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October 2024 / 0 comments
众所周知,宝腾即将推出品牌旗下首款纯电动车,Proton eMas 7。那么,如果这家本地汽车制造商的性能部门,R3为这款新车赋予更运动的外型会是什么样子呢? 为此,本地知名的网络汽车设计大师Theophilus Chin出手绘制了Proton eMas 7 R3 Edition的渲染图,向人们展示他个人对R3风格电动SUV的构想。 从他释出的渲染图来看,这款eMas 7 R3 Edition相比起宝腾量产车型的真实R3版本,如Saga R3 Limited Edition和Iriz R3 Limited Edition,其整体造型设计更为简约,仅在哑黑色车身配色的基础上加以亮黄色元素点缀。 与Saga R3 Limited Edition和Iriz R3 Limited Edition不同的是,该车并没有在前脸中部及下缘前唇部分采用黄色饰条,反之是落在前保险的两侧角落处。 接下来,其车身侧面则延续了过去R3经典的设计风格,在两侧车门槛处和后视镜盖上辅以醒目的亮黄色装饰;至于它所搭配的铝合金轮毂并没有变化,依然采用双色设计。 来到车尾,Theophilus Chin构想的eMas 7 R3 Edition在保持基础设计的前提下,于后保险杠下缘的两侧加入了亮黄色元素,而且黄色的R3标识也镶嵌在尾门右侧eMas 7字样的下方,以表证其特殊身份。 无论如何,关于即将发布的Proton eMas […]
24 October 2024 / 0 comments
交通部长陆兆福表示,没有必要重新检讨电子路税和电子驾驶执照政策,交通部也不会走回头路,倘若驾驶者有需求,可自行打印实体副本。 “国家在(制定)政策上需保持前瞻性,一旦路税政策落实电子化就不能回头。”陆兆福是在回应针对有国人呼吁政府恢复发放实体路税政策时如是指出。 另外,有媒体询问国人开车前往泰国时被要求出示实体路税纸,他则说,如果国人想要开车出国,例如去泰国,泰国可能要求出示实体路税纸,只需列印出来即可,这并不是个问题。 据了解,一些驾车人士曾在社交媒体反映,泰南执法人员在开车跨境时要求展示实体路税纸,因此呼吁政府恢复发放实体路税政策。 根据陆路交通局(JPJ)的通告,新加坡、泰国、汶莱和印尼已承认我国向本地车辆发出的电子路税,电子驾照则还未受到承认,国人出行仍需要携带传统驾照。
24 October 2024 / 0 comments
法系品牌Peugeot在今年4月向本地发表了全新的408,而有趣的是这次的408从以往的四门房车被改变定位成一款介于房车至SUV之间的跨界车型,加上绝美的外型成功再次引起了市场的关注与话题,而这次我们除了要为大家带来它完整的新车实拍图集外,也顺道为大家带来408的简单试驾心得。 新的408是在本地组装(CKD),分为Allure、Premium和GT三个版本,三者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配备的部份,动力和尺码都是一模一样的,它们的价格分别为RM146,055(Allure)、RM166,055(Premium)和RM196,055(GT),以上都是西马半岛未包含首年保险的上路价格。 而在这里需要先和大家分享的是,目前购买408新车都可享有7年/20万公里的原厂保固,而且在9月1日之后注册的Peugeot新车(包括408)也可享有5年/10万公里的免费保养(仅限消耗品和零件,工资仍需收费)配套。而如果你觉得你只需5年保固的话,则可以在购买新车时获享现金回扣。 由于我们之前就已经报导过408的新车发布新闻,因此我们也不会在这里再次详细叙述三个版本之间的配备差异了,有兴趣想了解的朋友可以点击这里翻阅我们之前的文章。我们在这里就直接分享小编对它的看法而已。 首先,很多人对于新408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贵”,因为满配的408 GT的售价已经无限逼近20万令吉大关了(若加上保险就肯定达到20万了),但这其实也不只是Peugeot一家的问题,大家看回近年来其它品牌发布的新车如Honda CR-V、Accord和Toyota Camry等,无论是SUV还是房车,有谁不是越卖越贵的? 