨识度,即便是铺上一层迷彩依然很好认,而熟知本地车坛动态的朋友都应该知道,这款中大型的七人座SUV便是我们未来Proton X90的原型车。 过去数年,宝腾也相继贴牌(Rebadge)了吉利博越和缤越,在本地推出了备受消费者欢迎的Proton X70和X50,因此我们相信这台吉利豪越十之八九便是宝腾未来即将推出的Proton X90原型车。 吉利豪越是在2020年6月于中国上市,它在当地市场将提供五人和七人座布局等多种版本,售价介于103,600(约RM62k)至139,600(约RM84k)元人民币之间。 豪越的竞争对手将指向Mazda CX-8,以及Hyundai Santa Fe等同级车型;据悉,吉利在设计这款SUV之前就已经考虑了出口市场,以迎合一些热衷于大型SUV,特别是东南亚国家的中国境外市场,由此可见它将来要在本地上市的可能性也是极高的。 豪越的车身长度达到4,835mm、车身宽度1,990mm,车身高度1,780mm,轴距有2,815mm,和Mazda的七人座SUV CX-8在尺寸上相当接近,车身长度比CX-8长了65mm,车身宽度窄了60mm,车身高度也矮了50mm,但轴距长度多了115mm。 在中国,新的吉利豪越将提供两种不同的引擎配置,也就是和博越PRO一样的1.8L四缸涡轮增压汽油引擎,以及另一具和Volvo合作开发的1.5L涡轮引擎,变速箱则分别有六速自排(6AT)或七速双离合器(7DCT)。 在1.8L引擎的部份,这具引擎经过了吉利原厂的改良和重新调校后,符合了中国6B的环保法规,而且动力数据也比之前来得更加强劲,马力输出达到181匹,最大扭力有300Nm(比之前增加15Nm),搭配的变速箱从原本的6AT改为7DCT,以创造更好的油耗表现。 吉利声称这具双离合器变速箱可减少的油耗效率达1L/100km,而在1.5L引擎的部份,它的设定大致和现有的博越/博越Pro相同,它在博越身上拥有174hp/255Nm的动力输出数据。
/ 0 comments
大家都知道韩系品牌Kia不久前才在我国更换了总代理,终于甩掉了业绩不佳的Naza转而拥抱Bermaz旗下的子公司DinamikJaya,而Bermaz在接手Kia这个品牌之后第一个发布的产品,就是主打家庭实用性的大型MPV Carnival。 这代的Carnival在规格配备与售价的部份相信大家都已经看过了网上的各种资料,如果你还没看过的话,欢迎【点击这里】翻阅我们之前的报导,再回来看我们这篇的试驾心得。 总代理在两周前举办了一场本地的公办媒体试驾活动,邀请了大部分的本地车媒分成两个批次进行试驾,试驾路线是从雪州Shah Alam Glenmarie出发到霹雳州怡保,而且行程相当紧凑只有大约8个小时的时间,扣除中间停靠轮换驾驶还有午餐、拍照环节等时间,每个人实际上分配得到的驾驶时间只有大约1个小时而已。 诚然,这1个小时的试驾时间其实是不足够的,但多少让我们初步体会了这辆韩系大型MPV在开上手时给人的第一印象,而且在其余时间作为乘客,我们也能满满去体会一下后排座椅的各种机能性、舒适性、空间性和便利性,而最重要的就是体会一下它和日系豪华MPV之间的差异性到底在哪里。 其实很多人一开始看到这款韩系MPV,心里面第一个想法就是“这个价位不如去买进口阜新的Toyota Alphard/Vellfire”,关于这种观念,小编觉得其实没有所谓的对错,但也必须提醒大家,Carnival和Alphard/Vellfire本来就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所针对的消费者族群也全然不同。 我们先来聊聊Alphard/Vellfire这两款日系豪华MPV,它们最大的特点就是“豪华”和“空间大”,其实六人/七人座的MPV选择有很多,但你要找到一款拥有空间之余又有足够的舒适性和配备豪华性,再加上有品牌光环加持的,就非Alphard/Vellfire莫属了。 无它,除了在马来西亚之外,Alphard和Vellfire无论是在日本本土、台湾、香港、中国大陆等多个市场都被普遍视为是“老板的座驾”,虽然它的厂徽依然是Toyota,但很多人已经在潜意识中默认它是一款售价不菲的豪华MPV了,而确实,它在我国的新车售价也动辄要从30万令吉起跳,就算购买日本进口的阜新车市价也在20万令吉的价位带起跳。 反观韩系的Kia Carnival则并不是主打“豪华”两个字,它更像是一款可以在有限空间内尽可能挤入更多排的座椅,而又在一定程度上不会牺牲掉它的舒适性和配备,不会让人觉得阳春的一款家庭式MPV,而本地上市的Carnival则只有四排十一人座一个版本。 或许有些人会认为“十一个座位,不如买巴士算了”,但小编必须提醒大家的是,在马来西亚一般的华裔家庭或许真的没有用到四排十一个座位的需要,这是因为时下许多华裔家庭的生育率都偏低,而且还是逐年下降,甚至有许多华裔夫妻只选择生一个小孩就足矣,一些夫妻甚至选择不生育。 