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Page 341)

  • 印度媒体曝光第五代 Honda City 小改款图片, 或今年发布?

    不知不觉,第五代的Honda City在本地已经迈入了产品周期的第三个年头,这款在2020年10月于本地发布的日系B-Segment房车也在本地获得相当不错的销量成绩,而据悉其小改款的车型也已经开发完成,外国媒体最近也曝光了第五代小改款City的照片。 根据Honda向来的传统,City基本都是在第五或第六年进行大改款换代,而中间的第三年则会推出一个小改款车型来维持产品的竞争力,印度媒体最近就曝光了一组被指是小改款City的图片,让外界提前一窥五代小改款City的外观和内装面貌,而且还称Honda将在今年发布小改款的五代City。 由于只是小改款,因此这次被曝光的City基本上与大家目前所看到的小改款前的车型外观与设计没有太大差异。在对比之后,其实其改变指出仅围绕着外观上的一些小细节进行改变,包括车头水箱护罩上缘的镀铬饰条变得较细、水箱护罩中网采用新的蜂巢状设计,前保险杆左右两侧雾灯基座的设计也改为和Civic FE类似的设计,而车尾后保险杆的设计也配合前保险做出了相对应的改变。 其它部分,小改款的五代City看起来和现有车型基本没什么明显差异,都还是沿用原本的头灯组、后视镜和车门等设计,内装部份也一样,但其三幅式方向盘的按键布局似乎有所改变,如今在左侧新增了用来控制音量大小的旋钮,而且印度媒体也声称小改款后的City将会新增Qi手机无线充电面板,以及前排座椅的冷气通风功能(当地媒体说的不是小编说的)。 印度当地的第五代City拥有汽油引擎、柴油引擎和e:HEV油电版本三种选择,这次小改款的City预计会取消原有的柴油引擎版本,仅保留原本的1.5L四缸自然进气汽油引擎,和1.5L的e:HEV油电版本,并没有像泰国市场那样提供1.0L的三缸涡轮引擎。此外由于也只是小改款,因此很大可能会继续沿用原本的同一具引擎。

     



  • 新车试驾: BYD Atto 3 增程版EV, 开起来很舒适且毫无压力

    中国汽车品牌比亚迪(BYD)日前在本地举办了一场媒体新车试驾活动,试驾的主角当然就是比亚迪在本地目前唯一在售的车款,也就是纯电动的Atto 3,旨在让媒体体验这款纯电动SUV在各方面的表现和性能。 不过这场由总代理Sime Darby Motors举办的新车试驾活动只有半天的时间(早上9时到下午5时),而且规划的路程是由比亚迪位于雪州Ara Damansara的新车陈列室出发前往霹雳州的Tanjung Malim,并在午餐时间后从Tanjung Malim返回Ara Damansara。 因此在时间紧促的前提下,我们尽可能为大家客观的分享在这短短几个小时内所体验到的一些粗略细节,当然它可能不够详细(我们也不想只试驾了短短几个小时就吹嘘自己对这款EV如何深入了解),所以我们之后也会向原厂再次借车为大家带来更详细的评测和心得分享。 如果你对BYD Atto 3这款纯电动的SUV还没有任何的概念,欢迎【点击这里】翻阅我们之前的新车上市报道,该篇文章有详细列出了Atto 3在本地的规格、价格和配备详情,我们这里就不再多作叙述重复提及一样的东西。 这次总代理在活动中提供给各家媒体试驾的Atto 3都属于增程版(Extended Range)的车型,电池容量为60.48kWh,比标准版的49.92kWh要大,官方公布它的续航里程数据也更长,达到480公里(NEDC测试标准),比标准版的410公里稍多。 当然,由于我们的试驾活动只有短短的半天,扣除午餐时间和原厂的工程师讲解环节后,我们并没有足够的时间把车上的电池容量直接用完,而且整个试驾路程也没有高速的DC公共充电桩可用,所以我们这里也无法分享它的实际充电效能和所消耗的时间,只能简单的分享一下它从Tanjung Malim返回Ara Damansara整段路程所消耗的电量。 根据我们所得的数据,从霹雳州的Tanjung Malim出发返回到雪州Ara Damansara的整段路程,我们取道南北大道(PLUS)并几乎以介于法定限速(不超过110km/h)之内的车速行驶,绝大部份时间都在中间车道跟着前车的车速平顺前进。 同时,我们也都把冷气开到最冷(因为是大热天)而且也连上了有线的Apple CarPlay播放音乐,为什么要强调这些?因为和油车不一样,你在纯电动车上开启冷气、音响甚至是头灯组,它们所消耗的都是来自你电池所剩余的电量,因此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你的整体电耗表现。 最后在抵达Ara Damansara的比亚迪新车陈列室后,车上仪表板显示我们从Tanjung Malim返回Ara Damansara的总行驶里程为80.7公里,而且电量也从出发时的68%减少到48%,也就是说这80.7公里的路程消耗掉了20%的电量,我们粗暴的以此简单推算,100%的电量要突破400公里应该不是什么问题。 另一方面,仪表板上电脑显示的可行驶里程也从68%电量时的328公里,在回到Ara Damansara时显示还可行驶229公里(当时电量为48%),所以这也明确的告诉我们,仪表板显示的可行驶里程其实是电脑根据司机过去和当下的驾驶习惯和平均车速来估算,并不完全准确,而这点也和目前燃油车上显示的可行驶里程一样,都仅供参考而已。 但必须提醒大家的是,我们几乎全程都是开在交通流畅的南北大道内,而且是在下午时段几乎没遇上堵车问题,因此这个数据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不太能够反映大家每天的真实开车现况,也就是要把堵车、等待红绿灯的状况计算在内,因为只要你的车子还在启动,它就会继续消耗你的剩余电量,所以大家在这里自行斟酌参考。 外观和设计的部份我们就不多做评论,毕竟青菜萝卜各有所好,每个人针对美丑的定义本来也就不太一样,但小编想说的是Atto 3的内装用料和质感确实很棒,双手能触摸到的地方几乎都是软质的皮革或塑胶,而且其采用的皮革触感也很好。 在从事汽车媒体好几年、试驾了近百辆各种不同品牌的新车后所累积下来的经验告诉我,它的内装质感在某些部份上其实比一些德系豪华品牌的入门级车款还好,就譬如说宾士的A […]