归根究底,大家对于新车的配备要求越来越高,配备增加的情况下难免会推高售价,而且令吉兑美元的汇率也不太可能回到以往1美元兑3.5令吉的时代了,所以小编自己也被迫接受了这个现实。 而408虽然价格逼近20万令吉大关,但综合它的动力、操控和配备,小编觉得它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得起这个售价的,而且如果你真的觉得20万令吉预算太高,其实你也可以选比较入门的Allure或Premium,至少原厂给了大家一个价格明显更低(14.6万和16.6万)的选择,而且它们的配备其实也不算差,只是不如GT那么完整而已。 而到底408是一款房车还是一款SUV?其实408按照大家心里固有的标准去判定的话也很难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它拥有类似于SUV的外型,但车身离地高度却介于房车和SUV之间,所以小编也觉得不需要太在意这点,只需看看它符不符合你的审美和使用要求就行。 小编试驾408的几天时间里对于408的整体感想是它的操控和组装品质都很不错,依旧保有了Peugeot车系历来不错的操控和行驶稳定性,相较于德系车的操控,小编其实更喜欢法系车这种操控设定,在保有不错的稳定性之余舒适性又比许多德系车要来得好一些。 不过,408也当然有它的一些缺点,而且这些缺点其实也还不算少,当然也有些缺点是对于某些人来说并不算“缺点”,小编在这里就一一罗列出来,让大家对于408这款产品有一个比较具体的了解。 首先就是Peugeot这几年被不少人称赞却也同时诟病的方向盘问题,他们家的小口径方向盘在转动起来的时候确实爽度更高,但这种口径的大小配合它比一般汽车更偏高的仪表板位置,方向盘的最上缘部份就会刚好挡到一部分仪表板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小编唯有把椅垫的高度调高,才能看到比较完整的仪表板资讯。 当然这其实也和司机个人的身高有关,但小编的身高是175cm,虽然不算高但其实也不算矮了,在亚洲来说这样的身高算是比较普遍。或许这么说,Peugeot的这套设计逻辑更多是针对一般欧洲人的身高而忽略了亚洲使用者,但以小编的案例来说,把椅垫调高一点就能解决问题,所以小编觉得这缺点还不至于到非常大的地步。 其次就是它的荧幕主机,408的荧幕主机下方还有一块单独的小横屏,这个小横屏里可以分为左右共六个小区快,除了最右侧的主页键是固定之外,其余左侧五个虚拟快捷键都是可自定义更换不同功能的,譬如说可以选择点击直接进入冷气、辅助驾驶、Apple CarPlay、荧幕主机设定等操作画面,或者直接打开360度环景摄影系统,这点虽然还是不如传统实体按键那么的直觉,但可自定义更换快捷键确实还是比一般普通的荧幕主机要加分不少。 不过,这具荧幕主机小编还是觉得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那就是反应速度不够快,尤其是切换到不同功能和区块的界面时,它会有一个切换页面的动画效果,而这个动画效果要接近1秒钟的时间才会完成,然后你才能执行下一步的操作,小编觉得还不如把这不切实际的动画效果给取消掉,还可以提升整体的流畅度和直觉性。 而且,这个过场的动画效果其实看起来并不是很丝滑,需知道小编试驾的这辆408的累计行驶里程也只有大约8,000公里而已,车况这么新,荧幕主机就已经不是那么的丝滑和迅速了,再开个三五年主机的反应速度会不会越来越慢甚至是出现卡顿?大家也都可想而知了吧。 第三个小编要吐槽的点就是座椅的电动加热功能,没错,它只有加热没有冷气通风,这明显不符合我国的使用环境和消费者需求,我国并没有冬季,最冷的地方如金马伦和云顶最低也只有17或18摄氏度的气温,加热椅对我国的绝大部分驾驶者来说确实是一个没什么用处的功能,还不如直接给通风椅。 第四点就是408配有电子手煞车(EPB)的功能,但却没有同时配备自动驻车(Auto Hold),对汽车稍有研究的朋友相信都知道电子手煞车和自动驻车这两个功能一般上都是配套式一起提供的,因为它们都是采用同一块控制模组,而售价将近20万的408 GT却依旧把自动驻车功能给拿掉,这点显得有些不太大度。 而第五点就是原厂把车门把上的感应模组给拿掉了,意思就是说它的车门上锁和解锁都是自动感应钥匙的距离,不然车主就必须手动从裤袋或背包里拿出钥匙按下上锁/解锁键,对于某些人来说这点或许不大重要,但小编觉得还是保留车门把上的触摸式钥匙感应器较好,毕竟还是有不少人是习惯性手动上锁的,每次下车离开后都要转头确认车门是否已上锁,这或多或少有些违反“科技是让人的生活更便利”的原则。 