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Page 336)

  • 每周油价:RON 97 汽油价格维持不变,每公升售RM3.35

    又来到了小编报油价的时刻!根据财政部刚刚公布的消息,未来一周(3月2日至3月8日)的RON 97汽油零售价将保持不变,至于RON 95因已达至政府设定的顶价故维持不变,而柴油也一样保持不变。 有鉴于此,从明天起,RON 95汽油每公升将售RM2.05,RON 97则售RM3.35;柴油方面,一般的EURO 2M柴油每公升售RM2.15,而EURO 5柴油则售RM2.35。 无论如何,以上提及的价格将从明天开始持续维持到下周三午夜11时59分为止,政府将在后周三的下午时分对外公布新一轮的油价更新,到时我们将为大家带来最新的油价消息。 2023年3月2日至3月8日的汽油和柴油售价: RON 95汽油: RM 2.05/L RON 97汽油: RM 3.35/L EURO 5 B10生物柴油:RM 2.15/L EURO 5 B7生物柴油:RM 2.35/L

     



  • SUV也可以很热血!Honda CR-V Hybrid Racer 官图释出,搭载中后置V6双涡轮增压引擎,最大输出800匹马力

    日前,Honda官方发布了一批官图,这次的主角非常“特别”,它是一款由Honda性能部门、塞车研发中心,以及北美汽车设计部门共同打造的一款CR-V混动赛车,命名为CR-V Hybrid Racer。 从官图来看,新车的外型设计非常夸张和激进,显然是一台不好惹的性能怪兽,甚至很难把它和普通的CR-V联想在一起。新车采用了大量的碳纤维面板打造,并拥有十分夸张的前唇。 此外,它还采用宽体车身设计,外扩的轮眉顶部有鲨鱼鳃轮拱导流槽,车门处也包含了进气口,侧裙还有更为复杂的空气动力学装置;同时,它也搭配了20寸的轮毂,前轮胎尺寸为285/35,后轮则是305/35。 来到车尾,巨大的后扰流尾翼是全车最抢眼的部分,而且原本的后保险杠也变成了一个大尺寸的扩散器,至于排气管则设计在后轮的前侧,并采用双出的排气设置。 值得一提的是,新车的整体结构已截然不同,它的动力系统已不在车头的引擎室内,而是转移到了车辆的中后部(原本后排座椅的位置),而且前排车门也改成了“剪刀门”设计。 进入车内,作为一台赛车,它自然是卸下了所有的部件,只保留有关于驾驶操纵的核心部件,务求达到极致的轻量化。 此外,它也采用了类似F1赛车的方向盘,包括各项参数显示的屏幕,以及各种有关车辆控制的按键。当然,其他赛车化的部件,如防滚架、拆空的车壳,大量的碳纤维饰板,桶形座椅等一一在列。 最后,重点来了!在最重要的动力配置方面,我们可以看到经典的“红头”引擎,新车搭载了一具2.2升的V6双涡轮增压引擎(代号HI23TT),以及电动马达组成的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其综合最大输出功率达800 hp马力。 其他动力配置还包括了McLaren应用技术公司的Tag-400i引擎控制单元、Xtrac六速换挡变速箱,以及改装自Dallara IR-18的散热器等。据了解,这款新的CR-V Hybrid Racer将参与2023年IndyCar的多场赛事。

     



