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Page 313)

  • Proton X90 ASEAN NCAP 测试成绩出炉!获五星评级

    全新的Proton X90昨天刚刚面市,这款中大型七人座SUV的东盟新车安全测试(ASEAN NCAP)结果也出炉啦!根据ASEAN NCAP在官网公布的成绩,Proton X90在接受该机构的撞击测试后获得整体五颗星的最高安全评级! 新的Proton X90是在上个月,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进行上述碰撞测试,并根据2021-2025最新ASEAN NCAP条约和评级系统下接受评估。有关评估共划分为四大类别,包括成人乘员保护(AOP)满分为40分,儿童乘员保护(COP)、安全辅助(SA),以及摩托车驾驶员安全(MS)各满分为20分。 根据官方公布的结果,X90在评估中表现非常出色,获得了83.75分的总分。在细看各类别之下,其AOP得分为37.75分,COP得分为17.79分,SA得分为15.71分。最后,其在MS类别中获得12.50分,使其录得接近84分的总分和五颗星。 新的X90在本地提供Standard、Executive、Premium和Flagship四个等级,而且全车系都搭载同一组动力配置,也就是48V电动马达搭配1.5L涡轮引擎组成的微型油电(Mild Hybrid,原厂称为MHEV)系统,而它也是Proton品牌首款搭载电动化辅助技术的车款,被原厂称为“新能源车”(New Energy Vehicle)。 四个等级的X90的正式售价分别为RM123,800(Standard)、RM130,800(Executive)、RM144,800(Premium)和RM152,800(Flagship),以上价格还未包含首年的保险费用,它一样可享有原厂5年无限里程的保固,而且可获得6次的免费保养配套、5年每月1Gb的无线上网配套。 这组微型油电系统将会由一具1.5L的TGDi三缸涡轮增压汽油引擎以及一组48V马达共同组成,没错它就是和X70/X50 Flagship同一具的引擎,原厂号称其综合马力输出达到190匹,综合扭力300Nm,而且在加入48V微型油电系统后,其油耗表现部份还比没有48V系统的1.5L TGDi引擎改善了15%。 根据Proton的介绍,这组48V微型油电系统采用的是外挂式(BSG,Belt Starter Generator)的设计,其主要用意是为了改善引擎的油耗表现,以及在起步或再加速时提供额外的动力辅助,加上其电池容量也较小,因此不能类似传统的油电Hybrid车那样实现纯电动行驶。 安全层面,除了一般常见的传统安全配备以外,X90的两款高配版,即Premium和Flagship还搭载了完整的第二级半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这套系统包含了前后双向的自动煞车辅助(AEB)、全速域的自动跟车(ACC)、车到维持辅助(LKAS)、车道偏移警示(LDW)、车道居中辅助(LCA)、盲点侦测(BSM)和后方车流警示系统(RCTA)。

     



  • Proton 4月份卖出9,415新车, X50 依旧成同级SUV销量第一

    国产品牌Proton对外公布了该公司在今年4月的销售数据,鉴于我国在3月31日之后所有注册的新车,无论是在2022年6月30日之后还是之前下订都一样已无法再享有销售税(SST)回扣,因此我国车市也如预见般的在4月份迎来销量下滑。 根据Proton发布的报告,该品牌在今年4月一共卖出9,415辆新车,虽然对比3月份卖出的14,573辆同样出现明显下滑,整体下滑幅度更是达到41.4%,但至少比去年(2022)4月份还是取得了6.5%的增长,并且在4月份的销量中取得了20.4%的新车市占率。 除此之外,Proton也表示随着4月份一共卖出9,415辆新车之后,该品牌今年首四个月的累计总销量(包括出口)已经达到49,702辆,对比去年同期取得了39.8%的销量增长。 而在各别产品的销量部份,Proton品牌旗下售价最便宜、定位最入门的Saga依旧是品牌最畅销的车款,它在上个月一共卖出3,949辆新车,是继Perodua Bezza之后本地最畅销的A-Segment四门房车,今年的累计销量已经达到21,395辆。 而继Saga之后,Proton旗下最畅销的就是B-Segment SUV X50,这款SUV在上个月一共交出2,644辆的新车销量成绩,今年累计卖出12,312辆新车,依旧是本地市场上最好卖的B-Segment SUV车款。 而继Saga和X50之后,4月份第三款最畅销的Proton车款就是Persona,Proton表示上个月他们一共卖出了1,263辆新的Persona,同时Persona在今年的总销量也达到了8,036辆,是目前本地B-Segment四门房车市场上销量排行第三的车款。 除此之外,Proton其它产品如X70、Iriz和Exora也在4月份各别卖出756、338和465辆新车,从Proton发布的数据可见,X70的销量已经明显降温,目前在本地的C-Segment SUV市场上仅能排在销量第三的位置。 与此同时,Proton也表示他们在4月份一共对海外市场出口了187辆新车,其中就包括了最畅销的Saga、X50和X70,让今年的累计出口新车总量达到603辆,同时Proton也坦承目前的出口表现并不如预期,并把问题归咎在世界各国面对的各种不确定经济与政治因素上。