至于其它的部份,小编觉得408已基本不存在什么太大的问题,它的Focal音响系统的实际音质效果也挺不错,对于引擎室和轮胎的噪音抑制也在水准之内,座椅的支撑性和包覆效果也都可以,空间对小编的身高来说无论是前座和后座也都没什么大问题。 而最后要说的,就是大部分本地消费者对于Peugeot这个品牌最大的疑虑了,就是可靠性和售后服务,之前有不少Peugeot车主抱怨前前任总代理Naza的售后服务不太好,而且Peugeot也比一般的日系车存在更多的可靠性问题,而这些也都是Stellantis原厂目前急需解决和改善的问题。 从Stellantis近期一系列的举措来看,他们愿意把原厂的保固配套拉长到7年/20万公里,而且也愿意提供5年的免费保养(虽然还是得付工资)配套,而且还保证消费者购买的Peugeot新车若面对故障或质量问题需要长时间把车子留在原厂的保养中心等待维修,那原厂将无偿提供另一辆车给车主暂时代步,而且还表示如果原厂的代步车已全部外借,还可以无偿补助车主在这段期间的租车费用。 其实从以上的举措来看,还是足见Stellantis真的有在想办法扭转消费者对Peugeot这个品牌的固有印象,并试图让消费者更放心的去购买他们家的产品,至少诚意是拿出来了,至于Peugeot是否真的可以把他们的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给做上来,用最根本的方式去解决问题,那就真的需要好几年的时间去观察了。 2024 Peugeot 408 GT
24 October 2024 / 0 comments
隶属BMW集团旗下的英国品牌MINI近年来可说是相当积极的推出纯电动车款,不过在力推电动车之余,MINI其实也没有放弃传统的内燃式引擎,而在去年9月发表了大改款的MINI Cooper之后,性能版的全新MINI John Cooper Works(简称JCW)如今也被正式发布,而且一样保留了传统内燃式引擎! 新的JCW一样是基于去年发表的F66 MINI Cooper作出强化,而且除了标准版的JCW外,MINI也一并推出敞篷版的JCW Convertible。和标准版的F66 MINI Cooper以及F67 MINI Cooper Convertible一样,它们都是沿用上一代的底盘,而且也沿用了同一具的引擎。 作为性能版的JCW,它和标准版的MINI Cooper S搭载同一具代号B48、来自BMW集团的2.0L四缸涡轮增压汽油引擎,不过最大马力被上调到231PS,最大扭力也被提高到380Nm,马力输出和上一代的JCW维持一样,而扭力则增加了60Nm。 变速箱的部份则从上一代JCW使用的八速自排(8AT)变速箱改为七速双离合器(DCT),一样还是前轮驱动,原厂宣称标准版的JCW只需要6.1秒破百,而敞篷版的JCW Convertible则因为多了敞篷马达等机械结构导致重量增加,因此需要6.4秒,极速则分别是250和245km/h。 既然是性能版,JCW的悬吊系统自然也和标准版的MINI Cooper存在差异,原厂宣称JCW的悬吊系统经过针对性的运动化调校,而且也搭载电子避震器,而为了凸显其运动化个性,其煞车卡钳也采用红色烤漆。 除了煞车系统外,JCW的外观也和标准版的MINI Cooper有些差异,相较于MINI Cooper的简洁化,JCW则额外增加了左右两侧的进气口,并且也在上下两段的水箱护罩做了更多的细节处理,加上一些红色饰条的点缀,整体运动化氛围比MINI Cooper更强烈。 除了看起来更运动化外,这组重新设计的前保险杆和水箱护罩据称也有助于提高引擎的散热效能并且也可以降低车头的风阻系数,而车侧的侧裙则更为突出一些,车尾的后尾翼面积也比标准版的MINI Cooper更大,而且也搭载了中间外露式的排气尾管。 当然,这次的JCW在外观上也一样少不了以往就有的车身贴纸以及红色的局部车身混色,而车内的中控台造型虽然也和标准版的MINI Cooper一样,但在细节上却增加了红黑双色的菱格纹造型,一样取消了传统的仪表板,并把驾驶资讯都整合到抬头显示器以及中间的圆形荧幕主机内。 2025 MINI John Cooper Works 2025 […]
24 October 2024 / 1 comment
