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comments
中国新能源车品牌比亚迪(BYD)如今低调的在国际市场如澳洲和印度发表了2025年式的Atto 3,不过需要强调的是,这次比亚迪发表的并不是中国市场刚首发的小改款元Plus,而依旧是小改款前的新年式版本,而且改变幅度相当有限。 这次新年式的Atto 3的改变幅度相当的小,它依旧维持了小改款前的设计,只不过把车侧的轮毂换成新设计的18寸双色轮毂,并且在内装部份增加一个全黑的选项,不再只局限于之前的白蓝混色搭配,而且前排座椅也终于加入了冷气通风功能。 而另一个可能让某些消费者比较无感的,就是原厂把原本的12V铅酸电池更换成磷酸铁锂(LFP)材质,也就是和车上主电池同样的材质,原厂宣称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可以减轻重量,而且其寿命也可以大幅延长到15年,所以车主不需要再每一或两年就更换一次12V电池。 除了上述所提到的差异之外,其它部分都是和原本小改款前的Atto 3是一模一样的,它依旧搭载15.6寸可旋转的屏幕主机、5寸的数位化仪表板、线传控制排挡杆。 它依旧搭载同一组的前置式马达,拥有204PS(150kW)/310Nm的功率输出,电池容量则有两种,分别是49.82kWh和60.48kWh,前者的续航里程可达到345公里,而后者则可以达到420公里(皆WLTP测试标准),分别支持最高70和88kW的DC快充。 我国的BYD原厂早前就曾透过社交媒体发布过关于Atto 3的预告,不过当时并没有对外透露任何详情。如今看来,原厂当时的预告其实就是这款新年式、改变幅度非常小的Atto 3。至于中国刚首发的小改款元Plus,则预计还需要一段时间才会引进到我国市场。
/ 0 comments
在发布小改款的bZ4x的同时,Toyota集团也为旗下定位更高端的Lexus RZ系列推出2025年式的“小升级”版,并且把原有的车型配置与编程表重新梳理,取消了原本的RZ 300e和RZ 450e,并以新的RZ 350e和RZ 500e取代,而且也加入定位性能旗舰的RZ 550e F Sport。 由于只是新年式的小升级版,因此这次的RZ系列在外观上和之前并没有什么差异(除了新推出的RZ 550e F Sport更为运动化),它这次的升级重点更多是注重在电池容量的提升、强化的车体钢性以及新导入的电传方向盘系统等,基本都是些关乎驾驶质感、性能与便利性的部份。 首先我们来看看电池的部份,原厂表示RZ系列采用了更高能量密度的电池组,因此其容量从71.4kWh小幅提高到77kWh,除了可带来更长的续航里程外,也让马达的输出功率可以一并提高,让RZ系列拥有更好的加速性能。 根据原厂公布的资料,新增的RZ 350e的前置马达拥有227PS(165kW)以及269Nm的功率,0-100km/h加速成绩7.5秒,续航里程最长可达575公里(WLTP测试标准);作为对比,之前的RZ 300e则是204PS(150kW)和266Nm,0-100km/h加速成绩8秒,续航里程为480公里。 至于RZ 500e则是采用和RZ 350e同样的前置马达,但在后轴上额外多了一组马达形成DIRECT 4电控四驱系统,综合马力381PS(280kW),0-100km/h加速成绩4.6秒,续航里程500公里;作为对比,之前的RZ 450e同样是四驱版本,综合马力313PS(230kW),0-100km/h加速5.3秒,续航里程440公里。 由此可见,虽然RZ系列搭载的电池在容量上只增加了不到10%,但却能为RZ系列带来明显且有感的续航里程和性能提升;至于作为车系里性能旗舰版的RZ 550e F Sport则采用和RZ 500e一样的双马达配置,但综合功率提高到408PS(300kW),让其0-100km/h加速成绩缩短到4.4秒,但续航里程则只有460公里。 除了性能提升、续航里程增加外,原厂也表示新年式的RZ系列如今也支持最高22kW的AC慢充(之前仅为11kW),理论上在家用AC充电盒充电的时间可以比之前缩短一半,不过原厂并未公布它在DC快充的部份是否也有提升。 而作为车系里的性能旗舰版,新增的RZ 550e F Sport比另外两个版本多了一项专属的配备,名为Interactive Manual Drive,它可以模拟传统油车的八速自排变速箱(8AT)的换挡感觉,并且也在方向盘后方配有换挡拨片,而且还可以模拟汽油引擎的声浪,让电动车车主也可以享受到一些类似于油车的乐趣。 根据原厂介绍,在启用这套系统后,车内的司机不仅可以享受到模拟出来的换挡感和人工制造的引擎声浪,而且车上的仪表板还会显示出一般电动车没有的引擎转速表,让整个氛围更真实更有沉浸感。 […]
