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Page 4)

  • Porsche 发布 11 kW 无线 AC 充电技术!号称全球首家提供无线充电方案的车企,下一代纯电动 Cayenne 率先适配

    Porsche宣布成为全球首家为客户提供电动车无线充电方案的车企,并在今年的IAA Mobility(慕尼黑车展)上展示了一套功率达11 kW的无线AC充电系统。该系统采用“一体式”设计,核心部件为地面充电板,无需额外的壁挂式充电盒或控制单元。 根据官方消息,这套名为Porsche Wireless Charging的地面充电板将首先搭载在下一代纯电动Cayenne(内部代号E4)上,并预计于2025年底正式发布。充电板重量约50 公斤,尺寸为117×78×6cm,占用空间较小。车辆端的接收装置则安装在前轴下方,以避免石子飞溅及恶劣天气的影响,用户可通过选装套件获得完整配置。 在实际使用中,驾驶者只需将车辆停放在充电板上方,车辆会自动降低车身高度以完成对位,系统即可启动无线能量传输。全景影像中还提供了专属视角,方便驾驶者精准泊车。与有线AC充电相同,定时充电及冷气预调节等便利功能也能通过无线方式实现。其充电效率可达90%,功率最高为11 kW,与同级别的有线 AC充电相当。 安全方面,若有宠物或其他生物进入车辆与充电板之间的区域,充电过程会立即中断;若金属物件误放在充电板上并因加热而存在风险,系统也会自动停止工作。 此外,充电板内置LTE与WLAN模块,可通过OTA实现远程软件更新,并与My Porsche应用进行互联。该无线充电系统将于2026年率先在欧洲市场推出,随后逐步推广至全球。 另一方面,在慕尼黑车展亮相的新款Cayenne展示车仍属原型车,但外观经过特别处理。车身采用独特的动态迷彩设计,呈现蓝色至紫色的五种渐变色调。 这套车身涂层由超过25层极薄的功能性涂料组成,其中包含导电底漆、电极层、绝缘层以及能在交变电压下发光的电致发光材料。外层则覆盖15层以上的清漆,总计使用超过100升清漆,经历30余次打磨工序,并布置了逾500米电缆,凸显Porsche在展示车细节上的用心。

     



  • 投贸工部:本地汽车售价由市场决定,政府并无直接干预

    日前,投资、贸易及工业部(简称MITI)表示,本地汽车的售价是由市场来决定,政府并不会直接干预,不过财政部已通过各种措施为本地组装(CKD)的新车提供税务优惠和奖掖,以支持产业发展。 《马新社》引述投贸工部发言人的谈话报道称,这些激励政策旨在推动本地零部件供应商投入产业,并鼓励高质量投资,以促进在马来西亚开展研发活动。 通过这些优惠与减免,车企能够在本地市场上提供比整装进口(CBU)车型更具竞争力的价格。这也是对上议员Datuk Ahmad Ibrahim提问的回应,他在国会上质疑本地车价即使没有进口税,仍被普遍认为偏高,导致许多民众不得不选择长期贷款购车。 该部门举例称,Perodua旗下的“Rahmah”类别车型售价仅为2.2万令吉(不含车型),让更多人有机会拥有汽车;而Proton Saga车型售价也维持在4万令吉以下。投贸工部表示,政府希望通过这样的策略,让民众能够根据自身经济能力选择合适的车型,从而避免过重的财务压力。

     