日系品牌Mazda正式为旗下的皮卡车款BT-50推出第三代小改款的车型,这次它随小改款的第二代CX-5一样改用了几乎同样造型的头灯组,而且也延续了“魂动”式的家族设计脸,主要用意就是维持这款皮卡的市场竞争力和新鲜感。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第三代的BT-50其实是Mazda与另一家日系车企Isuzu合作开发的产品,它采用Isuzu D-Max的底盘和动力配置,但经过Mazda的重新设计与调校,让两者存在更多的产品差异化。 如今第三代小改款的BT-50也一样还是基于D-Max的底盘,并且还是共享同一套动力配置。引擎部分分别有1.9L和3.0L两种排气量的柴油引擎可选,前者有190PS马力和350Nm扭力,而后者则有190PS马力和450Nm的扭力,六速手排(6MT)或六速自排(6AT)变速箱。 外观上,BT-50采用了和CX-5小改款同样造型的LED日行灯,而且也将原本盾牌型设计的水箱护罩从镀铬改为亮面的黑色烤漆,里面的护栅也改为网状,前保险杆的设计也有一些细节上的变化,原厂号称修改后的前保险杆可减少空气阻力,让BT-50的油耗表现有些许改善,而车尾的LED尾灯的灯管造型也有所改变,轮圈的设计也不同。 至于内装的部份则没有太大的差异,基本沿用了之前的整体中控台设计,不过其仪表板内的彩色资讯幕如今被放大至7寸,中间的荧幕主机尺寸维持在9寸,如今支持无线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门饰板的细节也有所变化。 这次小改款的BT-50也顺势推出了全新的“金属大地红”(Red Earth Metallic)的车身配色,还有同样是新增的晶洞珍珠白(Geode White Pearl)和海航金属蓝(Sailing Blue Metallic)。 而在安全配备部份,Mazda也为BT-50带来有感的升级,原本就有的半自动驾驶辅助配套,如今透过挡风玻璃上的两组高清摄像头(之前为一组)可实现更为精准的探测,而且也可实现全速域自动跟车,并且也新增了后方的自动煞车辅助功能,原本就有的前方自动煞车辅助功能如今也可侦测摩多和行人。 根据原厂发布的消息,小改款的BT-50预计将在明年第一季正式推出市场,届时原厂才会对外公布它的正式售价和完整编程。
23 October 2024 / 0 comments
投资、贸易与工业部(MITI)部长Tengku Zafrul今天在国会下议院指出,我国政府依旧维持在2025年于全国建设1万个公共充电桩的目标,这项目标是在2021-2030年国家低碳移动大蓝图之内被拟定的,目前并未修改目标的计划。 Zafrul表示,截至今年9月30日,我国已拥有813个DC快充和2,358个AC慢充公共充电桩,相加起来即是3,171个,而政府的目标就是要在2025年底前在全国设立1,500个DC快充和8,500个AC慢充的公共充电桩,涵盖全国所有州属。 Tengku Zafrul也表示,以我国目前的纯电动车(EV)数量而言,电动车与公共充电桩的比例为9:1,而且政府也会确保城市与郊区之间的公共充电桩分布地点和数量比例都能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平衡状态,因此将会和地方政府、大道公司、超市、酒店等业者合作,建设更多的公共充电桩。 根据Tengku Zafrul早前的说法,我国截至今年9月一共卖出约1.6万辆的纯电动车,已经超越去年2023年的1.3万辆全年电动车总销量,显示我国的纯电动车市场仍在上升趋势,并且有信心我国可在2030年达到纯电动车销售占比20%的目标。
23 October 2024 / 0 comments
来自中国、主打中高端市场的SUV品牌Jaecoo今天向媒体确认了即将在我国发表的Jaecoo J7 PHEV的规格,并且也公布了这款插电式混合动力SUV在我国的预估价,相信不久之后它就会在我国开放接单并正式上市。 首先我们来看它的价格,J7 PHEV在我国将会和标准汽油版的J7一样同时提供前轮驱动(2WD)和四驱(AWD)两个版本,预估价分别是17万和18万令吉。作为对比,标准汽油版的J7在我国的正式售价分别为RM138,800(2WD)和RM148,800(AWD)。 原厂表示,首批在本地销售的J7 PHEV将只有前驱一个版本,而四驱版则已确认一样会来马,只不过需等到较后时间才会正式开售。它和标准汽油版的J7一样,都会是在本地组装(CKD)。 