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April 2022 / 0 comments
在我国,有人持有伪造的驾照,或者是透过贿赂方式在没经过正规考试的管道下获得的驾照开车上路并不算是什么新鲜事,前交通部长陆兆福在2018年上任时就曾高调扬言要打击国内的假驾照和贿赂驾照(Kopi-O Lesen)文化,但如今却有1名大马人在远在国外,因为持有假驾照开车而被当地警方逮捕! 澳洲新南威尔士(New South Wales)警方最近就透过他们的官方FB账号透露,指一名大马籍女子在当地因为超速驾驶而被巡警截停,在检查其出示的大马驾照后发现是伪造的驾照,因此将这名大马女子逮捕。 根据当地警方的说法,巡警当时在当地的高速公路巡逻时发现一辆黑色的Honda Accord房车以时速113km/h的车速超速行驶,而该路段的法定速限则只是100km/h,因此决定截停车子和司机进行盘查,而对方也予以配合。 警方指出,被截停的司机是一名大马籍26岁女子,在澳洲当地定居已有6年时间,对方向巡警出示一张大马驾照,而巡警也立刻透过网络连线大马的陆路交通局(JPJ)系统查询这张驾照的资料,结果发现这名女子在JPJ系统内并没有任何驾照记录。 经过巡警的一番盘问之后,这名大马女子最终承认她持有的大马驾照是伪造的,而且也仅持有由当地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发出的学车执照(俗称L牌执照),因此在当地不能在没有教练或指导员的陪同下独自开车上路。 而且这名女子也承认她持有的大马驾照是委托他人协助伪造,过后当地警方也透过国际刑警组织与大马警方进行连续,进一步确认女子在我国并不拥有合法驾照。这名女子最终被提控上当地法庭,并在伪造假文件的罪名下被判执行社会服务令。
22 April 2022 / 0 comments
Proton的X50一上市后就成为了本地车坛其中一个最热门、讨论度最高而且也最畅销的车款,随之而来各种针对X50的第三方改装套件也相继面市,许多车友也热衷于分享他们使用和改装X50的一些心得,这次我们就与大家分享一组很不错的X50外观宽体(Widebody)改装套件。 根据FB的资料,这组改装套件是由本地公司JWide Bodykits所设计和生产,是一款完全属于本地制造的外观改装套件,里面包含了十种物件,分别是前保险杆的下护唇、车身侧裙、黑色的轮拱塑料外框、前后扰流片、排气尾管以及后尾翼。 在价格方面,这组十件的配套价格为RM5,500,但你可以选择不要它里面的排气尾管和后尾翼,价格则会被降低到RM4,500,这两件物品分开单独购买的价格分别是RM650和RM750,而且整组套件都是无损安装,也就是无需钻洞锁螺丝,同时卖家也保证所有套件的尺寸都是完美贴合,以上价格也已包含了安装费。 当然,大家在这里看到的照片其实也只是示范车,照片里看到的21寸轮圈、405mm的打孔透气煞车盘和Brembo的煞车卡钳等配备都不包括在套件里面,这些配备都是示范车车主自己额外加装的改装品。
22 April 2022 / 0 comments
意大利超跑品牌Ferrari日前发表了另一款名为296 GTS的新作品,它其实就是油电超跑296 GTB的敞篷版本,一样都是一款采用插电式油电系统(PHEV)的中置引擎后驱双座超跑,但采用了硬顶式敞篷的设计。 这款296 GTS采用的硬顶式敞篷属于轻量化设计,而且在关闭敞篷后整体看下去外型就和普通的296 GTB无异,但车尾的部份还是经过了一些修改以容纳下它的顶蓬。 原厂号称296 GTS也因为是敞篷跑车的关系而在车身钢性和强度的部份经过了强化,强化的部份包含了A柱和B柱,强化幅度分别为50%和8%。搭载的动力心脏是和296 GTB一样的2.9L V6双涡轮增压汽油引擎,引擎自身就有654匹马力,加上电动马达额外辅助的164匹马力,综合马力达到818匹,综合扭力为740Nm。 搭配的变速箱是一组具有八个挡位的双离合器(DCT)变速箱,整体车重对比普通版本的296 GTB增重了70公斤,来到1,540公斤的水平,但0-100km/h加速成绩和GTB一样都是2.9秒,0-200km/h成绩则是7.6秒。作为对比,296 GTB的0-200km/h加速成绩是7.3秒,极速则一样都是330km/h。 在油电系统的部份,它所搭载的电池组容量和GTB一样都是7.45kWh,原厂号称需要大约3个小时才能充满电,纯电续航里程约为25公里,在纯电模式下最高容许的车速为135km/h。 和GTB一样,296 GTS一样有四种不同的驾驶模式可切换选择,分别是纯电模式的eDrive、油电自动切换的Hybrid模式、更注重电池回充但以引擎作为主要动力来源的Performance模式,以及更注重动力和性能但也提供电池回充的Qualify模式。
22 April 2022 / 0 comments
