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Page 404)

  • 供应链紧张、原材料上涨!日本多家车企相继调涨汽车售价

    昨天,我们报道了有关Toyota集团的车用钢材采购价调涨约30%【点击这里查阅】,这一消息预计将冲击日本汽车业,乃至影响广泛日本企业。事实上,自新冠状肺炎疫情在全球爆发以来,全球汽车业一直面临着严峻挑战。 随着全球供应链紧张、原材料及物流费等水涨船高,汽车制造商所面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最近,多家日本车企,包括Nissan、Mitsubishi,以及Subaru等已相继宣布提高多款汽车售价。 不但如此,来自中国的中央电视台财经记者还亲身前往日本当地采访,尽管是周末,但位于东京市内的Nissan销售门店却门庭冷落。据了解,这是因为近期当地出现交付延迟、暂停订购的现象,以致几乎没有什么客户前来咨询购车。 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9月1号),日本Nissan已宣布将对旗下主打的电动车,即Nissan Leaf调涨价格。据悉,这款电动车在本月23号开始将暂停开放订购,待重启销售后官方将公布最新价格。 外媒称,对于这次Nissan Leaf的涨价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受俄乌局势影响,作为车载电池的主要原料——锂的价格一度涨到去年的6倍,镍的价格也达到去年的2倍以上。其次,汽车上普遍使用的钢铁和铝等原材料价格也出现较大幅度上涨。第三,物流方面的成本也在直线飙升。 事实上,不仅是Nissan,像是Subaru、Mitsubishi和Mazda等多家日企也都在近期相继对部分车型涨价,涨幅介于2%到3%左右。Subaru首席财务官近期也直言不讳地表示,新车涨价就是为了抵消不断暴涨的原材料成本。

     



  • Porsche 确认即将独立分拆上市, 将成欧洲最大IPO之一

    隶属Volkswagen集团旗下的德国跑车品牌Porsche即将公开上市融资,并预计可能会在本月尾正式进行首次公开募资(IPO),同时也有望成为欧洲金融市场历来最大的IPO之一。根据金融分析师表示,Porsche上市后的企业市值可能高达850亿欧元(3,792亿令吉)。 Volkswagen集团是在本周一正式对外确认将让旗下所持有的Porsche进行独立上市募资,而这项上市计划早在今年2月便已获得Volkswagen集团和Porsche控股董事会之间的同意。 Volkswagen集团目前拥有Porsche汽车的100%全额控股,因此Porsche目前是Volkswagen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但有趣的是,Porsche家族掌控的Porsche控股(Porsche Automobil Holding SE)却也同时持有Volkswagen集团的31.4%股权,是该集团的最大股东,同时还拥有53.3%的董事会投票权。 根据外媒报道,作为一家全球知名的德国老牌跑车制造商,以Porsche的传统豪华品牌定位,加上过去多年来的盈利能力,Porsche即将上市的消息也吸引了许多投资者的目光,目前已有许多知名投资人表达出了申购股票的意愿,当中就包括了Red Bull创办人Dietrich Mateschitz,以及奢侈品集团LVMH的老板Bernard Arnault等人。 除此之外,Volkswagen集团的首席财务长(CFO)兼首席营运长(COO)Arno Antlitz在接受欧洲媒体《路透社》访问时就指出,Porsche的上市计划对于整个Volskwagen集团来说都非常重要,而他本身也亲自参与了整个计划,并称此计划将直接增加Porsche和Volkswagen集团的资金,有助于进一步加速该集团超电动化转型的步伐,同时也可加快研发自动驾驶技术的效率。 和许多高端豪华品牌一样,在过去2年的疫情冲击下,加上中美贸易战、俄乌战争足以冲击经济稳定性的国际重大事件中,Porsche的业务依然取得稳健成长,而且还在去年(2021)创造了该品牌的历史记录。 Porsche去年一共在全球卖出301,915辆新车,其中在中国市场就卖出了95,671辆,在美国则卖出70,025辆,在欧洲则交出86,160辆的数据,在各种负面经济条件下依然不单只没有销量萎缩反而还呈现强势增长,整体销量对比2020年增长了11%。

     