     



  • 2023 Toyota GR Supra 手排版本地开卖!售价RM645k

    UMW Toyota Motor(UMWT)今天正一口气在本地发布五款与Toyota品牌旗下“性能部门”Gazoo Racing(GR)有关的新车,其中一款便是搭载六速手排变速箱的“牛魔王”GR Supra。 目前,本地在售的GR Supra是搭载八速自排变速箱的版本,该车早在2019年于本地面市,并在翌年推出升级版;这款新的手排版GR Supra在本地的售价为RM645k,自排版则售RM655k(上路价,不包车险)。值得一提的是,购买新车将可享有五年无限里程的原厂保固。 动力配置方面,新车依然沿用源自BMW的3.0升直列六缸涡轮增压引擎,最大马力为388匹,最大扭力达到500Nm,对比之前多了48匹马力,而且扭力峰值的爆发范围也延伸到1,800到5,000rpm之间。 传动系统部分,与之匹配的是六速手排变速箱(6MT),以及后轮驱动设置。根据官方数据,手排版GR Supra从0到100km/h的加速成绩为4.4秒(比自排版慢0.3秒),极速则维持在电子限速的250km/h。 另外,新的GR Supra也在车头和车尾一些部分采用了铝合金来打造,不单只可以降低车身重量也有助于提升车体刚性,而且其车重配比也达到了50:50。 此外,来自Toyota GR部门的工程师还为GR Supra调整了它的悬吊弹簧磅数,让它拥有更好的车身动态,而电子辅助方向盘、主动式悬吊系统和车身动态稳定系统也经过升级,让它的操控性变得更好。驾驶者还可以进一步自定义一些设置,以提升其性能并减少电子辅助系统的干预。 其他配备方面,新的GR Supra在本地标配19寸的轻量化轮圈(前轮胎尺寸为255/35,后轮为275/35)、Brembo提供的煞车系统、主动式电子悬吊、八向调整的电动司机座椅附记忆功能、黑色皮革内装、碳纤维饰板、双区恒温冷气、抬头显示器、8.8寸的荧幕主机、倒车摄影镜头,以及12支喇叭组成的JBL音响系统。 安全配备部份,这次的GR Supra也搭载了完整的主动安全辅助配套,包括了全速域主动跟车系统(DRCC)、车到维持辅助系统(LKAS)、盲点侦测(BSM)、后方车流警示(RCTA)、路标辨识系统(TSR)和主动切换远近光(AHB)的头灯组等。 这次的GR Supra一共有7种车身配色选择,其中红色无需额外加价,另五种颜色如黄色、白色、银色、灰色和黑色则需要额外加价RM5,000,而最后一个削光灰则需要加价1.2万令吉。