  • 2026 BMW iX3 NA5 重磅发表!新世代 Neue Klasse 平台首款量产车型,浑身诸多新科技,WLTP续航里程805公里

    日前,德国豪华汽车品牌BMW在慕尼黑总部重磅发表了新世代的iX3(代号NA5),这是BMW Neue Klasse(官方给新世代电动智能车起的统称,可简单理解为新世代)系列的首款量产车型,打头阵登场的新款iX3带来了全面革新,揭示未来品牌新车的设计方向。 作为品牌在智能化与电动化转型中的核心之作,新世代的iX3基于全新的智能电子电气架构打造,并采用第六代eDrive技术,同时配备BMW Panoramic iDrive、驾控超级大脑(Heart of Joy)以及自主研发的动态性能控制系统等诸多黑科技。 新车的外型设计几乎完全照搬2023年亮相的Vision Neue Klasse X概念车,仅在部分细节上更贴近量产化。它保留了纵向狭长的发光双肾格栅、贯穿式灯组和有机化的车身线条,前后呼应的“Logo凹槽”设计同样得到保留,旨在致敬上世纪60年代帮助BMW走出低谷的BMW 1500、1800等经典Neue Klasse车型。 与概念车相比,量产版将数字摄像头后视镜和隐藏式门把手调整为更常规的设计,但也首次引入了自适应隐藏式门把手;车身尺寸方面,长宽高分别为4,782、1,895、1,635mm,轴距达2,987mm,整备质量在iX3 50 xDrive版本为2,285kg,比现款X3更大更重,但整体比例更为低矮修长。 内饰部分同样延续了概念车的布局,全景视域投影屏(BMW Panoramic iDrive)替代了传统仪表盘,1.1米宽的显示区域横贯挡风玻璃底部,并支持多样化的界面定制。同时,17.9寸中控屏也搭载了最新的BMW Operating System X车载系统,并支持线上更新,确保未来功能的持续扩展。 这套系统内置原生应用,包括Spotify、Disney+、YouTube、Zoom及AirConsole车载游戏等,而且新车还支持通过BMW ID实现多种个性化设定,整合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同时用户还可借助MyBMW App使用多样化的数字服务与互联功能。 另外,新款iX3的方向盘也首次采用纵向双辐设计,并配备触控+震动反馈操作。当然,对于偏好传统体验的用户,原厂也将提供M Sport圆形方向盘选项。其他配备还包括有3D抬头显示、氛围灯、带13具扬声器的Harman Kardon高级音响系统以及全景天窗,后排座椅则采用与7系相似的“沙发式”设计,行李厢容积为520升,前备厢为58升。 动力方面,新世代的iX3基于全新800V平台打造,动力系统由前异步电动马达与后励磁同步马达组成,综合最大输出469匹马力、峰值扭矩645牛·米,0-100km/h加速4.9秒,极速达210km/h。 与此同时,它还搭载了容量为108.7kWh(总116kWh)的大圆柱电池组,CLTC工况测试的续航里程可达900公里,WLTP标准测试则为805公里。在800V高压平台的基础之下,新车支持最高400kW的DC直流快充,10分钟可补能372公里,10%-80%充电仅需21分钟。同时,它也支持11 kW的普通AC充电,另可选配升级22kW AC充电。 不但如此,它还具备V2L、V2H、V2G 功能,可实现对家庭电网及公共电网的双向供能。值得一提是,原厂特别强调,新世代iX3的风阻系数优化至0.24Cd,电池能量密度较上一代提升20%,充电速度提升30%。 […]

     



  • 2026 Mercedes-Benz GLC with EQ Technology 纯电SUV全球首发, 800V架构, 330kW快充, 续航里程713公里