  • 2023 Nissan Leaf 小改款被总代理预告, 近期本地即将发布

    作为我国其中一家最早引入纯电动车(EV)的车企,Nissan近期向本地媒体发出了一则邀请,让本地媒体提前预览2023年式小改款的纯电动车Nissan Leaf。 其实总代理Edaran Tan Chong Motor(ETCM)早在2月14日情人节当天就已经在Nissan Malaysia的官方FB专页贴出了新车预告,明示他们将在近期内向本地市场发表2023年式小改款的Leaf,但并没有透露进一步的细节。 从总代理在FB上发布的预告图来看,2023年式的Nissan Leaf在外观部份和现有车型基本维持一直,只是换上了新设计的轮圈,至于其它规格和配备部份是否有变动,则暂时还不得而知。 目前我国在售的Nissan Leaf是2019年发表的第二代小改款前的车型,而且只有一个搭载40kWh电池容量的版本,在享有政府提供的全额税务豁免(除了SST)的优惠下,它目前在本地的正式售价为RM175,888,另外它也可以透过长期租赁的方式入手,每月的租赁费用从RM2,300起。 在国外,2023年式小改款的Nissan Leaf分为两个版本,其中入门版本搭载的电池容量依旧为40kWh,其前置式马达的输出功率达到148匹马力和320Nm的扭力;而比较高阶的版本则搭载更大的60kWh电池,其马达功率也提升到215匹马力和340Nm的扭力。 而在续航里程部份,入门版本的小改款Nissan Leaf的官方续航里程数据仅有270公里,而高阶版本、电池容量更大的车型则有385公里,这是根据国外WLTP测试标准的数据,因此若是NEDC标准的话其续航数据会更高。 在充电效能部份,小改款的第二代Nissan Leaf依旧支援标准的6.6kW家用AC充电桩,但同时也可透过最高50kW的DC快充装置进行快速充电。以6.6kW的AC充电桩来计算需要7.5(40kWh电池)和11个小时(60kWh电池)才能充满电,但如果使用DC快充装置的话,则只需要40和60分钟就可充电到80%。 2019 Nissan Leaf

     



  • Tesla 确认即将来马, 未来新车价格如何? 来参考泰国车价

    随着贸工部官方确认批准美国电动车企Tesla正式进军大马市场,Tesla在本地即将可以透过官方渠道买到新车已是未来板上钉钉的事,而接下来大家关注的,或许就是未来Tesla正式来马后的售价会是如何。 首先,Tesla旗下的电动车虽然目前也可以在本地买得到,但都是透过坊间的一些第三方企业以AP准证进口形式引入,而且被引入的都是属于其它国家或市场的版本,譬如说香港、澳洲或英国的版本等,在软件适配上未能100%符合本地市场的需求,而且绝大部份都是来自其它国家的二手车,也无法享有来自Tesla的官方保固。 如今随着Tesla官方正式进入大马市场,并且宣布会在本地设立官方的体验中心、销售和售后服务据点,以及建设旗下的超级快充网络,未来本地消费者也可以享受得到一辆完全由Tesla官方引进、官方销售、官方提供保修服务的新车,并且可以使用到Tesla的官方充电站网络。 目前我国政府向纯电动车(EV)提供全额税务的豁免(包括每年的路税但SST销售税例外),因此无论是坊间第三方车商进口的外国复新/二手Tesla,抑或是未来官方引进的新车都可享有免税优惠,但两者之间肯定还是会有些差距,而官方新车的价格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些来自外国的复新/二手Tesla的价格。 当然,Tesla目前还未官方宣布本地的新车价格,包括会在何时引入哪几款Tesla新车暂时也还是个未知之数,但因为Tesla早前已经正式进军泰国市场,所以我们可以根据泰国当地官方销售的Tesla新车价格来作为借鉴,大致估算一下未来本地的Tesla新车会在哪一个价位带上徘徊。 根据我们从泰国Tesla官网上查询到的价格表,目前在泰国销售的Tesla新车只有Model 3和Model Y两款车型,Model S和Model X还未在当地正式销售,所有还未公布Model S和Model X的价格,而以下就是Model 3和Model Y在泰国的官方新车价: Tesla Model 3 SR+ – 175.9万泰铢 Tesla Model 3 LR – 199.9万泰铢 Tesla Model 3 P – 230.9万泰铢 Tesla Model Y […]

     