  • 2022全球轮胎企业排名: Michelin 夺魁, Bridgestone 第二

    说到轮胎品牌,许多爱车人士向来都会有各自支持的品牌,有人认为法国的Michelin当之无愧是最佳的轮胎品牌,有些人则认为德国的Continental在各方面的表现不逊于Michelin,一些人则觉得日本的数个品牌如Bridgestone、Yokohama、Toyo,甚至是意大利的Pirelli其实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但无论大家心目中心仪的轮胎品牌是哪一家都好,这次我们单纯的以各家品牌在去年的全球总销售额来进行对比,仅是以各家品牌的销量与业绩来进行报道,不评论各品牌的优劣。 根据国外网站《Tire Business》所公布的2022全球轮胎企业排名报告,他们以各大品牌的轮胎制造商在去年(2021)的全球销售额来进行排名,而且仅以集团内各品牌轮胎产品的销售额来进行计算(某些品牌同时还有经营轮胎以外的其它业务),同时为公平起见,各家来自不同国家的品牌都统一以美元作为计算单位。 根据《Tire Business》公布的排行榜单,去年全球轮胎销售额最高的10家轮胎品牌/企业一共占据了全球轮胎市场的61%份额,同时也指出去年全球的整体轮胎销售市场规模也比2020年成长了大约13%,显示全球对于轮胎的需求量依然在提高。 在这份榜单中夺魁的是来自法国的轮胎制造商Michelin集团(同时拥有BFGoodrich等品牌),该品牌以262亿美元(1,172亿令吉)的轮胎产品销售额成为2021年全球销量最大的轮胎品牌,陪在第二的则是来自日本的Bridgestone集团(同时也拥有Firestone品牌),以221亿美元(989亿令吉)屈居亚军。 而紧随Michelin和Bridgestone集团之后,排在第三位置的是来自美国的Goodyear轮胎集团(同时拥有Dunlop、Cooper等品牌),其轮胎产品的销售额达到149亿美元(667亿令吉),与前两名的销售额已经有较大差距,因此去年主导全球轮胎市场的主要还是Michelin和Bridgestone集团。 而来自德国、在我国也广为人知同时也被许多人视为与Michelin处于同一品牌档次的Continental集团(同时拥有Viking和General等品牌),则以120亿美元(537亿令吉)的销售额排在第四,与第一的Michelin的差距超过一倍。 而来自日本的Sumitomo轮胎与橡胶制品集团(同时拥有Falken,以及Dunlop在亚洲部份区域的轮胎业务)则以72.5亿美元(324亿令吉)排在第五,值得一提的是,前五名的轮胎企业相较于2020年都是维持一样的排名,只有第六到第九名的轮胎企业排名有出现变化。 而排在第六到第十名的轮胎企业,则依序是来自意大利的Pirelli集团(63.4亿美元,284亿令吉)、来自韩国的Hankook(59.7亿美元,267亿令吉)、来自中国的中策橡胶集团(45.3亿美元,202亿令吉)、来自日本的Yokohama集团(42.3亿美元,189亿令吉)和来自台湾的Maxxis(38.6亿美元,173亿令吉)。

     



  • 又是人肉占车位!疑似新加坡车主于购物中心插队停车惹议

    众所周知,适逢假日或高峰时段想要在购物中心内寻找停车位向来是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驾车人士每当在停车场内遇到其他汽车准备离开时,往往都会暗自窃喜。不过,当您停在一旁默默等候前一辆汽车离开时,突然有“车”插队,那可让人相当恼怒。 正如我们经常看到许多人在网上投诉,说他们在一些公共场合停车场遇到一些人肉霸占停车位的事一样,诸如此类的事相信大马人已屡见不鲜。 日前,网络社交媒体平台Facebook再流传了一则短片,揭发这种不良行为,而涉及这起事件的“主角”却不是本地人(至少车辆不是),反之疑似我们邻国的朋友,即新加坡人。 根据Hey XpG Facebook公共主页所有者上传的贴文,这起事件是发生在她的弟弟身上。从短片来看,当时他们在购物中心内(没说明事发地点和时间),正准备停入一个由Toyota Corolla Altis腾出来的停车位。 不料,一位女友族同胞突然“出现”,并向事主表明她已“预订”该停车位,尽管事主声声反对,但在该Corolla Altis离开停车位后,她仍站在事主车前阻拦,并让路给一辆挂上新加坡车牌的Mercedes-Benz GLB倒车驶入停车位。 在事发过程中,事主已不断鸣笛抗议,但该“新加坡宾士”仍视若无睹,实在让人看得气愤。 好了,在这里,小编想再次提醒大家,别以为这是一件小事。事实上,这已触犯了我国法律,属违法行为,而大马警方早前也已经做出类似声明【点击这里查阅】。 根据警方的说法,人肉占车位的行为已触犯了1987年陆路交通法令第50(3)条文,也就是在未经合法授权下擅自左右交通秩序,一旦罪成可被罚款2,000令吉或监禁6个月,重犯甚至可被进一步重判。