油电版的J7 PHEV的外型与已经在售的汽油版J7没什么明显差异,两者的设计、尺码和空间基本都是一样的,它的尺码为4,500×1,865×1,670mm(长x宽x高),轴距为2,672mm,仅在车身高度上比标准汽油版的J7低了10mm,轴距比J7多了22mm。 在动力规格部份,J7 PHEV搭载一具1.5L的四缸涡轮增压汽油引擎搭配一组电动马达和一组专为油电混合动力车而开发的DHT变速箱,引擎本身有143PS马力和215Nm的扭力,而马达则可以输出204PS马力和310Nm的扭力,两者的综合马力达到347PS,综合扭力525Nm。 由于它是一款PHEV,因此它也搭载了一组18.3kWh容量的电池,并且支持最高40kW的DC快充,纯电模式下的续航里程可达到106公里(NEDC测试标准),而油电综合续航里程可达到1,300公里,综合油耗数据为5.99L/100km,油缸容量为60公升。 根据原厂公布的数据,前驱版的J7 PHEV凭借525Nm的庞大扭力,所以只需要8.5秒就可完成0-100km/h的静态起跑冲刺,而且也支持3.3kW的V2L反向充电技术,可利用电池的电量反向其它家用电器供电。 前驱版的J7 PHEV拥有三种驾驶模式,分别是经济(Economy)、标准(Standard)和运动化(Sport),而迟些来马的四驱版则还额外多了沙地(Sand)、泥地(Mud)、雪地(Snowfield)和越野(Off-Road)模式,并且宣称拥有28度的车身驶入角和20度的离去角,并且涉水深度可达450mm。 和标准汽油版的J7一样,油电版的J7 PHEV一样是一款两排五人座的SUV,标配一组19寸的轮圈、全景式玻璃天窗、电动尾门、LED头灯和尾灯组、电动调整附记忆功能的皮革座椅、双区自动恒温冷气系统附后座冷气出风口、10.25寸的数位化仪表板、14.8寸支持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的荧幕主机、8支喇叭组成的SONY音响系统和彩色抬头显示器。 安全配备部份,它和标准汽油版的J7一样都给好给满,一样有全速域的自动跟车(ACC)、自动煞车辅助(AEB)、车道居中辅助(LCA)、车道偏移警示(LDW)、盲点侦测(BSM)等,达到第二级的半自动驾驶辅助级别。 油电版的J7 PHEV将会有三种外观配色可选,分别是黑色、白色和银色,而内装则是以黑色为主。原厂表示这款油电SUV将在今年低正式向本地发布,首批新车预计可在明年2月开始交付给首批订车的客户。 2025 Jaecoo J7 PHEV 2WD 2024 Jaecoo J7 AWD(汽油版)
23 October 2024 / 0 comments
交通部长陆兆福表示,截至今年9月,政府向入境柔佛的新加坡汽车所征收的入境费已累计达8,700万令吉,因此他预料到今年杪,有关入境费所得总计将突破1亿令吉大关。 他指出,如今每天平均约有8万9,818次不同车辆,通过(BSI)的关税、移民及检疫中心(CIQ)和苏丹巴布峇卡大厦入境我国。 这一数字包括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注册的所有车辆,其中摩托来往数量最多,达5万3,000车次,接着是汽车,为3万1,194车次、商用巴士3,531车次、以及商用罗里2,093车次。 “截至今年9月,共有439万7,229辆来自新加坡的车辆入境我国与新加坡,所征收的入境费达8,749万4,580令吉。平均每日共有1万6,107辆车从新加坡入境大马。” 陆兆福是在昨天于国会下议院问答环节,回答民主行动党峇吉里国会议员陈泓宾的提问时,如是指出。他表示,交通部也将与财政部和柔州政府协商,将部分收入用来增加公共巴士车站。 他说,政府从征收入境费所得的数额将存入综合收入账户,其中从每辆车征收的20令吉入境费中,5令吉将会分配给柔佛州政府。
23 October 2024 / 0 comments
日前,国内外多家媒体报道,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或将脱售旗下新能源业务臂膀,Gentari私人有限公司的少数股权,以推进这家新公司的业务发展。 《彭博社》引述匿名知情人士消息报道称,国油公司与其顾问正在着手磋商,而这次的“动作”也吸引了包括基础建设主题的基金,以及业内同行的兴趣,但碍于交易涉及保密协议,消息人士不愿具名。 知情人士还透露,国油属意卖出Gentari价值介于3亿至5亿美元(约13亿至22亿令吉)的股份,但他也补充,目前计划仍处于初步阶段,国油还在探讨出售规模和Gentari的实际估值。 “国油公司也可能会改变主意,决定不将Gentari少数股权售出。”;无论如何,截至目前为止,国油公司并未答复《彭博社》要求置评的请求。 Gentari是一家于2022年成立的初创公司,也是国油旗下独资的子公司,旨在提供一系列可再生能源、氢能源和绿色出行解决方案。 该公司制定了2030年目标,放眼拥有30至40兆瓦(GW)的可再生能源容量、开发氢能项目,以及普及化电动车。截至2024年上半年,Gentari累计容量为3.6兆瓦,其中安装量为2.4兆瓦。