    德系豪华品牌Mercedes-Benz日前对外发表了全新纯电动的GLC with EQ Technology(以下简称为GLC EQ),用来接替已在2023年正式停产的EQC,而原厂早前也曾表示过新一代的宾士纯电动车款将不再独立以“EQ”系列来命名,因此这一次的新车将以大家更熟悉的GLC系列来命名,并在车型尾缀加上”with EQ Technology”来做区分,虽然拗口但还算是简单易懂。 全新的GLC EQ的车身尺码为4,845×1,913×1,644mm(长x宽x高),轴距为2,972mm,无论是长、宽、高还有轴距的部份都比之前的EQC更大,而且采用MB.EQ-Medium模组化底盘,并且搭载800V的高压电动架构,支持超高功率的DC快充,能在更短时间内为电池充满电,但目前仅推出GLC400 4Matic一个车型版本。 除了车身尺码全面放大外,新的GLC EQ也再电池容量和续航能力的部份也比EQC更大更出色,它搭载一组可用容量达到94kWh的锂离子电池,官方公布的续航里程数据达到713公里(WLTP标准),支持11kW的AC慢充(可以选配升级到22kW),并且支持最高330kW的DC快充,号称只需22分钟就可从10%充电到80%,或只需充电10分钟就可行驶300公里。 在动力和性能表现部份,GLC EQ搭载两组前后轴的马达形成4Matic四驱系统,综合马力达到489PS(360kW),0-100km/h加速成绩4.3秒,极速可达到210km/h,并且宣称拥有高达2.4吨的拖重能力,同时还可选配Airmatic电子气压式悬吊系统、后轮转向辅助系统,而且原厂也宣称其煞车自动回充功能可为电池提供高达300kW的回充效能。 在全面放大车身体积后,GLC EQ的车尾箱载物空间来到了570公升的水平,在把第二排座椅椅背躺平后还可延伸到1,740公升,同时车头打开引擎盖后里面还有一组额外128公升的储存空间。 作为Mercedes-Benz全新世代的车款,新的GLC EQ也采用了宾士最新的品牌设计语汇,并且进一步把宾士的三角星标志融入到全车更多的部件设计里,包括车头头灯组内的日行灯、车尾的尾灯组都可看到三角星的元素,并且保留了车头水箱护罩面板的设计,只不过它实际上并不通风,这是因为原厂已表示未来新的纯电动车在外观设计上会与传统燃油车更加一致。 而在内装部份,这次GLC EQ的亮点是采用了39.1寸的MBUX Hyperscreen直通式巨屏,基本就是将原本的仪表板和MBUX屏幕直接联通并取消中间的分隔框,是该品牌目前为止尺寸最大的车载屏幕,而且还宣称整合了来自微软、谷歌和ChatGPT 4o的人工智能助理功能技术,并且搭载新的Sky Control全景天窗,特点是能够分区控制不同部份的天窗位置改为磨砂或透明,并且配有支持Dolby Atmos全景音效的Burmester 4D音响系统。 在高科技驾驶辅助功能方面,GLC EQ也号称搭载了“点对点自驾”功能,可在有限环境下实现全自动驾驶,不过这套功能只会在特定国家或区域开放使用,暂时不会在全球开放。

     



  • 宝腾:极氪旗下的电动车未来将在汽车高科技谷本地组装

    如题所述,宝腾在首座电动车组装厂房的开幕仪式上透露,隶属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高端电动车品牌极氪(Zeekr)的电动车未来也将在该厂区内的汽车高科技谷(Automotive Hi-Tech Valley, 简称AHTV)进行本地组装。 作为早在2022年启动的AHTV项目的“核心租户”,宝腾在这次活动的新闻稿中明确指出,宝腾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合作,将促使极氪等其他高端品牌在AHTV内实现本地组装。 此前,吉利与DRB-Hicom集团(宝腾的母企之一)已于2023年签署了一项重大合作协议(Master collaboration agreement)【点击这里查阅新闻背景】。该协议为AHTV项目设定了基本原则、治理框架及双方的共同承诺,并阐明了各自在项目开发和推广中的具体职责。 “AHTV项目的目标是吸引海内外投资,将其打造成一个国际级别的新能源汽车(New Energy Vehicles,中国对电动车的通用术语,即NEV)中心。”DRB-Hicom在此前发布的一份声明上这么表示。 声明还补充,AHTV的重心不仅在于生产各类汽车,更在于制造新能源汽车所需的高科技零部件。这将进一步提升本地供应商在高科技制造领域的专业能力和技术。 另外,DRB-Hicom和吉利已与马来西亚投资发展局(MIDA)以及马来西亚汽车机器人和物联网研究院(MARii)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MoU),共同推进AHTV的建设。 目前,极氪已在我国市场推出了三款电动车型,分别是MPV 009、跨界SUV Zeekr X,以及最近才面市的D-Segment SUV 7X。后者被视为Tesla Model Y和BYD Sealion 7的有力竞争者。未来,这些本地组装的极氪车型将为本地消费者提供更多高端电动车选择。

     