     



  • 吉利嘉际L中国首发面市, 小改款车身更长, 售价7.76万起

    中国的吉利汽车延续他们的车海战术,又有新车推出了!这次推出的新车款就是原有的七人座MPV车款吉利嘉际的加长版,而且也可被视为是原有嘉际的小改款车型,名为吉利嘉际L,它在中国当地分为三个等级,价格介于11.98万到14.28万人民币(7.76万到9.26万令吉)之间。 由于是一次小改款,这次吉利嘉际L也采用了明显有差异的外观造型设计,车头的水箱护罩不仅采用了新的设计,里面的网状设计也改用和Proton的无限编制(Infinite Weave)一样的网状设计,下方保险杆的进气孔和下气霸的设计也和之前有所不同,明显更偏向运动化。 不仅如此,车尾的尾灯组造型如今也改为如今最夯的贯穿式尾灯组设计,而且一样采用LED光源,同时后保险杆也呼应了前保险杆的进气孔造型,在左右两侧各做了一条直立式的排气孔设计,同时头灯组内的灯具设计也和之前有所差异。 根据原厂公布的数据,吉利嘉际L在车身尺码的部份和原有的嘉际有些不同,最主要的差异在于其车身长度比嘉际增加了120mm,来到4,826mm的水平,而车身高度也降低了18mm来到1,695mm的水平,因此整体看下去会比之前的嘉际更为运动话,但其轴距(前轮到后轮中心的距离)以及车宽则和嘉际维持一样。 内装的部份升级也相当有感,首先是它的数位化液晶仪表板从原本的7寸升级为10.25寸,而中间的12.3寸触屏式荧幕主机也换上了全新的处理器,号称有更强的运算能力,操作界面也更流畅。同时原本较多层次的中控台设计如今也改为简洁化,而且也换上了新的线传控制排挡杆。 这次的嘉际L一样有标配电子手煞车、Auto Hold、驾驶模式的切换旋钮等,而且作为一款七人座的MPV,除了基本的2+3+2的七人座布局外,消费者也可选购2+2+2的六人座布局,让第二排座椅变成可各自单独调整坐姿的类商务舱座椅。 在动力规格部份,嘉际L搭载的是一具新的1.5L四缸涡轮增压汽油引擎,最大马力181匹,最大扭力290Nm,搭配七速的湿式双离合器(DCT)变速箱,并采用前置引擎、前轮驱动的配置,官方宣称其综合油耗数据为6.9L/100km,极速可达190km/h。 这款嘉际L在中国当地提供标配的LED头灯组、17或18寸的轮圈(依不同等级而区分)、电动调整的前排座椅、皮革内装、双区恒温冷气系统、后座冷气出风口、CN95冷气滤网、Qi手机无线充电面板、6气囊、自动煞车辅助(AEB)、车道维持辅助(LKAS)和自动跟车(ACC)等等。 随着新的1.5L涡轮引擎的加入,原本嘉际采用的1.8L四缸涡轮引擎(和Proton X70 1.8 Premium一样的引擎)资料也在吉利的官网上被抹去了,因此嘉际应该是不会再搭载1.8L的引擎(原有的嘉际将继续销售),至于采用1.5L三缸涡轮引擎+电动马达的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版本则有继续销售,它的综合马力达到258匹,综合扭力415Nm。 随着我国的Proton Exora已经来到了产品周期的第13年,而且对手Perodua Alza也已经在今年推出了全新大改款的车型,因此Proton急需要一款全新的七人座MPV来挽救其面临的窘境,其实吉利嘉际早就被传言将会被重新贴牌(Rebadge)引入大马成为Exora的后继车型,但时至今日都是只闻楼梯响。如今中国的吉利已经推出了设计更新颖、空间更大的嘉际L,你觉得Proton是否应该考虑直接引入嘉际L来马而不是原有的嘉际呢?