     



  • UMW Toyota 4月交付6,767辆汽车,年初至今销量增长9%

    日前,UMW Toyota Motor(UMWT)公布了今年4月的“成绩单”,结果该公司旗下的Toyota品牌上个月共卖出了6,681辆新车;Lexus则卖出86辆,综合销量达6,767辆,同比微跌3%。 尽管如此,该公司从2023年初至今的销量却增长了9%。该公司表示,虽然上个月的营业天数较短,销量微跌,但仍有望实现上半年的销售目标。 “我们有信心将实现强劲的同比增长。我们也看到了我们在今年第一季推出的新车获得积极反应,特别是全新的Toyota Vios,我们预计这将有助于我们实现全年持续增长。”UMWT总裁Datuk Ravindran Kurusamy这么表示。 全新大改款的Vios是UMWT在本地推出的最新车款,尽管不久前,其合作伙伴Daihatsu爆出了碰撞测试造假丑闻,但UMWT总裁也再次开腔保证这款B-Segment Sedan的质量和安全性。 “我们向您保证,全新的Toyota Vios符合所有安全规定,并且不会影响质量。客户和车辆的安全始终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 宝腾庆祝成立40周年,Proton X90 面市象征迈向新里程碑

    日前,宝腾选择在周日发表全新的中大型七人座SUV,Proton X90。这是非常不寻常的事,毕竟没有车商会选择在假日发布新产品,但事出必有因,这背后确守有一件事…… 我们最初猜测,宝腾之所以有此安排是为了配合我们的首相拿督斯里安华的繁忙行程,但原来宝腾故意选择这一日期,是因为当天是这家国产汽车制造商的“生日”。 是的,没错!5月7日,也就是昨天正是宝腾的40岁生日,四十年前,Perusahaan Otomobil Nasional于1983年5月7日正式成立,并于1985年7月9日推出了第一款汽车,Proton Saga。 今时今日,宝腾推出了全新的X90,该车是宝腾旗下第一款新能源汽车(搭载轻混动系统),也象征着宝腾迈向新的里程碑。 值得一提的是,宝腾还在发布会上展出了基于原版Mitsubishi Lancer Fiore改造而来的Saga与Waja,以及Persona、Perdana,乃至发烧友最喜欢的Satria GTI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老车。 当然,这些都只不过是宝腾过去一路走来所推出的历史车型的一部分,要细数的话,还有Wira、Putra、Arena、Tiara、Juara、Chancellor、Gen 2、Savvy、Exora、Iriz、Preve、Suprima S、Inspira、Ertiga,以及X70、X50等。 有趣的是,上述我们提到的车款名单,涵盖了宝腾与不同合作伙伴开发,并在不同时代下诞生的产品。在这当中,你会发现一些基于Mitsubishi、Renault、Citroën、Suzuki,甚至是Honda车型贴牌改造而来的产品。 当然,宝腾最新的X系列SUV来自于中国浙江吉利汽车,吉利现在也是宝腾的母企之一;另一方面,宝腾也在这场发布会上揭晓了其配合40周年纪念的LOGO,这一新LOGO结合了圆形虎头标志和“40年共同成长”的线条。 宝腾主席拿督斯里Syed Faisal在发表演说时表示,宝腾自诞生以来,已经生产了近500万辆汽车,并向大马政府缴纳了250亿令吉的税款。 无论如何,如果宝腾在今年推出一些40周年纪念特别版车型,我们也不会感到惊讶,就像早前25周年的Proton Saga BLM和35周年的R3 Saga一样。