  • 贸工部长证实了!Tesla 正式于大马落脚,将在本地设立总部、体验和维护中心,以及 Supercharger 快速充电网络

    上个月初,我们曾报道,来自美国的电动车巨头Tesla可能会在不久后正式进军大马,并在本地设立据点,结果时隔一个月之后,这件事终于得到了“实锤”,我国将成为继泰国,以及新加坡之后,Tesla第三个进入的东南亚国家。 就在刚刚不久前,国际贸易及工业部部长拿督斯里东姑扎夫鲁在网络社交媒体平台Twitter上宣布,该部已批准Tesla在本地进口电动车的申请,并对Tesla进军大马表示欢迎。 此外,扎夫鲁也透露,Tesla将在本地设立办公总部、体验和维护中心,以及Supercharger快速充电网络,为大马人创造高端技术,且收入更高的就业机会。 “贸工部通过引进全球电动车领导者计划促成了此事,Tesla也是第一家在此计划下的申请者,该计划旨在协助本地电动车领域发展。” Malaysia Welcomes @Tesla! @MITIMalaysia has approved Tesla's application to import BEVs into Malaysia. Tesla will establish a Head Office, Tesla Experience & Service Centres, and Supercharger network, simultaneously creating skilled & […]

     



  • 更舒适安静! Continental ComfortContact CC7 本地上市

    继去年8月发表UltraContact UC7后,来自德国的知名轮胎品牌Continental日前正式向我国市场发表另一款属于第七世代的全新轮胎产品,主打舒适、降噪和经济的ComfortContact CC7,取代现有的ComfortContact CC6。 原厂指出,这款新的CC7轮胎是专为亚太区而开发的一款轮胎,其主打的特性为舒适、低阻力和低滚动噪音,是Continental轮胎家族里静音性表现最好的轮胎,采用了许多的新设计和新技术,让CC7在舒适性和静音性表现上比之前的CC6都更为优秀。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面对的噪音问题有约50%是来自轮胎,尤其是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因此减少轮胎噪音对于整体的驾驶体验和品质会有明显的提升,尤其是零排放的纯电动车(EV)即将越来越普及,在少了传统的引擎噪音后,轮胎的噪音将被进一步放大和变得更明显,所以选择一款静音性表现好的轮胎,对于驾驶品质来说非常重要。” Continental表示,新的ComfortContact CC7采用了改良后的Comfort+科技,让新的CC7能够达到比之前更好的舒适性和静音性表现,而且来自原厂的30多名工程师和专家也在耗费了超过7,500个小时进行设计、测试与开发工作,并在多种不同状况的环境与路面进行了超过500次的测试,这些测试累积下来的行驶里程据称足以围绕地球7圈。 根据原厂介绍,新的Comfort+科技包含了“Z.E.N”三大关键,其中Z代表的是Zero Shock Pattern(减少滚动阻力和震动)、Everflex Compound(高弹性)与Noise Muter(更好的静音表现)。 其中Zero Shock Pattern是透过独特的轮胎胎纹设计减少轮胎在与地面接触滚动时所产生的阻力和物理震动,借此提高车辆行驶时的顺畅性和舒适性,而Noise Muter则是透过第三代的Noise Breaker 3.0技术将轮胎滚动时所产生的声波分散,避免声波过度聚集并产生成噪音传递进车厢。 此外,这次CC7的Noise Muter概念也结合了源自德国物理学家Helmholtz Resonators所发表的Helmholtz Resonance理论,将轮胎表面设计成足以导入气流并吸收低频噪音的设计,达到更好的静音效果。 除了拥有更好的静音性和舒适性外,新的CC7轮胎也号称拥有更长的使用寿命,新的Everflex材料组合可适应不同的天气和路面环境,无论是经常的短途行驶或长途驾驶,都拥有更好的耐磨性表现,同时也拥有更好的抓地力和煞车性能表现。 新的ComfortContact CC7轮胎提供多种介于13至16寸的尺寸选择,可使用在市面上多款小型或中型的不同类型车款上,且如今已在我国正式开卖。

     