/ 0 comments
Toyota品牌旗下首款面向大众市场的纯电动车bZ4X自2022年发布以来,现已在欧洲市场上站稳了脚跟。而今时隔三年,这款电动跨界SUV终于迎来了小改款,而且其动力、续航表现,乃至充电效率方面均获得升级。 据了解,这款新的bZ4X预料在今年迟些时候率先在欧洲市场面市,而且官方数据也显示,当前在售的bZ4X在同级竞争对手当中已跻身欧洲销量前五。 和小编刚刚报道过的C-HR+一样【点击这里查阅】,小改后的bZ4X将提供三种不同动力的版本,以及两种不同的电池容量,其中入门款将搭载57.7 kWh的电池组,以及前置电动马达,最大输出功率为167 PS(123 kW),百里加速成绩8.6秒,WLTP工况测试的续航里程为445公里。 中间定位的车型同样搭载前置电动马达,但其输出功率进一步提升至224 PS(165 kW),百里加速成绩缩短至7.4秒,而且电池组容量也升级至73.1 kWh,续航里程达573公里。 至于顶配版车型则采用前后置的双电动马达,综合最大输出功率343 PS(252 kW),5.1秒破百。该车同样搭载73.1 kWh的电池组,续航里程为520公里。 有别于旧款,新的bZ4X采用了经过优化的eAxles传动系统,并引入碳化硅(SiC)半导体,官方解释,这些调整将能够协助提升其功率输出和能效。此外,顶配版车型的牵引力也进一步提升至1,500公斤,实用性更强。 在充电部分,高配版车型可支持22 kW的AC充电,相比旧款的6.6 kW,在充电效能方面有大幅提升,不过遗憾的是,在DC快充方面,其最大功率仍维持在150 kW。值得一提是,新款bZ4X还标配了电池预调节功能,可在快充前自动优化电池温度,提高充电效率。该功能可手动激活或在导航至快充站时自动启用。 外观上,新车的造型有着一定幅度的革新,特别是换装了上下分层的头灯设计,但整体依然延续家族式的最新设计语汇,与新款的Prius、Camry,以及一同登场的C-HR+有极高的相似度,但据称相比旧款,它的空气动力学表现也同样获得提升。 进入车内,小改后的bZ4X内饰也有一些调整,整体布局更加整洁,而且中控屏由原来的12.3寸升级至14寸,并采用更大尺寸的数位化仪表盘。此外,它的中央冷气出风口下方还新增双无线充电面板,取代了旧款的储物格设计。 哦,对了,还有一点!在这次小改款的bZ4X身上,Toyota还特别针对其悬挂系统和车身结构进行了优化,以降低行驶过程中的噪音和震动,进一步提升驾乘舒适度。 而在电池寿命方面,Toyota承诺bZ4X的电池在10年内仍可保持至少70%的容量,并提供8年/160,000公里的质保;欧洲市场还推出了10年/1,000,000公里的电池健康保障计划,车主只需每年定时为车辆进行检查即可延长电池质保限期。 事实上,bZ4X早前也曾在大马现身,而且UMW Toyota已经注册了数辆测试车,并在2023年安排了媒体试驾,原计划2024年上市。然而,因为一些未公开的原因,该车迟迟未在本地发布。 相比之下,该车早已在我们的邻国,即泰国和印尼面市。看来,Toyota似乎更谨慎,或许是不想参与中国品牌主导的价格战。如今,小改款后的bZ4X全方位已获得升级,市场竞争力更高,未来是否会进入马来西亚市场仍有待观察。
/ 0 comments
