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comments
如果您对Mercedes-Benz(以下简称奔驰)这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品牌有些许了解,那么您便会发现,奔驰旗下“悍将如云”,其产品阵容之丰盛,放眼整个车坛除了非直接竞争对手的Toyota以外,您很难再找到另一家了。 故而,喜欢汽车的朋友,无论您是在哪一个年龄层,处于怎样的人生高度,奔驰总是离不开我们的视野,比如说大老板们会选择能够让夏树坐上车的S-Class、年轻小伙子朝思暮想哪天成功后要入手的C-Class、小姐姐钟爱的A-Class,乃至于Ah Beng们梦寐以求的AMG A 45。 小编可就不一样了,除了以上提及的我都喜欢以外,我还默默地把GLC列入了Bucket list。是的,小编已来到了买车必须要左顾右盼,务必选择最实用的阶段,于是乎,GLC作为一款SUV自然成为了我所向往的其中一款…… 回顾过去,继2015年初代GLC诞生之后,时隔7年,第二代大改款的GLC全球首发登场;翌年,也就是今年4月,这款德系紧凑型豪华跨界休旅车终于来到了马来西亚。说实话,去年小编在撰写二代GLC首发的新闻时,便已非常期待它的到来。 毕竟,它是近几款全新换代的奔驰车型当中最好看的一款(我个人是这么认为的,不信看看全新大改款的E-Class),奈何新的GLC除了造型设计是Wow factor以外,它在本地的定价也同样让人“Wow”。 这次代号X254的GLC在本地暂时只提供GLC 300 4Matic一个等级,目前是从国外进口(CBU),但Mercedes-Benz Malaysia已经表示今年内将改为本地组装(CKD),到时价格上或许会有所变动。 前面之所以提到它的定价让人“Wow”不是说它卖的很便宜,反之,新车在本地的正式售价为RM429,888(此价格为西马半岛的私人注册、包含首年路税和注册费的价格,但还未包括保险,同时它可享有原厂4年的新车保固)。 你没看错,在万物通胀的这个年头,除了经济饭不再经济以外,人们的Dream Car门槛也变得越来越高。尽管如此,我还是不太能够理解普通非AMG性能版的GLC凭什么卖得比定位更高的E-Class还要贵。 好吧,既然有这样的疑问,在新车于本地面市一个月后,小编也迫不及待向原厂借来新的GLC试驾,看看它的定价到底有没有毛病,在这里且让小编娓娓道来。 首先,来看外观,新的GLC并没有大破大立,整体依然延续不少上一代的影子,特别中网进气格栅依然采用大尺寸的设计,同时中间也还有一道横幅式的镀铬饰条贯穿整个格栅。 或者这么说,新车的主要变化都在细节上,比如说中网换成了与新款C 300一样的星辉格栅(里内布满小三芒星,就像名牌包包上面铺满了LOGO一样)。当然,作为大改款,新的GLC自然也重新设计了头灯组,其灯腔内部构建的LED日行灯条颇有新意,其整体造型看起来锐利了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这具灯组采用的是多光束智慧型数位头灯(Digital Light),除了照明更精准、范围更广以外,它也具备远光灯自动调节、智慧光型变化、主动遮蔽等功能,而且与其他的奔驰车型一样,每当解锁汽车坐上车内时,头灯会向前方投射出独特的迎宾动画,映入眼帘的灯光秀确实超有仪式感。 还有一点小编觉得让它的造型加分的是前保险杠两侧通风口的设计,横贯车头再往下衍生的两侧开口在我看来是点睛之笔,特别是它的边饰采用亮黑色处理,为整车高贵优雅的气息中增添几分运动美感。 车侧方面,新款GLC的整体造型变化不大,贯穿式的腰线设计搭配下方裙线进一步提升了力量感。同时,本地的GLC 300 4Matic将搭配一套20寸的多幅式铝合金轮毂;来到车尾,相较于上一代的GLC,新车的尾部轮廓明显变得更加圆润,而且C柱之后的车窗尺寸明显加大。 此外,重新设计的尾灯组看上去也具备了一定的辨识度,采用扁平化处理,内部是三维立体结构,时尚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不过有一点是小编想要吐槽的,有没有人和我一样觉得双边两出排气管处一大片的镀铬饰板很突兀?