这和MPV有什么关系?关系是很直接的,因为家庭规模小的缘故,许多华裔家庭购买MPV的原因并不是为了要载更多的人,而是看重MPV空间宽敞带来的舒适性,因此许多华裔家庭选择MPV时往往更注重其舒适性和配备,以及品牌光环。 但反观我们的友族同胞巫裔家庭,一对夫妻生育四五个小孩依然是很常见的现象,若加上家中年迈父母,一家大小超过七个人以上同时出游的情况并不罕见,而这款Kia Carnival正好就切入了这块市场,所以并不是Carnival不好,而是Carnival刚好不是你想要的那种MPV而已。 回到Carnival本身,这款韩系MPV在本地只提供2.2L柴油涡轮引擎一种选择,最大马力199匹,最大扭力440Nm,采用较新世代的八速自排(8AT)变速箱而且是前轮驱动,很多人一听到柴油引擎就开始摇头了,但小编却认为总代理选择只引入这具引擎,其实是选对了。 为何这么说?上面都已经提到了,Carnival想要切入的并不是豪华MPV这块市场,打从一开始就没想要和新车价30多万令吉起跳的Alphard/Vellfire同场竞争,因此它对于引擎的选择应该是更偏向于“务实、省油”为主,而不是像Toyota的3.5L V6那种强调运转质感的引擎。 而事实上,这具2.2L的柴油引擎在运转起来时质感其实也不差,过去几年较新世代的柴油引擎基本上都已经甩掉了许多人对柴油引擎“噪音大、抖动明显”的负面印象,在噪音和抖动的抑制部份其实都已达到汽油引擎的80%功力,某些厂牌的柴油引擎在质感上甚至已经完全媲美了汽油引擎。 小编能说的是,这款Carnival在某些情况下还是能让坐在车内的人透过耳朵听得出它搭载的是一具柴油引擎,但整体而言这具柴油引擎的质感算是相当不错,几乎没有柴油引擎常见的怠速抖动,而拉高引擎转速时所产生的声浪虽然不如汽油引擎那么的滑顺悦耳,但它肯定不会是大家印象中那么的粗糙就是了。 再搭配上这具较新世代的8AT变速箱,其实这款Carnival在绝大部分的使用场景中都能游刃有余的去应付所有路况,就算是车上四排座椅都坐满了11个成年人然后上山爬坡的情况,这具柴油引擎也能充分发挥其“低转速、高扭力”的特性,几乎难以出现汽油引擎常见的力不从心的现象。 而在操控和稳定性部份,这款Carnival可是说让小编觉得非常的满意,它唯一的小缺点就是方向盘几乎不会传递任何路感回馈,但除此之外无论是在弯道中的稳定性、车身侧倾的抑制、车头转向的反应等等,都几乎肯定是目前所有MPV当中表现最出色的,而之前唯一一款曾经让小编觉得操控不错的MPV就是Proton Exora,但Exora除了操控出色之外,放在2022年的今天几乎也没什么卖点了。 这款Carnival无论在市区走走停停的行驶还是在高速公路奔驰都能给到人一种近乎完美的平衡,它做到了在不牺牲悬吊舒适性的前提下很好的控制住了车身在高速入弯时的侧倾抑制,以及在时速100km/h以上的稳定性,而且在90km/h之后的风切声也不大明显,引擎噪音也不算大。 而在配备部份,小编觉得它在内装配备部份唯一比较不足的就是它拔掉了国外市场看到的液晶荧幕仪表板,改用传统指针式的仪表搭配一个4.2寸的资讯幕,这是这辆车在内装部份唯一一个会让人觉得比较阳春的地方。 但小编理解总代理的这项做法,毕竟这款MPV在本地19.6万令吉的售价其实是完全低于大部分车媒本身对它的估价,小编一开始也预估它的售价会超过22万,毕竟它目前第一批新车是从韩国进口,结果公布了价格后也让小编明白为何总代理需要拔掉它的数位化仪表板,其实唯一的原因就是为了让它的售价保持竞争力而已。 在荧幕主机部份,本地Carnival搭载的是和国外一样尺寸的12.3寸触屏式荧幕主机,不过它只支援传统有线的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而且也只有六具音响喇叭,但小编觉得这辆车的原厂音质其实不差。 而在空间机能和座椅配置上,首先小编必须先再次强调一点,就是Carnival是一款主打可以同时合法接载十一人、拥有十一组安全带的大型MPV,所以前往不要在空间机能和舒适性上拿它来和Alphard/Vellfire作比较,毕竟Alphard/Vellfire顶多也只能坐7个人而已。 Carnival采用的座椅布局是四排2+3+3+3的设计,而Alphard/Vellfire则是采用2+2+3的设计,因此你很自然能在Alphard/Vellfire身上获得更多的乘坐空间,第二排座椅椅背可以躺得更倾斜,尤其是第二排座椅更是强调了支撑性和舒适性,但Carnival的后排空间就基本是以实用为取向而已。 首先我们先说说后面三排座椅彼此的空间,如果今年全车坐满十一个人的话,小编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最后第四排的三位乘客是会很悲剧的,因为最后一排的座椅基本更像是一般5+2 SUV的第三排备用座椅,几乎只有身型娇小的小孩才能忍受得了,而且第四排座椅也设计得非常挺直,几乎没什么包覆性可言,舒适性也就甭提了。 […]