     



  • Proton 未来每年推出至少一款新能源车, 培训5,000专才

    在昨天下午的X90新车发布会上,Proton母企之一的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对外做出了宣布,称Proton将在未来数年以每年至少一款新车的效率发布更多的新能源车(NEV,New Energy Vehicle),而且也会为本地培养5,000名拥有新能源车相关知识和技术的人才。 李书福在致词时指出,吉利将协助Proton打造并推出更多的新能源车,以符合未来汽车业的发展趋势、政府逐步减碳的政策和市场对于降低油耗的需求,而作为吉利集团的成员之一,Proton也将在未来几年内以每年至少一款新车的效率,在本地推出更多的新能源车。 “新能源车”一词主要出现在中国的汽车市场,泛指搭载电动化辅助、不再单纯依靠纯内燃式引擎提供动力的汽车,包括了搭载在X90上的48V微型油电(Mild Hybrid)技术、传统的油电混合动力(Hybrid)、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氢能源车(FCEV)和纯电动车(EV)等,都符合新能源车的定义。 除此之外,李书福也说吉利集团将会协助Proton培训更多拥有新能源车相关知识和技术的专业人才,他们的计划是要在未来5年内于本地培训5,000名相关的专才,同时也利用Proton现有位于霹雳州Tanjung Malim的生产基地,在本地打造新能源车的完整生态网络和系统。 根据消息,继昨天发表的X90之后,Proton还会在今年内发表另一款新车,就是定位比现有Persona高、用以接替Preve停产后留下的市场空隙的全新S50,据悉S50将会以吉利第四代的帝豪(Emgrand)作为基础进行贴牌改造,并在本地推出。

     



  • GWM Cannon 长城炮皮卡现身本地车展, 预告即将来马?

    中资汽车品牌长城(GWM)在刚结束的2023马来西亚车展(Malaysia Autoshow)上亮相了旗下的皮卡车型长城炮(GWM Cannon),这款皮卡其实早在去年中就曾出现在本地长城汽车的官网上,但不久后又被撤下,如今它亮相本地车展,基本表示它将在日后进入我国市场。 在这里先为大家科普一下,在中国,长城炮分为两个主打不同用途的车型,分别为Poer 11和Poer 12,其中前者主打载货以及工作用途,而后者则比较强调载客和都会行驶用途,但还是保留了皮卡应有的越野能力以及相关的特色。 这次亮相在本地车展上的长城炮为Poer 12车型,也就是主打载客和都会用途的版本,它搭载一具2.0L的四缸柴油涡轮增压引擎,最大马力160匹,最大扭力400Nm,搭配ZF提供的八速自排(8AT)变速箱,当然也具有四轮传动的功能。 在外观上,中国的Poer 11和Poer 12其实很好分辨,两者的前水箱护罩、头灯组和前保险杆的设计都有不小的差异。而根据本地长城官网之前已被撤下的资料,这款长城炮在本地在将搭载第二级的半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因此预计会有自动煞车辅助(AEB)、全速域的自动跟车(ACC)、车道偏移警示(LDW)和车道居中辅助(LCA),而在气囊数部份,澳洲的Poer 12的气囊数为7颗。 而在价格部份,这次长城汽车并没有在车展上公布这款皮卡的价格,也没有给出它的具体上市日期,但根据本地长城官网早前的消息,这款长城炮在本地的价格预计从13万令吉起跳,而另一款主打载物的Poer 11则是在11万令吉左右。

     