Stellantis Malaysia去年在12月的2024年吉隆坡国际车展(KLIMS)上展出了旗下的纯电动C-Segment SUV e-3008,如今事隔3个月,就有网友在paultan.org的FB讨论群内分享了一张照片,照片内容是一辆全新的3008悬挂本地的蓝色临时商用车牌,在本地道路上行驶。 不过这辆被拍到的3008和3个月前在车展上亮相的e-3008有所不同,因为纯电动的e-3008在车尾左侧翼子板上额外多了一个充电盖,而这张照片里的3008在车尾左侧翼子板上却是空的,从这一点看来,可以判断它不是纯电动的e-3008。 我们推测这辆被拍到的3008是搭载微型油电(Mild Hybrid)系统的3008,因为Mild Hybrid版本的3008仅在右侧车尾翼子板拥有一个添油盖,左侧则因为其无法充电的缘故所以没有充电盖。 Mild Hybrid版本的3008搭载的是一具1.2L三缸涡轮增压汽油引擎,拥有136PS马力和230Nm的扭力,其实也就是2008身上的同一具引擎,搭配的六速的双离合器(DCT)变速箱并把电动机整合在变速箱主体内。 而去年12月在我国车展上亮相的e-3008则有前置单马达和双马达四驱两个版本,前置单马达的车型拥有213PS马力和343Nm扭力,至于长续航版本的马力输出则提高到231PS,双马达四驱版的车型则进一步提高到326PS。 纯电动的e-3008在标准续航版车型上搭载73kWh容量的电池,续航里程可达525公里(WLTP测试标准),而增程版车型则搭载98kWh电池,续航里程进一步提高到700公里。它支持标准的11kW AC慢充,另外还可额外付费升级成22kW的AC慢充,DC快充的最高功率则是160kW,号称只需半小时就可从20%充电到80%。 Peugeot e-3008(2024吉隆坡国际车展)
/ 0 comments
奇瑞(Chery)如今终于正式对外完全公开了小改款Omoda 5的完整外观与内装照,小改款的Omoda 5将把俄罗斯作为首发市场。在该国,Omoda 5并非以Chery的名义销售,而是直接在子品牌Omoda旗下销售。 小改款后的Omoda 5大致保留了之前的外观设计,不过在细节上加以修饰,包括车头的水箱护罩采用了全新的进气孔设计,而且上方原本就算相当扁平的LED日行灯如今变得更加扁平,而且前保险杆的设计也经过了改变,同时也换上了新设计的18寸轮毂,并把原本在后视镜外壳、保险杆和尾翼上的红色线条给拿掉。 内装部分,它的整体设计其实变化也不是很明显,基本沿用了同样的中控台设计,搭配两组10.25寸的荧幕,分别是电子数位化仪表板和中控屏幕主机,以及线传控制的排挡杆。 动力配置部份也基本维持一样,它还是搭载同一具的1.5L四缸涡轮增压汽油引擎,最大马力147PS,最大扭力230Nm,搭配CVT变速箱并采用前轮驱动的配置,而高性能的GT版本则搭载和Tiggo 7 Pro同一组的1.6L四缸涡轮引擎,最大马力197PS,最大扭力290Nm,不过我国并没有引进GT版本。 鉴于我国市场的Omoda 5上市销售已有近2年的时间,也是差不多时候要引进小改款的车型了,而且Omoda 5在我国也拥有过不错的销量,因此估计原厂也会跟进引入小改款的车型来马,以维持市场竞争力,不过预计这需要等到定位耕地的Tiggo 4 Pro/Tiggo Cross上市之后。
/ 0 comments
日前,Toyota正式发表了一款全新的纯电动跨界SUV,也就是 C-HR+。这款新车将在今年迟些时候登陆欧洲市场,并将与Urban Cruiser,以及升级版的bZ4X组成覆盖B、C、D-Segment SUV细分市场的电动车阵容。 虽然这款新车打着“C-HR”的旗号,但其实它是一款完全独立的车型,与2023年6月发布的燃油版C-HR几乎没有共同之处。主要是它采用了Toyota专为电动车开发的e-TNGA模组化平台所打造。 新的C-HR+将提供三种不同动力配置,其中入门款将搭载57.7 kWh的电池组,以及前置电动马达,其最大输出功率为167 PS(165 hp/123 kW),百里加速成绩8.6秒,WLTP工况测试的续航里程为455公里。 中间定位的车型同样搭载前置电动马达,但其输出功率进一步提升至224 PS(221 hp/165 kW),百里加速成绩缩短至7.4秒,而且电池组容量也升级至77 kWh,续航里程达600公里。 至于顶配版车型则采用前后置的双电动马达,综合最大输出功率343 PS(338 hp/252 kW),5.2秒破百。