     



  • 2022 Mercedes-Benz Vito Tourer 特别版开卖! 售RM380k

    如题,现款在本地市售的十人座豪华MPV,Mercedes-Benz Vito Tourer(2022年式小改款)迎来了新的特别版车型,官方称之为Vito Tourer Special Edition。新车在刚过去的周末已于隆市Bangsar Shopping Centre的Hap Seng Star路演中首次公开亮相! 作为特别版车型,新车的定位在本地Vito Tourer车系中位列最高,其售价为RM379,888(上路价,不包路税和车险)。相比之下,它比之前的顶级版Vito Tourer Exclusive贵了2万令吉。 这款采用10人座(2+3+2+3)布局的豪华MPV是经由Hap Seng Star(简称HSS)引进本地发售,早在数年前的2018年,HSS已收购了Mercedes-Benz Malaysia(简称MBM)在本地的商用车业务,因此Vito Tourer的所有销售和售后服务将由HSS负责经营。 那么这次新的Vito Tourer Special Edition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首先,它的外观造型明显与其他版本不同,在车头部分,它采用了类似于Mercedes-Maybach系列的直瀑式镀铬中网,并且保险杠也采用了大面积的镀铬导流开口设计,整体看起来更具豪华氛围。 另外,在座舱部分,得益于导轨系统和快速释放附件的设定,车主可自行拆除第四排座椅改为七座布局,又或者是根据他们认为合适的方式来重新组织座椅的排放。 除此之外,新车的整体造型和规格配备大致与其他版本保持一致,包括搭配17寸轮毂、电动侧滑门、带自适应远光灯的LED智能照明系统、自动雨刷、倒车摄像镜头,以及胎压侦测系统等。 安全层面,除了一般常见的传统安全配备以外,新车还搭载了自动紧急煞车系统、自适应巡航控制、车道维持辅助系统、盲点侦测系统、驾驶员注意力辅助,以及Parktronic停车辅助系统等。 动力方面,新的Vito Tourer Special Edition将搭载一具代号M274的2.0升四缸涡轮增压汽油引擎,其最大输出功率为211 PS(208 hp)马力,以及350 Nm的峰值扭矩,并搭配9G-Tronic九速自排变速箱,以及后轮驱动设置。 2022 Mercedes-Benz […]

     



  • Toyota 车用钢材采购价调涨约30%!新车售价恐水涨船高

    根据日本媒体报道,Toyota集团在与新日铁(Nippon Steel)进行最后一轮谈判之后,决定在今年10月到明年3月上半月期间,调整对零件制造商销售的汽车钢材价格,届时每吨钢材将涨价约4万日圆(约1,280令吉),涨幅约20至30%,创纪录新高。 基于造车成本飙涨,坊间也预测接下来的新车售价将跟着水涨船高!据了解,Toyota集团是日本最大的钢材买家,负责采购金属供内部及供应商使用,其收购价成为造船到家用电器等一系列行业的契约基准价,因此这次涨价恐将影响广泛日本企业。 事实上,自2010财政年开始,Toyota和Nippon Steel已议决将在每6个月根据铁矿石、焦煤和其他原材料成本的变化,重新协商价格。两家公司在最近的谈判中连续第三次同意涨价。 另外,美国咨询公司Alix Partners的Tomoyuki Suzuki也表示,截至5月,汽车的材料成本比2020年的平均水准翻升1倍,钢铁成本占比一半,而Toyota和Nippon Steel之间的谈判,可能会让Toyota考虑提高其汽车价格。 针对此事,Toyota的回应是将提高其在美国等一些市场的汽车价格,但日本本土则保持不变。不过纵观日本车市,像是Mitsubishi Motor等竞争对手已经开始调涨一些车款的售价。

     



  • 全新 Perodua Alza 累积订单突破5.1万辆, 已交车7,682辆

    时隔13年后终于迎来大改款的第二代Perodua Alza成功开出了红盘,原厂宣布自6月23日开始接受新车预订、7月20日正式发布以来,这款入门级的七人座MPV在本地已经收到了累积5.1万辆的新车订单。 根据原厂在新车发布时的说法,第二代Alza在7月20日发布时已经接到大约3万辆的新车订单,而如今这项数据再持续推高至5.1万辆,证明第二代Alza已经取得成功,至少在销量上它绝对是一款成功的产品。 根据Perodua总执行长Zainal Abidin的说法,全新Alza目前的累积交车辆已经达到7,682辆,而单是在8月份的Alza交车量就有大约3,000辆,这也意味着还有大约4.3万辆的Alza新车订单有待原厂消化。 全新第二代的Alza一共分为1.5X、1.5H和1.5AV三个等级,价格分别是6.25万、6.8万和7.55万令吉,而这些价格全都已包含了全额的汽车销售税(SST)在内,它搭载的是一具与Myvi共用的1.5L Dual VVT-i四缸自然进气引擎,最大马力105匹,最大扭力138Nm,变速箱则和Ativa/Myvi一样都是D-CVT。想要进一步了解全新Alza在各等级上的配备差异,请【点击这里】翻阅我们之前的文章。 2022 Perodua Alza 1.5 AV实拍 2022 Perodua Alza 1.5H实拍 2022 Perodua Alza 1.5X实拍 2022 Perodua Alza 1.5 AV与GearUp套件实拍

