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16日,美国车企巨头GM集团因为与职工会的劳资合约谈判破裂,爆发了涉及约4万7,000名人员的大规模罢工事件。这起闹剧持续进行了40天,直到上周五才结束,而这场“灾难”也间接导致该集团损失38亿美元(约159亿令吉)。
多家海外媒体引述GM集团第三季业绩报告(昨天公布)的内容报道,罢工对第三季业绩构成10亿美元的影响,而全年的影响为38亿美元。此前,分析员预期罢工导致GM损失约20亿美元;根据报告,罢工损失包括9亿美元的利息与税项开支,以及利润减少29亿美元,单以第三季计算,税后成本则为7亿美元。
GM首席财务员Dhivya Suryadevara指出,该事件令到集团减少生产30万辆汽车。同时,集团向下修订11月公布的节流目标,由原先预期可节省45亿美元,调整为可节省40亿至45亿美元。
这是美国近16年来最大规模的罢工,原因在于先前新合约谈判破裂,因此约4.7万名GM集团的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简称,UAW)展开是项行动。其会员遍布全美国31间GM工厂以及21间相关设备厂商,因此影响范围极为深远。
UAW当时表示,他们的目的在于争取公平待遇、可负担健保、获利分享、工作保障,还有替大量临时工人找寻长期就业途径。基于双方之间意见分歧甚远,因此谈判角力的过程格外费时,在经历超过1个月的大规模罢工压力下,GM最后还是提出了能让UAW勉强接受的方案,并在上周投票时以57比43的些微差距同意结束罢工。
虽然GM集团的罢工运动终告一段落,但美国汽车产业风暴仍然持续发酵中,因为UAW会员遍及整个美国以及各大车厂。预计接下来UAW会把目标转向Ford,随着双方谈判截止期限接近,再加上又有GM不敌压力的前车之鉴,下一波大型罢工很有可能会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