该车同样搭载77 kWh的电池组,续航里程为525公里。 车身尺寸方面,新的C-HR+长宽高分别为4,520 mm、1,870 mm,以及1,595 mm,轴距则是2,750 mm,由此可见,它显然比燃油版的C-HR更大一号。 外观上,新车采用了Toyota自家最新的“锤头”(Hammerhead)前脸家族式设计语汇,C形日行灯位于主大灯上方,下方则是宽大的进气口;来到车侧,隐藏式的后门把与C柱融为一体,而倾斜的C柱则连接至贯穿式尾灯,车尾还配备双层扰流板与扩散器等。 进入车内,C-HR+继承了bZ4X的设计理念,配备14寸中控屏幕主机,以及设置在高位的数位化电子仪表盘。此外,它的方向盘造型也与bZ4X保持一致,唯独中央鞍座布局有所不同,旋转换挡机制与功能按钮向后移,为无线充电区域腾出空间。 实用性方面,C-HR+的行李厢容积达416公升,同时提供全景玻璃天窗、后排USB充电接口,以及独立的冷气空调控制;安全层面,新车全系标配了T-Mate车载系统,包括Toyota Safety Sense主动安全与驾驶辅助功能,其中盲点监测、自适应远光灯、驻车辅助等均为标配,高配车型还支持自动泊车及全景影像系统等。
/ 0 comments
官宣了!深陷财政危机的日系车企Nissan正式对外发布官方公告,宣布其现任首席执行员(CEO)内田诚(Makoto Uchida)将在4月1日起正式下台,并且委任集团现任的首席策划官(CPO)Ivan Espinosa接替内田诚的职务! 这也意味着,Ivan Espinosa将会是Nissan集团在这6年来的第4任CEO,Nissan近年来可说是诸事不顺,一直陷入高层人事纠纷并且多次爆出财政危机。Nissan是在2017年4月1日正式解雇涉嫌逃税和非法挪用公款的Carlos Ghosn,并由西川广人(Hiroto Saikawa)接任CEO一职。 不过接替Carlos Ghosn的西川广人却在2019年9月16日因涉嫌违规获取报酬而宣布辞职下台,Nissan随即宣布委任山内康裕(Yasuhiro Yamauchi)担任临时CEO直到同年底,并在当时宣布委任内田诚出任新的CEO,如今内田诚则将在下个月开始被Ivan Espinosa所取代。 消息称,Nissan董事局在经过一番会议讨论后,认为内田诚需要为Nissan如今深陷财政危机的局面负责,加上潜在的合并伙伴Honda强烈要求内田诚下台才能启动新一轮谈判,因此董事局最终决定让内田诚体面下台,并由Ivan Espinosa接棒,而且Ivan Espinosa是被委任为正式CEO而非暂时过渡性的代理CEO。 根据Nissan官网的资料,Ivan Espinosa是在2001年正式加入Nissan并从基层开始做起,他是在去年4月被委任成为集团的首席规划官(Chief Planning Officer),负责主导Nissan在全球市场的产品与项目规划工作。 如今可以预见的是,如果Nissan真的与Honda展开新一轮的合并谈判,那Nissan一方的阵营将由Ivan Espinosa负责领导,不过Nissan与Honda之间是否还会再展开新一轮的谈判,目前都还没有获得官方的消息确认。
/ 0 comments
不出所料,Proton eMas 7再次稳坐2025年2月大马最畅销电动车榜首地位!作为大马国产汽车品牌宝腾的首款电动车,eMas 7在短短一个月内新增580辆注册,自上市以来总交付量已突破千辆大关(1,001辆),表现亮眼。 不过,其他电动车的注册量也紧追不舍。其中,比亚迪(BYD)Sealion 7以387辆的成绩展现强劲增长势头,而Tesla Model 3在开年首月经历低迷后迎来强势反弹,上个月的注册量达377辆,稳坐老三位置,同时也是今年迄今本地第三畅销的电动车。 另外,比亚迪旗下的M6(120辆)和Seal(70辆)亦成功跻身前五,但在上个月,小鹏(XPeng)G6实际上超越了Seal,排在第四位;与此同时,比亚迪Atto 3的销量有所下滑,从1月的104辆降至42辆。 至于豪华品牌电动车的注册量方面则出现大幅波动,其中BMW i5从1月的103辆骤降至12辆、i7更是从38辆跌至仅2辆,而极氪(Zeekr)009也从81辆跌至3辆。 相比之下,Tesla Model Y在上个月谷底反弹,从10辆激增至65辆,虽然这个数字远低于去年Model Y月均200辆的成绩,但随着小改款车型即将交付,预料销量将有望回升。 在其他中国品牌中,长城汽车旗下的欧拉(Ora)共录得23辆、smart 30辆和零跑(Leapmotor)13辆,表现平平。不过值得一提的是,smart以平均每天超过1辆的销售速度,成为三者中表现最稳定的品牌。