  • Proton X90 正式开卖, 四个等级价格介于12.4万到15.3万

    经过早前的多番预告和媒体预览、试驾活动之后,Proton在今天下午终于正式发表了品牌旗下首款七人座SUV Proton X90,根据原厂的说法,X90的产品定位将高于现有的X50和X70,成为Proton品牌的全新旗舰车款。 新的X90将会分为Standard、Executive、Premium和Flagship四个等级,而且全车系都搭载同一组动力配置,也就是48V电动马达搭配1.5L涡轮引擎组成的微型油电(Mild Hybrid,原厂称为MHEV)系统,而它也是Proton品牌首款搭载电动化辅助技术的车款,被原厂称为“新能源车”(New Energy Vehicle)。 在大家最关注的价格部份,四个等级的X90的正式售价分别为RM123,800(Standard)、RM130,800(Executive)、RM144,800(Premium)和RM152,800(Flagship),以上价格还未包含首年的保险费用,它一样可享有原厂5年无限里程的保固,而且可获得6次的免费保养配套、5年每月1Gb的无线上网配套,而且原厂还在发布会上特地拍胸口保证已准备好足够的零件为X90的客户提供售后服务。 这组微型油电系统将会由一具1.5L的TGDi三缸涡轮增压汽油引擎以及一组48V马达共同组成,没错它就是和X70/X50 Flagship同一具的引擎,原厂号称其综合马力输出达到190匹,综合扭力300Nm,而且在加入48V微型油电系统后,其油耗表现部份还比没有48V系统的1.5L TGDi引擎改善了15%。 根据Proton的介绍,这组48V微型油电系统采用的是外挂式(BSG,Belt Starter Generator)的设计,其主要用意是为了改善引擎的油耗表现,以及在起步或再加速时提供额外的动力辅助,加上其电池容量也较小,因此不能类似传统的油电Hybrid车那样实现纯电动行驶。 外观上,本地的X90基本延续了中国吉利豪越的设计,仅在前水箱护罩、前后厂徽等细节有一些细小差异而已,基本可被视为是一款重新贴牌(Rebadge)的七人座SUV。 X90将只在最顶规的1.5 TGDi BSG Flagship的等级才是六人座的版本,其余三个等级都统一都是七人座,所谓的六人座是指三排座椅采用2+2+2的座椅布局,第二排座椅采用两张可独立调整坐姿的纾压型座椅,而其它七人座的版本则是2+3+2。 除此之外,原厂也强调这款七人座SUV一旦把后面两排座椅的椅背都完全向前倾倒,就可创造出2,050公升的载物空间,而且三排座椅的乘客都拥有各自的冷气出风口,X90标配的是双区自动恒温冷气系统,后座第二排和第三排的吸顶式冷气出风口只能单独调整风量,不能单独设定温度。 与此同时,X90也将标配一组全新的12.3寸触屏式荧幕主机,这个新的荧幕主机号称有高清(HD)解析度、6GB的内存(RAM)和64GB的存储空间(ROM),一样搭载最新的ATLAS OS,并支援Hi Proton声控系统,但依旧不支持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 同时,X90也将搭载一个全新的数位化仪表板(Standard除外)、车内气氛灯、全车7组的USB充电插口、Qi手机无线充电面板(Premium和Flagship)、前排座椅的冷气通风功能(Executive或以上)、360度环景摄影系统(Executive或以上),以及比X50更先进的自动停车系统(Premium和Flagship),这套新的自动停车辅助系统号称可在司机完全放开方向盘和油门/煞车踏板的状况下交由电脑控制。 此外,原厂也表示X90除了将会全车系标配全LED的头灯组和尾灯组外,也将搭载序列式的LED转向灯,同时司机只需把钥匙遥控器带在身上,离开X90一段距离后就会自动上锁、靠近X90就会自动解锁,而Executive或以上的等级也会标配自动侦测开启的电动尾门、而Flagship等级也会有全景式的玻璃天窗。 而在座椅材质的部份,最入门的Executive标配的是绒布材质而且是全手动调整,只有在Executive等级开始才有八向电动调整的司机座椅而且是皮革材质,同时需要在Premium和Flagship等级才有四向电动调整的副司机座椅并且搭配质感更好的Nappa皮革。至于副司机座右边肩部的额外坐姿调整Boss Switch则只有在Flagship上独享。 在轮圈的部份,两个比较高阶的车型(Premium和Flagship)将会标配的19寸轮圈,轮胎尺寸为235/50R19,而原厂为它们搭配的则是Continental的EcoContact轮胎,而两个比较入门的等级搭载的应该是18寸轮圈。 不仅如此,原厂也强调我国的Proton X90将会和中国的孪生车款吉利豪越不一样,后者在中国当地采用的是扭力梁(Torsion Beam)式的后悬吊系统,而本地的X90则为了更贴合消费者的需求而该用更强调舒适和操控的多连杆(Multi-Link)后悬吊。 而在安全配备部份,Proton表示新的X90将会搭配完整的第二级半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这套系统包含了前后双向的自动煞车辅助(AEB)、全速域的自动跟车(ACC)、车到维持辅助(LKAS)、车道偏移警示(LDW)、车道居中辅助(LCA)、盲点侦测(BSM)和后方车流警示系统(RCTA)。 外观上,本地的X90基本延续了中国吉利豪越的设计,仅在前水箱护罩、前后厂徽等细节有一些细小差异而已,基本可被视为是一款重新贴牌(Rebadge)的七人座SUV。 […]