毫无疑问,这一部分是我觉得整车违和感最强烈的部分。 车身尺寸部分,新车的长宽高分别为4,718、1,890,以及1,640 mm,轴距为2,888 mm。相比下,新款GLC的长度和轴距分别增加了60和15 mm、宽度保持不变、高度则降低了4 mm。车身尺寸变化后,不仅内部空间更加宽裕,新车的尾厢容积也提升了70L,达到620L。 进入车内,和新款S-Class、C-Class一样,新的GLC采用了类似苹果iPad的竖置式11.9寸中控屏,并且稍微向驾驶位倾斜。当然,全液晶仪表盘(12.3寸)自然是少不了的。此外,其中控屏内嵌第二代MBUX人机交互系统,并支持OTA升级。 其他配备方面,本地的GLC […]
/ 0 comments
已经确认会在今年正式进军大马市场的纯电动车品牌smart,如今拥有额外5家本地企业宣布加盟成为其分销与服务代理商,将分别于吉隆坡的Bangsar、霹雳州怡保、槟城、吉打和马六甲开设smart的销售与服务据点。 这5家宣布新加盟的企业分别为Smart Mobility、GB Auto、Eleganz Lifestyle、Lee Motors和Sigma Energy EV,加上早前已经宣布加盟的Hap Seng Smart以及EON,smart目前在本地已拥有7家加盟销售与代理商。 根据smart在本地的总代理Pro-Net(Proton的子公司)的说法,新加盟的Smart Mobility将在吉隆坡的Bangsar地区开设全新的smart汽车销售与服务中心,主要瞄准该区的高端客户群,为该区潜在的smart客户提供新车销售与售后服务。 而GB Auto则将在霹雳州怡保地区开设smart的销售与服务据点,并将选址在怡宝区内临近其它豪华品牌的销售据点的所在地区。而Eleganz Lifestyle、Lee Motors和Sigma Energy EV则将各别于槟城、吉打和马六甲开设销售与服务据点。而至于东马市场,Pro-Net表示该公司预计将在明年迎来东马地区的代理。 根据Pro-Net早前的宣布,smart品牌复活后的首款纯电动车产品smart #1将在今年第四季(10-12月)正式来马,由吉利和Mercedes-Benz集团共同联营的smart是一个主打高端与精品市场的纯电动车品牌。
/ 0 comments
作为Proton品牌旗下第一款三排七人座的SUV,X90从一开始上市就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而大家关注的点不仅仅是这款X90的动力、价格和配备,还包括了它在搭载48V的微型油电(Mild Hybrid)系统后,保养价格是否会比其它车款来得更高。 在这里,我们就根据原厂给出的官方保养价格列表,拿它和同厂牌的Proton X70,以及另一家日系品牌的Honda CR-V来做比较。先等等,小编知道X70没有Mild Hybrid系统,而CR-V也不是七人座SUV,大家或许会觉得这样的比较并不公平。 之所以会选择拿X70和CR-V来做保养费上的对比,主要还是因为本地的SUV消费族群相对都很熟悉这两款SUV,而且其车主数量也比较多,比较具有参考性,同时CR-V其实在国外是有提供5+2的七人座版本,只不过在本地没有引进七人座版本而已,同时另一个重点,就是三者都搭载1.5L的汽油涡轮引擎。 在这里,我们都是以Proton和Honda官方提供的原厂5年或10万公里的保养开销为对比标准,在这里并不考虑三款SUV之间的价格和油耗差异,只是直接简单的列出三者之间的5年保养成本而已,而且都是以原厂标准提供的润滑油为计算标准,若车主想要自费升级使用等级更好的润滑油,那又另当别论了。 首先我们拿X70 1.5 TGDi和X90来对比,我们可以发现X90在5年下来的保养总开销其实要比X70稍贵,但两者之间的差异仅为RM351.97,其实两者都是每隔一万公里或每6个月进行保养一次,而且所使用的引擎润滑油和润滑油滤网(Oil Filter)都一样。 这主要是因为X90和X70每2万公里需要更换一次的冷气滤网(Cabin Filter)存在价格差异,而且原厂也为X90列出了每1万公里都要添加的前挡风玻璃清洗剂(Windscreen Cleaner)。