/ 0 comments
在陆路交通局(JPJ)公布了2025年2月的新车注册数据之后,我们为大家梳理了好几份榜单,除了各大品牌的注册量排行榜以外,我们还将带大家细看上个月本地最畅销的20款车型。 直接进入正题!根据数据显示,Perodua Bezza在上个月共注册了多达9,712辆,是该月份内注册量最高的车型,这也意味着这款A-Segment Sedan成功从自家品牌的另一款车型,即Axia手上重夺冠军宝座。 Axia在今年1月罕见的超越Bezza登顶,然而上个月(7,096辆)不仅让出榜首位置,还跌至第三,被Myvi(7,126辆)超越;至于排在第四位的则是Proton Saga,这款沿用2005年平台至今的经典Sedan上个月共注册了5,012辆新车,展现惊人的市场韧性。 另一方面,上个月Honda迎来强势反弹,City(Sedan与Hatchback)、HR-V和Civic的注册量几乎翻倍,其中City(2,767辆)成功超越Toyota Vios(2,064辆),而更令人惊讶的是,HR-V(1,839辆)竟然力压Proton X50(1,814辆)。 此外,Civic(1,248辆)也比S70(1,172辆)更受欢迎。不过,CR-V(788辆)依然不敌Jaecoo J7(873辆),这也是榜单中唯一上榜的中国品牌车型。 最后,1月份表现抢眼、甚至超越Proton Persona和S70的Toyota Alphard在2月大幅下滑,仅注册742辆(包括平行进口车),直接跌至榜单末尾;至于Toyota Hilux(1,677辆)依然稳健,是榜单上唯一的皮卡车型,也是唯一的柴油车。
/ 0 comments
SUV浪潮席卷全球汽车市场多年,已造成多款曾经红极一时的四门房车陨落,如今轮到了美系品牌Ford旗下的Focus系列,Ford被指已决定将在今年11月正式生产完最后一批的Focus新车之后,就会把Focus这个车系彻底停产,并且没有后继车款。 这是Ford继2021年的D-Segment房车Mondeo,以及2023年的B-Segment房车Fiesta之后,另一款即将让路给SUV产品并退出历史舞台的房车系列,而这项消息也已经获得了Ford原厂高管的证实。 根据欧洲媒体《Motor1》的报道,他们已经获得了来自Ford欧洲通讯部主管Finn Thomasen的电邮回应证实,声称Focus即将正式停产并且不会有后继车款,这意味着今年11月之前生产的Focus,将会是全球市场上最后一批的Focus新车。 作为一款C-Segment车款,Focus是在1998年推出第一代的车款,如今已发展到第四代(2018年首发),Focus较常见的是五门掀背(Hatchback)版本,但原厂也有推出四门的房车(Sedan)版本,并且也曾经在我国销售,我国道路上至今还偶尔能见到少量的第三代Focus依旧正在行驶,只不过如今已是稀缺物种,而第四代的Focus也没有被引进我国市场。 其实Ford早在多年前就已公开表示过会逐渐裁减旗下的房车产品线,并会把重心投入到如今更受消费者欢迎的SUV以及更符合未来的电动车款上,而Ford也在之后陆续推出了更多的SUV产品,如Puma、Explorer和Capri等,不过大马消费者都对这些产品比较陌生,因为如今Ford在我国的主力产品也只剩下作为皮卡车款的Ranger。 虽然Ford目前也有在我国销售Everest这款主打越野能力的SUV,但因其售价并不亲民(低配版从26万令吉起跳),因此Everest在我国道路上的能见度其实也是非常的低,甚至可说是比保时捷、法拉利等更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