  • 2025 Proton Saga MC3 线上直播预告!内外造型彻底改头换面,采用全新设计语汇,中控台确定搭载悬浮式双联屏幕

    今天,宝腾在位于霹雳州Tanjung Malim首座电动车组装厂房的开幕仪式上无预警播出(同步线上播出)一则预告短片,揭露新款Proton Saga MC3的局部造型设计。 这是宝腾第一次公开预告关于Saga MC3的信息,虽然新车并未完全曝光,但许多关键细节与此前流出的谍照高度吻合,坐实了此前的一些猜测。如无意外,这款新车将在不久后与大家见面。 从预告片来看,新车的外型采用了全新的设计语汇,前脸部分,C形日间行车灯与大灯组融为一体,并与一条贯穿式凹形格栅上的“Ethereal Bow”和粗壮的镀铬饰条在视觉上相连,营造出更具辨识度的前脸。 综合此前的谍照,其头灯组灯腔内部还集成了两道细长的LED转向灯条和日行灯,并且换上全新设计的车侧后视镜,同时转向灯与外壳完美融合,看起来更顺眼。 来到车尾,经过重新设计的LED尾灯尺寸比现款(MC2)来得更小,独特的斜向灯带设计极具辨识度,同时似乎还增加了贯穿式灯条;尾箱盖也有调整,以小巧的“鸭尾”造型取代了MC2上略显突兀的小型扰流板,使车身线条更加流畅。 内装方面,这次直播预告的画面证实了此前谍照中的双联屏幕设计,这无疑是内饰最大的亮点。同时,新车的中控台处还设计了类似药丸状的冷气出风口,并在副驾驶前方增加了独特的纹理点缀。 动力层面,新的Saga MC3是否会换装全新的1.5升直列四缸引擎仍是未知数。然而,一份流出的文件揭示,新车将提供三个版本,其中Standard和Executive版本将搭载自排变速箱,而顶配的Premium版则可能搭配CVT变速箱。 此前在网上流传的新款Proton Saga MC3谍照 无论如何,宝腾在直播中也透露,新款Saga MC3是基于AMA模组化平台开发。该平台是宝腾原有车型平台的大幅升级版,旨在满足最新的安全标准和技术要求。 此外,新车的开发不仅在马来西亚本土进行,更是在位于中国杭州湾的宝腾研发中心(简称PRDC)与吉利共同合作完成。据称,整个开发团队中共有240名马来西亚工程师参与。视频还展示新车原型在中国进行了严苛的冬季测试场景。 随着新车的信息逐步公开,你对新款Saga MC3有何看法?作为宝腾的销量担当,这次升级预料诚意十足,甚至有望搭载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然而,目前宝腾官方尚未公布具体的上市日期,我们拭目以待。

     



  • 宝腾位于霹雳州 Tg Malim 的新电动车组装厂房正式启用!本地组装的 Proton eMas 7 开始生产;eMas 5 即将投产

    如题所述,宝腾位于霹雳州Tanjung Malim的新电动车组装厂房已正式启用,并在今天邀请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主持开幕礼。这座电动车厂房本月已顺利投产,首款下线的车型便是本地最畅销的Proton eMas 7。 新厂房是在今年2月开始动工建设,投资额达8,200万令吉,原定计划在2025年底前建成,如今明显提前完成,并且第一阶段的产能为2万辆。按照规划,该厂房将率先投产本地组装的eMas 7,随后会加入体型更小的eMas 5。 宝腾表示,这座新厂房从一开始就以可扩展性为核心设计,未来可根据国内外需求逐步提升至年产4.5万辆。与传统内燃引擎工厂不同,新厂设有电池组装、高压安全、电气测试等专用区域,厂区布局也针对电动车底盘与电驱单元进行了调整。 在生产线上,每个工序可增加多个工站,测试线采用模块化设计,可应不同平台或多车型生产;物流方面,厂房预留了扩建空间,并通过优化的物流与仓储系统来支撑本地及出口市场。 此外,厂区还配备了包括公用设施、物料输送路径、以及数字化追踪工具在内的基础设施,如制造执行系统(MES)与仓储管理系统(WMS),确保未来扩大产能时无需大幅改造。在投产前,工厂已完成设备调试与MTO(Machine Try Out)测试,以验证设备运行稳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这座电动车厂房的建设离不开吉利集团的技术支持。作为宝腾的合作伙伴,吉利在生产体系、设备选型、安装调试等方面提供了专业指导,并安排了海外培训,帮助宝腾员工掌握先进技术,确保整体生产标准与全球电动车制造水平接轨,而新厂的启用也将带来200个新的就业机会。 另一方面,在今天的开幕礼上,汽车高科技谷(AHTV)与铁路资产公司(RAC)还签署了一份合作备忘录,计划在丹绒马林设立铁路物流枢纽,以配合未来的产业发展。