  • 副财政部长: 若取消T20群体汽油津贴, 政府可省下170亿

    政府一再重提要改变我国现有的汽油津贴政策,并多次扬言要把属于高收入阶层的T20排除在外,最近副财政部长Ahmad Maslan就指出,如果高收入的T20阶层没有获得政府提供的汽油津贴,那政府每年可节省超过170亿令吉的开销。 Ahmad Maslan日前在国会里指出,政府去年为我国的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LPG)支付的津贴开销总额为508亿令吉,但其中有约35%的津贴,也就是约178亿令吉的津贴金额最终落入到T20高收入群体上,另有41%落入到中产阶级的M40群体,最需要津贴的B40群体则只享有了约24%的津贴总额。 “T20作为高收入群体,如果他们不能享有政府提供的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津贴,那政府就能省下150亿至170亿令吉的开销,这笔资金可以用来分发给所有26个政府部门并用在其它的发展用途上。”

     



  • 2023 Honda City 小改款发布前被印度YouTuber提前曝光

    继早前曝光了小改款的第五代Honda City的外观与部份内装照片后,印度如今再有另一个关于小改款City的非官方曝光新闻,这次是一名印度的YouTuber直接上传了一支短片,直接介绍了小改款Honda City的外观、内装和一些重点配置,让这款日系B-Segment四门房车的小改款车型几乎已提前被外界看光光。 虽然这支YouTube影片看起来是相当完整的介绍了小改款City的外观与内装,和一些重点配备,只缺还没把它开上路分享试驾心得,但由于影片是以泰米尔文(其实小编自己也不确定是不是泰米尔文)作为主媒介语,加上没有提供英文字幕,所以小编自己也没听懂这位YouTuber的讲解内容,只能带大家来看看这款City的外观和内装变化。 由于只是小改款,因此这次被曝光的City基本上与大家目前所看到的小改款前的车型外观与设计没有太大差异。在对比之后,其实其改变指出仅围绕着外观上的一些小细节进行改变,包括车头水箱护罩上缘的镀铬饰条变得较细、水箱护罩中网采用新的蜂巢状设计,前保险杆左右两侧雾灯基座的设计也改为和Civic FE类似的设计,而车尾后保险杆的设计也配合前保险做出了相对应的改变。 其它部分,小改款的五代City看起来和现有车型基本没什么明显差异,都还是沿用原本的头灯组、后视镜和车门等设计,内装部份也一样,但其三幅式方向盘的按键布局似乎有所改变,如今在左侧新增了用来控制音量大小的旋钮,而且印度媒体也声称小改款后的City将会新增Qi手机无线充电面板,以及前排座椅的冷气通风功能(当地媒体说的不是小编说的)。 根据印度媒体的说法,小改款的第五代Honda City将在3月2日于当地正式发表。在当地,小改款前的五代City同时提供1.5L的汽油和柴油引擎让消费者选择,但随着印度政府将在今年4月1日开始实行新的排放法规,因此原有的柴油引擎预计会被退役,只留下汽油引擎和e:HEV油电Hybrid版本。 印度市场的五代City搭载的汽油引擎是和我国属于同一具的1.5L DOHC i-VTEC四缸自然进气引擎,这具引擎有121匹马力和145Nm的扭力,搭配Honda自家开发的CVT变速箱;而Hybrid油电版本也同样和我国一样,由1.5L的自然进气引擎搭配电动马达,综合马力输出达到126匹,综合扭力253Nm。

     