     



  • Perodua 其中一款新车将降价,会是 Bezza 还是 Axia E?

    在百物通胀的年代,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所有物品,包括食物都在涨价,汽车自然也不例外。近年来,我们可以看到涨价的不单是全新车款,基于零部件和生产成本的增加,即便是现款在售的车型也有所调涨。 不过当大部分新车都在涨价的同时,据说本地国产汽车制造商Perodua的一款在售车型将反其道而行,调降售价。日前,投资、贸易与工业部长拿督斯里东姑扎夫鲁在出席2023大马汽车展时便透露了这项消息。 “我得知Perodua很快将调降他们其中一款车型的售价,让本来已经很便宜的汽车变得更便宜!另一个提示,它也符合EEV标准。哪个型号?好吧,你只需要等待公告。”扎夫鲁在发表演说时这么表示。 所谓EEV是Energy Efficient Vehicle的缩写,即节能车。当前,符合EEV标准的Perodua车款分别为Axia、Bezza,以及Myvi。目前,我们还不知扎夫鲁所指的车型是否特定车款的其中一个等级版本,抑或是全系版本。 在合理推测之下,Bezza自然成为了其中一款可能会降价的新车,它是上述三款车型中“最老”(还未大改款)的一款,自2016年面世,再于2020年推出小改款。目前,Bezza的入门版是Perodua在售产品当中最实惠的车型,1.0G版本的售价是RM36,580,而手排版只需RM34,580。 眼下,现款在售的Bezza已来到了产品生命周期的尾端(即将换代),虽然全新大改款的版本即将登场,但它并不会在今年内推出,因此Perodua确实有可能会在这短时期内调降其售价。 另外,除了Bezza以外,还有另一款可能会降价的车型便是上一代的Axia E手排版本。在这之前,Perodua已表明,尽管新一代的Axia已上市发售,但该公司依然会继续生产和销售上一代的Axia E,以满足不同收入水平的客户群需求。 这款Axia E在2019年更新时其售价为RM24,090,后来在前朝政府推行的销售税(SST)减免措施前后,它的售价也保持不变。今年2月,Perodua曾透露,这款最入门的Axia计划在今年开斋节后推出,有鉴于此,扎夫鲁所指的降价车款更高可能性是它。 至于新车的售价究竟会是多少?目前还没有人知道,但这样的举动(降价)无疑将有助于一部分消费群体,并且也非常符合政府极力降低商品价格和生活成本的努力。所以你怎么看呢?究竟是Bezza还是上一代的Axia E会降价?