     



  • 四门掀背钢炮 Toyota GR Corolla 来马, 1.6三缸涡轮引擎+6MT手排变速箱+AWD四驱, 5.5秒破百, 正式价格35.5万

    Toyota旗下的C-Segment四门掀背钢炮GR Corolla正式登陆大马,这款GR Yaris的大哥、采用1.6L三缸涡轮引擎搭配手排变速箱的四驱掀背性能钢炮在本地的正式价格为RM355,000,新车可享有原厂5年无限里程的保固。 这款GR Corolla是采用现款掀背版的Corolla Hatchback进行强化和改造,除了为它换上更强的动力心脏外,原厂也为它的排气系统、煞车系统、悬吊变速、变速箱和车身设计做出了一定程度的强化,甚至部份换上不一样的配置。 GR Corolla搭载的是一具1.6L的三缸涡轮增压汽油引擎,这具引擎的代号为G16E-GTS,也就是和GR Yaris是同一具引擎,但它的动力数据经过了强化,最大马力如今来到了304匹,最大扭力370Nm,对比GR Yaris的同一具引擎多了27匹马力。 在变速箱部份,GR Corolla一样只提供六速手排(6MT)的选择,并没有提供自排版本,而且采用全时四轮传动(AWD)的配置以拥有更好的抓地力和弯道操控性,也让它的0-100km/h加速成绩可在5.5秒内达成。 根据原厂的介绍,GR Corolla搭载的GR-Four AWD系统可让司机切换多种不同的传输比例,分别包括60:40、30:70以及50:50的前后传输比例。虽然它是基于普通的Corolla Hatchback改造,但原厂强调它的车身结构经过了强化,包括增加了主结构的焊点,以及在底盘部份加入一些强化钢性的结构杆。 在配备的部份,GR Corolla标配了全LED的头灯组、18寸的轻量化轮圈、碳纤维材质车顶、三出排气尾管、12.3寸的数位化仪表板、抬头显示器、9寸支援无线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的荧幕主机、双区恒温冷气、原厂标配的行车记录器(仅车头)和防爆隔热膜等。 2023 Toyota GR Corolla官图

     



  • 大改款 Toyota GR 86 登陆大马, 可选手排或自排, 29.5万起

    全新大改款的Toyota GR 86正式登陆大马市场!这款由Toyota和Subaru合作开发的经典双门跑车如今在我国市场正式上市开卖,新车在本地的售价为RM295,000(手排版),以及RM305,000(自排版),以上价格为上路价,不包车险。 值得一提的是,购买新车将可享有五年无限里程的原厂保固;新车将提供Ignition Red、Crystal White Pearl、Crystal Black Silica,以及Magnetic Gray Metalic车身配色可选。 作为Subaru BRZ的孪生车款,Toyota的GR 86在外观上和前者有着许多相似之处,而且两者也一样共用了同一组的动力规格和底盘,GR 86的前保险杠经过了重新设计,并且配备了Toyota GR专属的Functional MATRIX格栅,使它看上去更加运动。 至于前保险杠的上半部车头造型,它与BRZ可说是如出一撤,搭配了全新的LED头灯组,内部采用远近光分开的设计,并辅以LED日间灯环绕下半部。 另外,新车的车侧与尾部造型就更加近似已经发布的BRZ,包括与上一代车型相似的侧面造型、经典的双门轿跑线条设计、18寸的轮毂(轮胎尺寸为215/40 R18)、C字形的尾灯组设计、固定式的小鸭尾,以及双边共双出的排气管等。 新一代的GR 86其实是在2021年4月就已经全球首发,虽然采用了上一代留下来的底盘但原厂强调它经过了强化处理,而且也换上了全新的2.4L四缸水平对卧自然进气引擎,最大马力235匹,最大扭力250Nm,采用后轮驱动的配置,而且本地总代理将同时引进六速手排(6MT)和六速自排(6AT)的版本。 内装方面,GR 86与BRZ是完全共享设计的。相比上一代车型,新车的中控台部分应用了更多直线元素,并且配备了7寸的液晶显示仪表板,以及8寸的中控台触控屏幕。此外,其多媒体信息娱乐车载系统还支持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手机连接功能,而且还内建了赛道模式可让专业车手记录下自己的单圈成绩与各种数据。 在安全配备部份,新一代的GR 86在本地将会标配自动煞车辅助系统(AEB)、自动跟车系统(ACC,仅限自排版本)、车道偏移警示系统(LDW)和自动切换远近光功能(AHB),而且还有基本的7具气囊、可完全关闭的车身动态稳定系统(VSC)和循迹防滑系统(TCS)。 2023 Toyota GR 86官图