     



  • 大马比亚迪发预告, BYD Seal 6 EV 纯电四门房车或来马?

    大马的比亚迪(BYD)原厂日前在社交媒体上发出了另一则新品预告,并且明确给出了“6”的提示,明显意味着即将来马的新车名称与“6”这个数字有直接关联,根据我们的猜测,预告来马的可能是定位比Seal(海豹)要低的Seal 6 EV! 在中国,Seal 6 EV被称为海豹06 EV,它是一款新能源四门房车,其车身尺码比我国现有的BYD Seal来得较小,而且两者在外观上也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异,基本就是两款不同的产品,只是同样都属于比亚迪海洋系列里的产品,且同样都是四门房车,但定位有些不同。 有趣的是,中国的海豹06不仅仅有纯电动版本,而且还有PHEV油电混动版,同时比亚迪也在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发布了Wagon版本的海豹06 DM-i旅行版,同样采用PHEV油电混动系统,但车型从四门房车改为Wagon旅行车;而除了Wagon之外,中国的海豹06也还有一款名为海豹06 GT的车型,基本就是五门掀背版本。 而我们猜测即将被大马比亚迪引进到我国市场的版本,可能就是纯电动版本的比亚迪海豹06 EV,在我国市场将被称为BYD Seal 6 EV,之所以猜测不是PHEV版本,主要还是因为油电混动车目前在我国已不再享有税务优惠,因此在价格上不具有任何的竞争优势,反倒是趁年尾前引进纯电动的Seal 6 EV还能享有免税优惠,比较符合车企的商业利益考量,消费者的入手意愿也更高一些。 虽然大马比亚迪原厂早前就已经宣布将在霹雳州Tanjung Malim建设本地组装厂,但这座正在兴建中的比亚迪新车组装厂最快也得等到2026下半年才能正式投入量产,因此现阶段引进PHEV版本的Seal 6 DM-i并不符合经济效益,在没有任何税务优惠加上首批新车进口的情况下其价格恐怕也是居高不下。 看回Seal 6 EV这款纯电四门房车,它在中国的售价介于17.58万到23.98万人民币(约10.4万到14.2万令吉)之间,售价确实是比中国当地小改款后的比亚迪海豹更低,而且它的车身尺码为4,720×1,880×1,495mm(长x宽x高),轴距为2,820mm,整体车身比海豹要小一号,轴距也比海豹短了100mm,有鉴于此,我们猜测Seal 6 EV来马后的价格可能介于12万到15万令吉之间,对比售价17.2万到19.2万令吉的Seal门槛更低。 中国的Seal 6 EV同时有两组不同容量的电池搭配,分别是46.08kWh和56.64kWh,前者的续航里程可达到470公里(CLTC标准),而后者则有545公里;在充电效能部份,46.08kWh的电池最高支持84kW的DC快充,号称只需24分钟就可从30%充电到80%;而更大的56.64kWh电池则支持103kW的DC快充,同样只需24分钟就可从30%充电到80%;两组电池都只支持最高7kW的AC慢充。 而在动力配置的部份,46.08kWh容量的电池搭配的是一组后置式的电动马达,有150PS(110kW)/220Nm的输出功率,0-50km/h的加速成绩为4.1秒,极速为160km/h;而56.64kWh电池则是搭配一组更强的后轴马达,拥有218PS(160kW)/330Nm的功率输出,0-50km/h加速成绩3.1秒,极速可达180km/h。需要强调的是原厂给出的加速数据是0-50而非0-100km/h,所以不要指望它的直线加速性能足以媲美现有的Seal。 不过Seal 6 EV倒是采用和Seal同一组的e-Platform 3.0 […]

     



  • Petronas “From Track To You”竞赛活动, 赢取与 George Russell 线上交流 , 或与 Kimi Antonelli 亲自见面的机会!

