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止在中国的合资引擎业务,Mitsubishi 彻底退出中国市场

日前,Mitsubishi Motors正式宣布,终止其与中国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的合资关系,以及合资公司的引擎业务运营,这意味着Mitsubishi将彻底退出中国汽车相关生产业务的市场。

Mitsubishi是在1997年与中国航天汽车等企业在当地沈阳市成立合资企业,并为该品牌与多家中国本地车企提供车辆引擎。事实上,早在两年前,Mitsubishi便已停止在中国生产汽车,此次撤出引擎业务等同于该品牌在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全面“清零”。

据了解,Mitsubishi与中国市场的渊源可以追溯至1973年,当时Mitsubishi便已开始出口中型卡车到当地市场。到了2000年代初期,其在中国的两家引擎合资公司所生产的动力系统,占据了中国约三成的国产车配套市场,曾搭载Mitsubishi动力的Chery Eastar便是当年的热门代表。

2012年,广汽三菱合资公司成立,股权结构为广汽集团持股50%、Mitsubishi Motors持股30%、Mitsubishi Corporation持股20%。2018年是其高光时刻,当年销量达14.4万辆,其中Outlander单一车型就贡献了逾10.5万辆。

不过好景不长,仅四年后该公司的销量暴跌至3.36万辆,至2023年10月,Mitsubishi在长沙的整车工厂及相关资产被广汽埃安(GAC Aion)接手,宣告合资项目实质上画上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