     



  • 2023 Toyota Hilux GR Sport本地上市, 2.8L引擎要价16万

    除了Corolla Cross GR Sport外,Toyota也在今晚向本地市场发布了同样搭载原厂GR Sport运动化套件的Hilux GR Sport,它在本地的正式价格为RM159,880(西马半岛私人注册),而沙巴的价格则是RM161,498.30,砂拉越则是RM161,685.70(皆为私人注册),对比原本的Hilux 2.8 Rogue AT 4×4更贵,和其它等级的Hilux一样可享有原厂5年/15万公里的新车保固。 GR Sport版本的Hilux据称是由Toyota位于泰国的工程师负责开发,主要是在外观和内装上搭载了一些强调运动化氛围的套件,对于其性能和机械结构的提升则相当有限,主要瞄准的是都会时尚型的皮卡用户。 这款Hilux GR Sport在水箱护罩的部分变化最明显,它取消了原本的椭圆形厂徽,改用和全新Land Cruiser GR Sport一样的设计,直接以“TOYOTA”六个英文字母放在水箱护罩的正中央,而且前保险杆的配色也有些改变,并换上新的18寸熏黑式轮圈,车头和车尾都有GR的标签,而且两侧的后视镜皆改为黑色外壳强调运动感。 内装部分,它也换上了具有GR标志的皮革包覆方向盘,而且搭配红色的车缝线,还有铝制的煞车和油门踏板、黑色皮革内装,座椅上也一样有GR的标志,而荧幕主机甚至是引擎启动按钮上也有GR的标志,同时它也新增了GR Sport版本独有的方向盘换挡拨片。 总代理UMW Toyota Motor表示,本地的Hilux GR Sport拥有三种车身配色可选,分别是白色、黑色和红色,而且也会标配大家在照片中所看到的车身黑红双色运动化贴纸。 虽然主要集中在外观和内装上的运动化质感氛围做提升,但Hilux GR Sport还是号称拥有强化过的悬吊系统,包括重新调校的悬吊弹簧设计,让它在普通道路上拥有更好的操控表现和稳定性表现。 在动力规格部份,它搭载的是一具代号1GD-FTV的2.8L四缸柴油涡轮增压引擎,最大马力204匹,最大扭力500Nm,搭配六速自排(6AT)变速箱、自动差速器和四轮驱动系统。 在配备部份,它和现有的Hilux Double Cab 2.8 Rogue基本维持一直,都有标配6.75寸支援Apple […]

     