当然,这东西对于许多人来说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实际用途,因此是不是可以把挡风玻璃的清洗剂拿掉,车主们可以自行询问原厂,但它的价格其实也不贵,每次的添加费用仅为RM2而已。 而另一个让X90和X70保养费存在差异的,就是X90因为搭载了Mild Hybrid系统,这套系统的BSG皮带需要在10万公里的时候更换一次,费用为RM141.10,而X70则因为没有Mild Hybrid系统,所以没这方面的保养必要。 而另一款Honda CR-V在5年下来的保养费用总开销则是这三款SUV里最便宜的,账面上的5年/10万公里保养费总开销仅为RM3,806.05,看似比X70还要便宜了RM1,300,但需要说明的是,Honda原厂给出的保养费列表中并没有完整列出每次保养的工资(Labour)费用,而且也注明这份价格表已包含了15%折扣,因此实际上这份价格表究竟能否作准还是值得商榷。
/ 0 comments
Toyota Alphard 下一代大改款的Toyota Alphard/Vellfire已经确认会在下个月正式全球首发,而许多种爱这类大型豪华MPV的家庭式用户或老板级买家,相信都已迫不及待想要一窥全新Alphard/Vellfire的外观造型,如今国外网站就曝光了一组全新Alphard和Vellfire在Toyota生产线内所拍到的谍照。 从这组曝光的谍照中可以看到,全新大改款的Alphard依旧在车头采用大面积的水箱护罩搭配许多镜面的镀铬材质,而且这次的水箱护罩也往左右两侧的头灯组延伸并结合在一起,至于保险杆左右两侧则保有一个小尺寸的LED前雾灯,搭配一条银色的镀铬饰条。 Toyota Vellfire 而作为Alphard的孪生车款,Vellfire则依旧是采取比较偏年轻化的外观设计,车头的水箱护罩改为横栅式的镀铬材质,而保险杆左右两侧则有比较外扩、比较运动化的进气口造型,搭配一条更长更明显的镀铬饰条。 车尾部分,两者的差异性就不如车头那么明显,可以看出白色的Alphard其实比黑色的Vellfire更加简洁,后保险杆左右两侧部分只有两条黑色的反光条,并不像Vellfire那样还有额外的镀铬饰条点缀,而尾灯组的形状看似大同小异,但实际上它们的尺寸以及里面灯具的排列方式其实有所差异,Vellfire的尾灯组看似比较扁平。 Toyota Vellfire 全新一代的Alphard/Vellfire依旧会维持整体较为方正的车身轮廓设计,以保证其车内乘坐和头部空间的宽裕程度,而这一点也可在今年4月发表的全新第二代Lexus LM的车身设计上得到验证,毕竟Lexus LM与Toyota Alphard/Vellfire本来就属孪生车款的关系。 新一代的Alphard/Vellfire预计会和Lexus LM一样用上Toyota集团的TNGA-K模组化底盘,因此在动力规格的部分预计也会和Lexus LM一样,原本的3.5L V6自然进气引擎预计会被彻底退役,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2.4L四缸涡轮增压汽油引擎,而且还会推出Hybrid油电版本,采用一具2.5L的Dynamic Force四缸自然进气引擎搭配电动马达组成。
/ 0 comments
作为Mazda品牌旗下目前在全球最畅销的车款,CX-5在2017年迎来第二代的大改款后,至今在市场上已有6年的产品周期,在面对竞争对手陆续改款的情况下部份人已开始在期待下一代CX-5的消息,而早前则有消息称原厂并不确定CX-5是否还会推出大改款,但如今澳洲媒体却言之凿凿的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根据澳洲媒体《Drive》的报导,下一代的Mazda CX-5已经获得原厂确认正在研发当中,单预计不会在今年或明年面世,而是预计会在2025年才会对外首发亮相。 美国的Mazda CX-50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澳洲媒体还不确定下一代CX-5是否会延续目前作为一款C-Segment SUV的车型定位和车格,但预计在原厂推出了CX-60以及CX-50之后,下一代CX-5将被继续作为一款定位低于后两者、入手门槛更低的SUV产品。 该媒体指出,下一代的CX-5为了控制成本,预计不会采纳Mazda最新的六缸引擎+后轮驱动的配置,也不会提供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版本,而是会继续保持现有的四缸引擎+前轮驱动或全时四轮驱动(AWD)的配置,而会不会有传统油电Hybrid版本,则暂时还不得而知。