/ 1 comment
Renault-Nissan-Mitsubishi联盟刚刚公布了针对未来至2030年的发展计划【点击这里查阅】,电动化转型无疑成为了整个蓝图的重中之重。随着,Nissan已确定将推出Micra的后继电动车型,预计下一代大改款的Almera也有可能将迎来纯电动版本。 当前的Micra,在某些市场也称为March,是一款基于Nissan自家的V平台所打造出来的B-Segment掀背车,而该平台也应用于多款Nissan车型上,其中包括有Latio、Sylphy、Note、Kicks,当然也少不了Almera(在部分海外市场被称为Versa或Sunny)。 根据Renault-Nissan-Mitsubishi联盟的发展蓝图,这三大汽车制造商将进一步加强共享零部件和平台的应用,因此我们预计下一代的Almera也有可能将构架于Renault-Nissan通用的CMF模组化平台。 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也意味着Nissan将可进一步生产更多纯电动车型。根据联盟的说法,该平台(CMF-BEV)可以安装足够大的电池,在充满电的情况下提供长达400公里的续航里程。所以,如果此事成真,您会考虑入手纯电动版的Almera吗?欢迎大家留言,告诉我们您的想法。
/ 0 comments
日前,Bentley公布了其针对电动车转型的战略布局。根据计划,这家英国豪华汽车品牌将从2025年开始的五年内,每隔一年推出一款全新的纯电动车,直到2030淘汰所有传统的燃油引擎车型,只卖电动车。 Bentley将此战略命名为五五(Five-in-Five)计划,为了实现目标,其将投资多达25亿英镑用于翻新现有的工厂,为未来生产电动车铺路;与此同时,该公司也宣布将在今年内推出五款基于旗下现有产品阵容衍生出来的混动车型。 尽管Bentley并没有透露任何未来的新车的信息,但参考早前的报道,Bently的首款纯电动车将会是来自于Audi Artemis项目的跨界车型,该车将在2025年发布。 据了解,Bentley目前的克鲁工厂共有约4,000名员工,在追加25亿英镑投资后,目标是建成一个“梦想工厂”,即“世界领先的下一代数字化、低环境影响、高价值的先进制造工厂”。其中,一些流程将被数字化,为客户提供更多个性化选择;车间以及汽车内饰的可持续性将得到改善。 另外,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Bentley也将安装10,000块新太阳能电池板,总计达到40,000块,并希望在未来几年尽量减少用水量和垃圾填埋场废物。在这一布局之下,该公司计划在未来的8年内实现端到端的碳中和目标。
/ 0 comments
全球其中一家规模最大的汽车集团Renault-Nissan-Mitsubishi联盟日前对外公布了该联盟针对未来至2030年的发展计划,毫无意外这份计划主要围绕在接下来的电动车(EV)和联网智能汽车的技术发展和推广之上。 和该联盟向来的作风一贯,无论是Renault、Nissan还是Mitsubishi接下来都会采用以联盟资源共享的策略来减少各品牌之间的研发和营运成本,同时也借助零件大量共用化的做法来减少生产成本。 该联盟预计在接下来的5年期间将投入230亿欧元(1,074亿令吉)用作电动车的研发和企业转型经费,而在2030年前,联盟旗下三大主要品牌(Renault、Nissan和Mitsubishi)将会陆续推出35款纯电EV,而当中的90%车型将基于5款主要的电动车模组化底盘打造。 同时,该联盟也设定目标要在2030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车生产与制造商,而为了达到这个宏大的目标,联盟旗下的三大品牌都必须加强合作,提高联盟内部的零件和平台共享率,以期在2026年达至80%的共享率目标。 而要电动车普及最大的挑战就是电池的生产成本,该联盟表示他们将会和电池模组供应商合作,希望能在2026年把电池的生产成本降低50%,并在2028年进一步降低到65%,并设定目标要在2030年在全球的电池产能达到220GWh。 此外,该联盟也会加速推进固体电池技术的发展,相较于目前较为流行的液态锂离子电池,固体电池拥有更好的稳定性、更高的能量密度,能在更小的体积和重量下达成更大的电池容量,而且也能有效缩短充电时间。 与此同时,该联盟也表示要在2026年达成另一项目标,就是让旗下45款不同车型、全球总数达1,000万辆的汽车上装配部份自动驾驶辅助功能,以提升汽车和道路安全性、减少公路意外,并进一步推广联网的智能汽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