  • 2023 Toyota Corolla Cross GR Sport 上市, 要价14.2万

    日系品牌Toyota今天正式向我国市场发表了外观更运动化、定位也属旗舰等级的Corolla Cross GR Sport,这款搭载原厂GR Sport运动化套件后的Corolla Sport在本地正式售价为RM142,000,价格与油电版的Corolla Cross 1.8 Hybrid一样,都可享有原厂5年的无限里程保固。 这款Corolla Cross GR Sport在外观上和普通版本的Corolla Cross有着明显差异,首先它采用了重新设计的前保险杆,而且前雾灯位置也有明显改变,而且车头的水箱护罩也采用了更多的黑色元素来强调运动感,取消了原本的灰色镀铬饰条。 在车身部分,Corolla Cross GR Sport采用了双色车身搭配,包括黑色的A、B柱和车顶,而C柱则采用与车身同色的烤漆来营造悬浮式车顶的视觉感,同时后视镜也同样采用黑色烤漆,而且也换上18寸的深灰色轮圈。 在车尾的部份,原厂也为它贴上GR Sport的铭牌来明确标签它的身份,并且换上熏黑处理的后尾灯组。而内装部分的引擎启动按钮也有GR的字眼,同时座椅的头枕也纹上了GR的标志,而且也增加了拥有GR标志的黑色地毯。 根据原厂的介绍,Corolla Cross GR Sport在本地有三种车身配色可选,分别是白色、红色和蓝色,三者都采用黑色车顶的双色外观处理。简单来说,Corolla GR Sport主要升级的地方为外观和内装的运动化视觉感打造,针对机械结构的强化其实相对有限。 据原厂提供的规格表,本地的Corolla Cross GR Sport采用了运动化调校的行车电脑(ECU)软体,让它的方向盘拥有更好的回馈感觉,而且也在前后悬吊的弹簧和防倾杆上做了小幅度修改,并增加了可提升车体钢性和减少车身侧倾的车体拉杆。 在动力规格部份,它搭载的依旧是同一具代号2ZR-FE的1.8L四缸双VVT-i自然进气汽油引擎搭配CVT变速箱,最大马力139匹,最大扭力172Nm,采用前轮驱动的配置方式,拥有5.2米的车身回转半径。 在配备部份,Corolla Cross GR Sport和现有的Corolla […]

     



  • 政府冀加快步伐,于2025年之前落实 MLFF 大道收费系统

    昨天,我们才报道工程部长Datuk Seri Alexander Nanta Linggi召见32家大道特许经营商,以及相关行业参与者、利益相关者就计划在本地实施MLFF大道收费系一事进行了会谈的消息。 同一天,Alexander在出席主持TNB Electron DC快速充电站于马六甲Ayer Keroh R&R落成的推介礼时便透露,政府正在寻求加快于本地落实MLFF大道收费系。 MLFF是Multi-lane Free Flow的缩写,即多车道自由流动技术,该收费系统可理解为无障碍式大道收费系统。根据Alexander的说法,政府的目标是赶在原定的2025年之前落实该系统。 “原定的时间框架是2025年,但我向(高速大道)特许经营商表达了我的看法,如果我们能够加快它,也许我们可以在2025年之前实施它。当然,必须考虑很多事情,特别是技术细节和法律方面,这非常重要。”Alexander这么表示。 至于我国是否会继续采用基于专用射频识别(RFID)转发器的系统,例如新加坡和澳大利亚采用于其MLFF上的支付系统,Alexander则表示,该部将消息研究这些选项。 “我们将研究各种系统并与其他系统进行比较,但我不能说我们是否会采用哪一个。当然,我们的专家也将研究在其他国家/地区所安装的相关系统,以确定其可行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MLFF大道收费系正式落实之前,政府也将展开试点项目,好让该部与供应商能够审核技术和法律问题。此外,政府也将开放平台让其他数字支付供应商参与其中,这也意味着通过Touch ‘n Go支付过路费的垄断现象将被打破。 “我们将尽快完成,因为我们必须先测试该系统,看看它是否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使用。我们已经与财政部进行了讨论,因为这将涉及财务问题,待各方对系统感到满意后才会做出决定。”

     



  • 研究:吉隆坡人去年因塞车浪费75小时以及RM221的油费

    在吉隆坡为生活打拼的朋友们,您是否有想过每年究竟浪费多少时间在塞车上呢?欧洲荷兰一家卫星导航软件公司TomTom释出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数据,吉隆坡交的通拥堵路况严重,相当于人民每年因塞车浪费了75小时! 根据该公司释出的《2022年交通指数报告》,吉隆坡的交通拥堵程度在全球6大洲,56个国家,389个评估城市中,排名第143名。这份报告是以单程10公里的统计作为标准,并且以每年的总时间损失、燃油费用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来衡量城市道路的拥堵情况。 按此标准,吉隆坡人每年平均消耗159小时在驾驶路程上,当中有75小时是在塞车中度过,每驾驶10公里平均耗时16分钟10秒。 点击放大查看 回顾2021年该公司公布的报告,吉隆坡人浪费了48小时在塞车上【点击这里查阅】,而去年的数据相比前年有大幅提升的迹象,说明吉隆坡的交通路况一年比一年拥堵。 另一方面,若以单程10公里的标准计算,吉隆坡人每年花在燃油(汽油)上的费用高达RM1,023,因塞车浪费了RM221油费;驾驶时平均排放833公斤的二氧化碳,其中180公斤是在塞车中排放。 点击放大查看 除此之外,该研究报告也得出了另一项结论,适逢工作日(周一至周五),早上7点至9点,以及傍晚5点至7点是吉隆坡的车流量高峰期,至于最塞车的时段则是每逢周四的傍晚6点,该公司建议驾驶者避开此时段。 值得一提的是,在该报告中,英国首都伦敦的拥堵程度在全球排名第一,在市中心平均每10公里开车要花上36分20秒;印度邦加罗尔平均每10公里行车时间耗29分10秒,爱尔兰都柏林则是28分30秒,分别位居第二、第三名。