     



  • Perodua 8月份卖出26,039辆新车, 全年累计销量逾17万辆

    虽然我国在7月1日已经正式停止提供汽车销售税(SST)减免,但凡是在6月30日或之前下订的新车订单都依然可在明年3月31日或之前完成注册并继续享有优惠,因此我国多家汽车品牌依然得益于这项政策,而8月份的新车销量也依然强劲。 Perodua就对外公布了该品牌在8月份的全国销量数据,他们在8月份一共卖出26,039辆新车,对比7月份的18,346辆取得了42%的大幅增长,而这也得益于6月30日之前所收到的大量新车订单。 Perodua的总执行长Zainal Abidin指出,8月份的26,039辆新车销量是今年目前最佳的单月销量成绩,而Perodua也在持续提升产能效率,以满足囤积的新车订单,让顾客可以更快的拿到新车并享有SST折扣。 这次在8月份最畅销的车款是A-Segment的四门房车Bezza,它在8月份的销量达到了6,808辆,而排在第二的则是刚推出小改款还未到1年的Myvi,销量达到6,252辆,而最入门的Axia则以4,857辆排在第三的位置。 而在刚发布的第二代Alza的部份,Zainal Abidin指出Alza自7月20日正式发布以来,截止8月31日的新车销量(已完成交车)已经达到7,682辆,因此预计未来在道路上将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二代Alza。 除此之外,Zainal Abidin也表示该公司之前面对的零件与芯片供应短缺,以及旗下供应商的劳动力不足的问题目前已经获得解决,而该公司目前也正专注在原料价格上涨的问题上,并且会与其供应商们合作尽可能抵销原料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影响。 同时Zainal Abidin也表示Perodua在今年首8个月的新车累积销量已经达到171,728辆,对比去年同时期的104,933辆取得63.7%的大幅增长,但必须注意的是我国今年并没有实行过行动管制令,而去年初和年中则分别实行了两次封锁程度不一的行动管制令。 在单一车型部份,Myvi是今年最畅销的Perodua车款,其今年的累积销量已经达到48,658辆,而排在第二的则是卖出39,642辆的Bezza,以及第三的Axia(37,013辆)。 另外,Perodua早前为今年订下的年销量目标为247,800辆新车,如今在首8个月已经卖出超过17万辆新车的前提下,加上Perodua手上依然有许多囤积的订单,因此要在12月31日前达到这项目标并不困难,而一旦Perodua成功达标,这也会创造该品牌历年来最高的年销量成绩,Perodua之前的最高年销量记录是在2019年的240,341辆。

     



  • 富者越富! Lamborghini 产能爆满, 新车订单已排到2024年

    都说了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纵然过去两年全球各国都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封城锁国,加上俄乌战争、中美贸易战等国际大事件影响导致各国的经济都一度陷入停顿甚至是衰退,但位于金字塔顶端的富裕阶层却未必会受到影响,而且还继续维持着他们惊人的消费能力。 意大利超跑品牌Lamborghini最近就公开对媒体表示,称该品牌目前的汽车生产线已经处于爆满状况,囤积的新车订单已经排到2024年才能交付,而且预计这种状况还会延续好一段时间。 Lamborghini的总执行长(CEO)Stephan Winkelmann对欧洲媒体《法新社》表示,除了因为Lamborghini首款SUV产品Urus受到消费者热捧而导致订单大增以外,零件与芯片供应短缺的问题也是导致新车订单排到2024年的其中一个原因。 与此同时,Winkelmann也预计随着Lamborghini为Urus推出性能更强悍的Urus Performante,Urus系列的订单还会继续有增无减。同时他也确认Lamborghini将从明年开始全面停产没有电动化辅助的纯汽油引擎车款,所以想要体验纯V12、V10或V8引擎的Lamborghini潜在买家,势必会在今年结束前陆续下单,因为从明年开始Lamborghini就会全面过渡到PHEV的时代。 除此之外,Lamborghini早前也对外宣布该公司再次创造了新的业绩记录,即在今年上半年一共交车5,090辆,营业利润(Operating Profit)也来到4.25亿欧元(19亿令吉),是该品牌历年来最好的上半年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