     



  • 中国电动车品牌哪吒计划于2024年第二季将 Neta U 纯电 SUV 引进大马;Neta S Sedan 于2025第一季抵马上市

    日前,在刚开幕的大马汽车展(Malaysia Autoshow 2023)上,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品牌哪吒(Neta)在本地发布了我国当今最便宜的电动SUV,Neta V【点击这里查阅】。 事实上,这款电动跨界小型车只是哪吒计划在大马推出的几款车型中的第一款,就在该车的发布会上,官方透露,旗下的Neta U SUV,以及Neta S Sedan将在未来两年内登陆大马市场。 在这里我们也简单为大家回顾一下,哪吒是中国浙江合众(Hozon)汽车旗下的电动品牌,成立于2014年。在我国,哪吒汽车是由GoAuto Group的独资子公司Intro Synergy负责经销,后者与合众汽车签署了合作协议,未来将投资约3亿令吉来开发其销售和售后网络,并计划于我国设厂进行本地组装(CKD)。 好了,我们先来看Neta U。作为一款定位比哪吒V稍高、车身尺码也较大的纯电SUV,Neta U提供两组容量更大的电池选择,分别为54.32和81.57kWh,官方公布其续航里程分别为401公里和610公里(中国CLTC测试标准)。 此外,Neta U也采用了两组电动马达的配置而且还分成两种不同动力的调校版本,入门版车型有163匹马力和210Nm的扭力,高阶版本则有231匹马力和310Nm扭力,但目前网络上并没有Neta U的官方直线加速性能数据。 由于定位比Neta V较高,Neta U也搭载了较完整的主被动安全辅助配备,如自动煞车(AEB)、自动跟车(ACC)、车道维持辅助(LKAS)等功能,而且原厂还强调它的主动安全辅助配备采用的是美国高通(Qualcomm)公司开发的Snapdragon 8155系列晶片作为运算与侦测中枢。 另一方面,作为哪吒品牌旗舰产品的Neta S则是一款纯电动的四门房车,它的长宽高为4,980mm x 1,980mm x 1,450mm,轴距为2,980mm。作为对比,目前Toyota Camry的长宽高为4,885mm x 1,840mm x 1,445mm,轴距为2,825mm,因此它可被视为一款D-Segment的四门房车EV。 Neta S拥有两种电池容量选择,分别是43.51和91kWh,续航里程分别为310公里和715公里,而且官方还宣称其在极端省电的环境下可以达到1,160公里的续航里程,当然这些数据都是以中国的CLTC电耗测试标准为主。 […]

     



  • Chery 与 Inokom 携手合作,于大马设立东盟右驾版研发中心,未来准备出口新车到澳洲、新加坡、文莱、越南、泰国

    日前,在大马汽车展(Malaysia Autoshow 2023)的媒体开放日上,来自中国的奇瑞(Chery)汽车品牌正式宣告重返我国,并宣布与Inokom携手合作,在后者位于吉打居林占地200英亩的产房进行本地组装(CKD)。 在这之前,我们也曾报道过,本次奇瑞回归大马,两款“打头阵”的车型分别是Omoda 5和Tiggo 8 Pro。如上所述,这两款SUV将在吉打Inokom的产房投产。 大马奇瑞总监Leo Chen表示:“我们很高兴能够与Inokom合作。Inokom拥有近30年组装众多世界知名品牌汽车的经验,是奇瑞的理想合作伙伴,我们的使命是扎根马来西亚,为马来西亚消费者提供领先的高科技和高品质汽车。” 值得一提的是,Leo还指出,尽管奇瑞在印尼也有进行本地组装业务,但大马将成为奇瑞在东盟市场的生产与研发中心,而在我国生产的奇瑞新车将出口到澳洲、新加坡、文莱、越南、泰国等市场。 不但如此,这位奇瑞的大马负责人还透露,该公司计划设立右驾产品研发中心,该中心将涵盖区域测试、培训和零件分销;目前来说,率先在大马组装的奇瑞新车将采用传统燃油引擎,未来插电式混动和纯电动车的本地组装也在计划当中。 “正如我们在其他市场取得成功一样,奇瑞决心尽可能将其在马来西亚的业务‘本土化’。我们相信这将使我们更贴近马来西亚消费者,以充分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愿,更不用说通过技术转移以及创造就业机会和战略机会为国家做出经济贡献。” “我们正在加速本土化战略的所有其他方面,包括在产品、销售、售后、品牌和营销等领域招募马来西亚顶尖人才,当然还有通过我们的经销商网络,我们的目标是推出不少于30家经销商覆盖全国所有主要城市。”Leo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