/ 0 comments
由吉利和Mercedes-Benz集团共同联营的电动车品牌smart已经确认会在今年正式进入大马市场,除了已经知道的smart #1跨界电动车外,看来还会引进高性能版本的smart #1 Brabus。 这是因为最近有网友在本地路上拍到了一组谍照,而谍照的主角虽然进行了重度伪装,但从其车身轮廓和一些外露的细节还是可以判断出它就是一辆smart #1电动车,而在近距离观察后,可以发现它竟然是高性能版本的smart #1 Brabus。 性能版本的smart #1 Brabus是在去年8月面世,相较于普通版本的smart #1,smart #1 Brabus采用的是前后双马达形成电子全时四驱(AWD)的配置,综合马力达到428匹,综合扭力543Nm,0-100km/h加速成绩3.9秒,极速180km/h,续航里程为400公里(WLTP标准)。 作为对比,普通版本的smart #1只搭载一具后置式的电动马达,拥有272匹马力和343Nm的扭力,0-100km/h加速成绩6.7秒,极速同样为180km/h。在电池部份,两个版本的smart #1都同样搭载66kWh的电池,但普通版smart #1的续航里程可以达到440公里。 在外观上,smart #1 Brabus和普通版本的smart #1几乎一模一样,但在一些细节部份还是有所差异,譬如红色的煞车卡钳、红色的尾翼、19寸的专属轮圈等。
/ 0 comments
如题,BMW Malaysia今天正式在本地推出了全新大改款(第七代)的7系列旗舰房车。新车是以本地组装(CKD)的形式来马市售,并提供750e xDrive M Sport和750e xDrive Pure Excellence两种版本可选。 价格方面,门槛较低的750e xDrive Pure Excellence将售RM649,800;至于750e xDrive M Sport则售RM700,000(上路价,不包车险)。值得一提的是,前者只限量发售48辆,因此想要以更实惠的价格入手新的7系列,那么您要赶快行动了。 无论如何,购买新车将可享有一系列完整的拥车体验服务,其中包括5年无限里程保固、免费定期维修保养服务、BMW道路救援及交通意外热线、BMW在线服务,以及BMW Group Loyalty+移动应用程式:BMW Privileges Card。 车身配色方面,全新7系列的车身颜色选择包括有Oxide Grey Metallic丶Black Sapphire Metallic,以及Mineral White Metallic,不过M Sport版本可选择专享的M Brooklyn Grey Metallic,而Pure Excellence则可选择Sophisto Grey Metallic;内饰部分,两款版本统一采用Merino真皮包覆,并可选择黑色或Tartufo(松露色)。 动力层面,顾名思义,两款750e […]
/ 0 comments