22 October 2024 / 0 comments
中国上汽集团(SAIC)旗下的名爵汽车(MG)在本月初正式向本地发表了旗下定位入门的四门房车MG5,这款四门房车搭载一具1.5L的四缸汽油引擎,车身尺码与一般日系C-Segment房车无异,但售价却只需B-Segment的价格,引起了不少强调性价比的朋友关注。 岂料MG5发布不久后随即引来一家国产品牌在网络上发帖,以不点名的方式揶揄某品牌的车款在国外进行了新车撞击安全测试后竟然获得了让人耻辱的零星评级,你没看错,是一颗星都拿不到,而这家国产品牌也在其帖文中公开呼吁消费者别在安全性上妥协,且不如选择获得5颗星评价的国产车。 在沉默了一段时间后,大马SAIC原厂如今透过公司高管正式回应此事,虽然对方并未公开点名,但“恰巧”MG5早前曾在澳洲的新车安全撞击测试(ANCAP)中拿到了“零”星评价,因此很自然的,MG的高管回应了。 大马SAIC的市场销售部主管Phang Rick Kee指出,澳洲测试的MG5与我国市场销售的MG5存在规格上的差异,并表示澳洲送测的MG5是从中国出口到当地的最入门车型,甚至连预缩式安全带(Pre-Tensioner Seatbelt)也没有,因此自然连整体一颗星的评价也没办法获得。 根据澳洲ANCAP的报告,当地送测的MG5在成人安全防护项目(AOP)中只获得了37%的评分,而安全辅助配备的评分项目中也只获得了13%的低分,而这也是导致MG5无法获得哪怕只有一颗星的最主要原因。 不过MG5在ANCAP测试的儿童安全防护项目(COP)中还是获得了58%的评分,针对路人的安全防护项目(Vulnerable Road User Protection)也获得了42%的分数。根据资料,MG5在澳洲当地主打的是廉价市场,不过其售价兑换成令吉后其实也不太便宜,要价约7.2万令吉。 Phang表示,我国销售的MG5并不是从中国进口,而是从泰国生产组装后再进口到马来西亚销售,而且也标配预缩式安全带系统,同时也有6颗气囊、盲点侦测系统(BSM)、后方横向车流警示系统(RCTA)、车道切换辅助(LCA)和后方碰撞预警系统(RCW),只不过没有前方的自动煞车辅助系统(AEB)。 这里所指的预缩式安全带是指可以在侦测到司机或乘客身体突然出现大幅且高速往前俯冲时,可以及时将安全带自动拉紧以更全面的保护司机和乘客,目前市面上大部份车款所搭载的安全带系统都已属于预缩式的安全带,并不是传统没有预缩功能的安全带;而澳洲送测的MG5虽然有搭载安全带,但却不是主流的预缩式安全带。 事实上,澳洲的SAIC原厂在ANCAP公布了当地MG5的测试成绩后,也宣布将会作出一系列的改进来提高当地MG5的安全标准,包括为澳洲市场销售的MG5所搭载的安全带系统全车系五个座位都升级成预缩式安全带(之前只在顶配车型上搭载而且只限前座),并且也加装车道维持辅助(LKAS)、路标辨识辅助(TSR)和自动煞车辅助(AEB)功能。 目前还不知道澳洲的SAIC原厂会否把升级后的MG5再次送到ANCAP进行测试,而在我国市场部分,我国市场是按照东盟新车安全测试机构(ASEAN NCAP)的测试成绩为依据,但我们还不清楚SAIC会不会也把泰国或马来西亚生产的MG5送到ASEAN NCAP测试。 MG5在我国的正式售价为RM93,900,不过原厂目前提供优惠,只需RM86,900(包含首年路税但不包括保险)就可入手,它搭载一具1.5L四缸自然进气汽油引擎,最大马力114PS,最大扭力150Nm,搭配一组CVT变速箱,而且只有一个等级,配有标准尺寸的天窗、电动调整的司机座、7寸的数位化仪表、10.25寸支持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的荧幕主机、后座冷气出风口以及360度环景摄影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