    如果您是热衷于一级方程式(Formula 1)比赛的车迷,并曾幻想过与F1巨星车手George Russell进行个人线上对话,或与新晋车手Kimi Antonelli亲自会面交流,那就别错过Petronas为您带来的From Track To You活动! 您只需要透过简单的步骤就可参加由Petronas举办的From Track To You活动,并有机会赢取与两位职业车手深入交流的机会,分别与Russell进行线上对话交流,或与Antonelli进行面对面交流。 方法也很简单,首先您必须是Mesra Rewards的会员(也可立即参加成为会员),然后只需花费最少RM50添购Petronas的Primax 95 with Pro-Drive汽油,或Petronas的Primax 97 with Pro-Race汽油,并在油站的油泵内或透过Setel手机应用程序输入您的手机号码,再前往From Track To You的网页输入您的个人资料,并选择想要和哪一位车手进行交流,再列出您想要询问对方的问题即可! 这项活动的有效期至9月18日,所以千万别错过这次的机会并赶紧参加!点击这里以了解更多详情。

     



  • Hankook Ventus evo 超高性能系列及 Dynapro HT2 SUV 专用轮胎本地发布!两款新轮胎更耐磨,行驶寿命显著提升

    日前,Hankook在本地发布了两款新产品,其一是主打超高性能(Ultra-High-Performance,简称UHP)市场的Ventus evo系列轮胎;另一款则是专为SUV车型而设计,并且侧重舒适与耐用的Dynapro HT2轮胎。 首先,Ventus evo作为一款UHP轮胎,其技术亮点集中于湿地与干地性能的提升。官方宣称,通过控制胎块变形来优化与路面的接触,新轮胎的湿地制动性能较前代产品提升了7%,同时湿地操控性能也提升了4%。 新的胎面配方和优化的横向排水槽设计也是其提升湿地抓地力的关键。至于干地性能方面,Ventus evo采用优化的胎块刚性设计,特别是外侧,以增强抓地力。同时,斜面设计使得胎面边缘接触压力分布更均匀,干地制动性能因此提升了6%。 此外,其平坦的侧面轮廓则有助于提升过弯刚性,从而增强车辆的操控稳定性;值得一提的是,通常UHP轮胎的软肋是不耐磨,但Hankook在这次发布上抛出了一项引人注目的数据,那便是Ventus evo的行驶里程寿命比前代产品提升了32%,这主要归功于优化的轮胎结构,使得胎面上的压力分布更为均衡。 另一方面,正如前述,Dynapro HT2是专为SUV而生的全季节轮胎,并且偏向舒适和耐用性靠拢。该轮胎采用了优化的多节距序列,旨在降低行驶噪音,为车内提供更安静的驾乘体验。 而在耐用性方面,官方也宣称,在通过增强胎块刚性来防止不均匀磨损,并结合独特的平坦方形轮廓之后,Dynapro HT2的胎面寿命比其前代产品延长了13%。 Dynapro HT2虽然是一款针对普通道路使用的轮胎,但官方也提到更多的细小花纹有助于在雪地路面提供额外抓地力,而亲水性化合物和优化的主花纹沟槽设计则保证了其在湿滑路面上的排水和操控性能。 Hankook Malaysia董事总经理Oh Hyun Nam在发布会上表示,这次发布的新轮胎是Hankook致力于通过高科技推动出行解决方案的最新成果,他认为这两款轮胎精准切合了马来西亚市场日益成熟、对产品性能要求更高的消费趋势。 他补充说,Hankook在全球市场已是主流品牌,希望借此机会进一步巩固其在马来西亚的高端品牌形象,并成为消费者心中性能、技术与可靠性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