我国在今年3月正式发表了第四代全新的Toyota Vios,这款日系B-Segment四门房车如今在本地只有1.5E和1.5G两个等级,上一代定位入门的1.5J已被取消,而在价格部份,1.5E的正式售价为RM89,600,而1.5G则是RM95,500。 作为一款在本地销售长虹的日系B-Segment房车,很多人自然会拿Vios和它的同级对手Honda City作对比,而究竟第四代Vios和目前我国在售的City比较之后孰优孰劣?还是各有各的卖点? 另外,由于这次全新Vios改用了和Perodua Myvi/Alza同一具的1.5L双VVT-i四缸自然进气引擎,以及同一组的D-CVT变速箱,甚至连这款Vios的开发工作也是交由日本的Daihatsu负责主导,这也引起了一些网民和消费者的关注,认为Toyota这样做是在自贬身价。 那到底我们在试驾过全新Vios后对它有什么样的看法?和City对比谁的表现更好?大家是否需要在意它和Perodua共享引擎和变速箱?我们会在影片里给出自己的意见与想法。如果你还不清楚全新Vios在本地的规格与详情,请先【点击这里】翻阅之前的报导。 2023 Toyota Vios 1.5G 2023 Toyota Vios 1.5E
/ 0 comments
我国的收费大道多年来一直都存在堵车的问题,尤其是在农历新年、开斋节等公共假期前后,许多主要大道都会出现延绵数十公里的车龙,驾驶人士往往也需要额外多耗至少一倍的时间才能抵达目的地。 而为了解决大道常年堵塞的问题,政府除了在早前宣布会扩建南北大道位于柔佛永平(Yong Ping)至士乃(Senai)的路段外,工程部最近也宣布将会扩建连通吉隆坡至彭亨州加叻(Karak)的KL-Karak大道(Kuala Lumpur-Karak Expressway,KLK)。 根据本地媒体《新海峡时报》的报导,工程部副部长Ahdul Rahman Mohamad表示该项工程预计将在今年第三季(7-9月)开始动工,整个工程预计耗费21亿令吉,除了加宽现有的大道路段并增设额外的车道外,也会在Genting Sempah地区新建额外的隧道。 “这项工程将会由有关大道的特许经营公司ANIH负责执行,工程涵盖的范围包括了从鹅麦(Gombak)收费站开始直到文冬(Bentong)的路段,全长45.3公里,预计会在2026年正式竣工。” 在工程部公布的细节当中,位于鹅麦收费站到Bukit Tinggi的路段将会从现有的三车道扩建为四车道,而介于Bukit Tinggi到文冬收费站的路段则会从现有的双车道扩建成三车道,而且是来往双向的路段都会扩建,而位于Genting Sempah即将新建的全新隧道则会选在现有隧道旁兴建,并且拥有两条车道。 Abdul Rahman指出,工程部一直以来都有收到不少民众投诉指上述大道常年出现堵塞问题,尤其是在长周末和佳节期间尤为严重,该部希望这条大道在完成扩建工程后能大幅缓解大道常年堵塞的问题,让驾驶者可以在更舒适的状况下使用大道服务,并且更快、更安全的抵达目的地。
/ 0 comments
已经预告会发表一款定位入门的小型纯电动跨界SUV的瑞典豪华品牌Volvo,日前已提早在6月7日的全球首发活动前在其推特上曝光了这款全新产品EX30的车侧外观造型,让人提前窥探到了这款定位入门的纯电动SUV究竟长得怎样。 顾名思义,EX30就是Volvo全新世代的纯电动SUV系列里的一款产品,而采用30作为产品名称也明确了它的入门定位,从曝光的照片来看,EX30延续了许多来自大哥EX90的设计理念。 从照片来看,EX30依旧保留了“雷神之锤”的T字造型LED头灯组,但前方的引擎盖改为类似马桶盖的设计,而轮圈的设计也显得比较出众,相信当中包含了空气力学的考量,至于车尾则采用上了全新的两段式尾灯组设计,搭配双色的车身,车顶烤漆为黑色,与彩色的车身形成鲜明的视觉对比。 根据外媒《Autocar》的报导,全新的EX30将会有两种不同容量的电池组选择,分别是51kWh和69kWh,其中前者采用的是磷酸铁锂(Lithium Iron Phosphate,LFP)技术,而后者则是镍锰钴(Nickel Manganese Cobalt,NMC)技术。 而在马达部份,新的EX30将有后置单马达或双马达四驱两种配置,增程版车型预计采用的是容量更大的镍锰钴电池并且搭配单马达的后轮驱动配置,它的续航里程被指最高可达480公里。 Volvo早前宣称即将发布的EX30将会是该品牌至今为止最环保的一款产品,而且大量减少了非必要的钢铁和铝材质,并增加使用更多的回收循环材质,其中有多达25%的铝、17%的钢铁和17%的塑料材质属于回收循环材料,而内装使用的皮革和绒布则有70%比例为回收循环材质。 Volvo EX30设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