     



  • 无津贴 RON 95 汽油如今每公升要价RM3.22, 全新汽油津贴政策即将被公布, 我国准备好迎接全新油价津贴政策了吗?

    为了更有效防堵外国交通公路在边境地区添购受政府补贴的RON 95汽油和柴油,国内贸易及生活成本部(KPDN)昨天在北马的玻璃市开设了首两家无津贴油站,以国际油价标准销售没有政府津贴的RON 95汽油以及柴油给外国交通工具。 我们看回这则新闻,可以发现在上述两家无津贴油站销售的RON 95汽油价格为每公升RM3.22,对比大家所知道的RON 95顶价RM2.05每公升贵了RM1.17,换句话说它实际上要比政府提供津贴后的价格贵了57%。 我们再举另一个更简单易明的例子,如果你每月平均的添油开销费用为RM300,那在政府不再提供津贴的前提下,你每个月的添油费用将飙升到RM471,也就是额外多了RM171的添油开销。而如果是每月添油费用平均为RM400的话,在没津贴状况下则会飙升到RM628。 政府过去一直扬言要取消现有的汽油津贴政策,并以全新的津贴制度来进行取代,而且还表示新的制度会确保只有真正有需要的人受益,换句话说也就是只有经济状况没那么富裕的B40(低收入阶层),或者是部份符合资格的M40(中产阶层,但还不确定)可以获得政府的汽油津贴。 不过要如何确保这些汽油津贴最终只让有需要的中低收入阶层受益?这却是一项实行起来相当困难的课题。而政府也曾提出要以汽车引擎排气量来作为衡量标准,也就是排气量越大就越无法享有政府的汽油津贴。 早在2018年,时任政府就曾提出要把可享有汽油津贴的汽车引擎排气量限制在1.3L,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引擎排气量在1.4L或以上就无法享有汽油津贴。但到了2019年,政府把这项建议标准提高到1.5L,之后又再把它上修到1.6L。而最后更新的消息是,就算引擎排气量超过1.6L但只要车龄已超过10年或以上,都能继续享有汽油津贴。 而在摩多的部份,政府一开始的建议是把排气量标准设定在125cc,但之后也提高到150cc,这意味着排气量超过150cc的摩多无法享有汽油津贴,同样的,车龄超过7年的摩多就算排气量超过了150cc也能继续享有汽油津贴。 政府所建议的这项全新汽油津贴政策原本计划是在2020年1月正式开跑,但碍于当时我国爆发新冠肺炎疫情而导致这项政策被喊停,而在疫情带来的影响逐步消退之际,我们也迎来了另一轮的改朝换代,因此这项新的津贴政策到底何时上路,或者说会不会上路,都还是个未知之数。 根据2022年尾国内贸易及生活成本部长Salahuddin Ayub的说法,政府除了会根据陆路交通局(JPJ)提供的引擎排气量数据外,也会参考来自内陆税收局(LHDN)、国家银行(BNM)和大马统计局(DOSM)所提供的资料,来决定谁能在新的汽油津贴政策下受惠。 当然,我们也知道这些新政策在实行起来时依旧会面对许多各种不同的问题,包括油站员工要如何分别谁能享有汽油津贴、谁无法享有津贴?政府所掌握的数据是否足够更新?公司和商用注册的交通工具是否能享有津贴?小型和中小型企业用户会否被排除在外等,这些都还是未解的问题。 全新修改后的汽油津贴政策预计将在本月24日由首相兼财政部长安华提呈上国会,到时预计外界将能知晓新的汽油津贴政策将会以怎样的概念执行。但问题时,我国大部份民众真的准备好迎接新的汽油津贴政策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