  • NHTSA 指测试版自驾软体存安全隐患, Tesla 喊停兼召回

    由于美国的高速公路运输安全局(NHTSA)早前发表文告指Tesla的测试版全自动驾驶软体(Full Self-Driving Beta)存在安全隐患,可能会导致意外和车祸事故并命令Tesla大规模召回后,Tesla如今宣布将暂停对外推送这项软体的更新与下载服务,并会在美国和加拿大召回超过36万辆的Tesla车款。 美国的NHTSA早前公开指出,该局发现Tesla的测试版全自动驾驶软体虽然号称可让Tesla车款实现完整的自动驾驶功能,但这项软体和系统存在许多缺陷,可能导致Tesla车款在使用这项功能时发生意外甚至导致车祸的发生,因此指示Tesla对这项软体和系统进行改进和修复。 NHTSA指出,他们发现Tesla的这项自驾软体系统在一些较为复杂的交通路口处可能无法执行准确的侦测和判断任务,在一些规定只能转弯的车道上违规直行,在一些必须完全停下的路口处没完全停下,或者在交通灯黄灯状况下直接驶过路口而没事先确保环境安全。 “除此之外,这套系统可能导致相关的Tesla车款在驶入不同限速的路段时无法及时根据有关路段的法定限速调整车速。有鉴于此,NHTSA公开指示Tesla召回已经安装或即将安装这款自动驾驶软体的Tesla车辆以策安全。“ 根据Tesla的说法,他们目前已经停止对外推送这项自动驾驶功能的测试版软体,直到开发出可以解决上述安全隐患的新版软体为止,而被召回的Tesla车款数量高达362,758辆,包括产于2017年7月16日到2023年1月18日的Tesla Model S、Model X、Model Y和Model 3。 不过Tesla也同时强调,虽然截止今年2月14日已有18位车主针对有关软体的问题向原厂提出保固(Warranty)服务,但目前相关的问题并未导致任何人命伤亡事故。 虽然这套软体被称为“全自动驾驶”,但它还是被归类为第二级的自动驾驶技术范畴内,意味着它只能在特定环境和状况下才能透过软体和电脑替司机执行加速、减速和方向盘掌控的任务,但司机还是需要保持专注和准备好面对随时人为介入的可能,而Tesla也在其官网上明确强调了这一点。

     



  • 候任社长: Lexus 扮演牵头者角色带领 Toyota 电动化转型

    Toyota集团现任社长丰田章男(Akio Toyoda)已经确认会在今年4月1日正式卸任,并由Lexus现任总裁佐藤恒志(Koji Sato)接棒带领Toyota集团继续前进,而即将上任的佐藤恒志就公开喊话要Toyota集团加速电动化转型,并且将以Lexus作为牵头者的角色,带领整个集团超电动化时代迈进。 佐藤恒志日前接受日本媒体《日经亚洲》访问时就指出,Toyota集团未来将以Lexus作为发展电动车技术的重心品牌,而且已经订下目标要加速发展下一代的车用电池技术,确保未来的电池和电动车底盘都能完美适配零排放的纯电动车。 “若要发展出让人满意的纯电动车,我们就需要进行大幅度的改革,现有的商业模式需要被改变,无论是从生产线到终端的销售据点和售后服务,我们都必须从电动车的角度出发,而Lexus将在这些改革工作上扮演先驱者的角色。” 此外,佐藤恒志也表示Toyota集团未来将更尽力的去满足一些已开发国家对于纯电动车越来越高的需求量,而这些已开发国家恰好也是Lexus的主要市场,因此由Lexus带领电动化转型将是一个适合的决定。 Toyota集团向来都被外界指责不热衷于电动化转型,在电动车产品的开发和推出步伐上也相对比许多竞争对手来得缓慢,就连旗下主打豪华高端市场的Lexus也一样,目前无论是挂上Toyota还是Lexus厂徽的纯电动车选择都不多。 对此,佐藤恒志解释这是因为每个国家的实际状况、能源和经济结构都不一样,而之前的Toyota之所以那么保守,主要是因为考量到这个问题,所以无法太过激进的朝电动化转型。 除了纯电动车外,佐藤恒志也强调Toyota并未放弃氢燃料电池车(FCEV),因为氢燃料电池车和纯电动车一样都可以做到零排放,而且也拥有纯电动车目前缺乏的一些优点,如无需长时间充电等。 早在2021年12月,丰田章男就对外公布了Toyota集团未来的电动车转型计划,该集团一口气对外宣称将会陆续推出16款不同定位、分别挂上Toyota和Lexus的厂徽的纯电动车,并且宣称要在2030年转型称为纯电动车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