今年1月,宝腾宣布和Daimler集团与吉利集团共同持股的smart汽车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MoU),携手向蓬勃发展的东盟汽车市场推广新能源汽车。在此协议下,宝腾旗下的经销部门Proton Edar受委为smart汽车对马来西亚和泰国的进口、分销和代理商。【点击这里查阅】。 这消息对本地车市或宝腾来说,无疑是重磅消息,因为这也代表着本地国产汽车品牌迈向电动汽车市场踏出的第一步。而为了支持这一计划,我们发现宝腾正在积极招贤纳士,以准备创建一个新的团队来开展项目。 通过宝腾在网络职场社交媒体平台LinkedIn的官方专页,我们看到了宝腾已发布招聘海报,而且有多个职位空缺,涵盖产品管理、市场营销和销售及售后、数码科技(IT),乃至支持等部门,而待填补的空缺还是属于团队管理层,即部门负责人或经理等职务。 “我们已准备好踏上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旅程,我们希望您与我们同行,成为宝腾新能源汽车战略团队的一员,制定营销计划,向全新的客户群销售,并为一系列产品提供优质服务,引领品牌站在新领域的前端。”宝腾在其招聘帖文中这么表示。 smart是Daimler集团(Mercedes-Benz母企)旗下的汽车品牌。2019年3月,宝腾的母企之一,也就是吉利集团从Daimler手中收购了smart的50%股权,与Daimler共同经营和发展smart的未来。 对大马人来说,smart在本地其实并不陌生,因为早在2000年代,DaimlerChrysler Malaysia(现已改名为Mercedes-Benz Malaysia)曾把这家汽车品牌引进本地。 而在吉利入主smart之后,这家小型汽车品牌也很快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转型成纯电动的汽车品牌,而其未来的产品将由吉利与Mercedes-Benz联手操刀,并在中国西安投产。目前,smart的总部也已经迁到了中国杭州湾。 回到正题,脱胎换骨后的smart在本月初迎来了第一款产品,那便是smart #1。这款电动车在不久的将来也会被引进大马和泰国销售,但目前具体的时间仍不详。 根据官方介绍,smart #1采用的是吉利集团旗下专门针对电动车而开发的SEA模组化底盘,而且将会由吉利位于中国境内的生产基地负责主要的生产和组装工作,而且它大幅保留了去年在德国慕尼黑亮相的概念车外形。 其车身长度为4,270mm、车身宽度1,822mm、车身高度1,636mm,轴距(前轮到后轮中心距离)为2,750mm,若按照本地的市场定义,可被视为一款纯电动的B-Segment SUV,对比Proton X50整体车身短了60mm,轴距则比X50多了150mm。 smart #1采用的是单马达的驱动设计,马达的输出功率由200kW(272PS马力),以及343Nm的扭力,并且采用后轮传动的配置,极速可达到180km/h,与马达匹配的是一组容量66kWh的锂离子电池,充满电后的最长续航里程可达到440公里。 原厂表示如果使用22kW的AC充电装置,可在3.5小时内从10%充电到80%,而如果使用150kW的DC快充装置,则只需要30分钟就可从10%充电到80%,同时车上搭载的电脑系统软体可直接透过无线网络(OTA)方式进行更新和升级,无需特地返回原厂,同时原厂也可定期针对性的推出软体更新与优化,就像智能手机的系统更新一样。
22 April 2022 / 5 comments
Touch ‘n Go正式推出了新的加强版Touch ‘n Go卡,民众现在可以在全国指定的零售地点,或通过TNG eWallet应用程序购买。这款新卡采用简约的粉色和蓝色渐变设计,最初于上周在该公司的官方网店率先试售,但由于当时供货有限,其售价甚至被炒翻了一倍。 这款新的Touch ‘n Go卡具备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NFC)功能,这也意味着用户可直接通过支持NFC的智能手机和TNG eWallet应用程序来为新卡充值。同时,该公司也表示,这款新卡还具有增强的加密功能,故安全性更高。 至于价格方面,新卡的官方零售价与原本的Touch ‘n Go卡相同,即RM10,而通过TNG eWallet订购新卡则需额外多付RM5的运输费,并且每次只限购买两张卡,在实体店购买则没有限制。 根据官方表示,每张新卡都需要通过将卡放在手机背面五秒钟来连接到应用程序,之后再次将卡放在手机上便可以使用应用程序检查卡的余额或进行加额。 “我们很高兴能够将它推向市场,解决卡用户们最常见的痛点,即加额不便。有了这类加强版的新卡,用户们现在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他们手机上的TNG eWallet来为卡加额,而且使用这项服务也不会产生任何额外费用。”Touch ‘n Go首席执行长Effendy Shahul Hamid这么表示。
21 April 2022 / 0 comments
日系摩多品牌Yamaha早前在我国发表了新的2022年式135LC Fi V8,这款摩多在本地的官方售价为RM7,798。其实135LC Fi在我国有两个不同的等级,其中135LC Fi V8是比较入门的等级,另一个比较高阶的则是135LC Fi SE,售价RM8,198。以上价格已包含了路税、保险和注册费。 135LC Fi中的“Fi”代表的是燃油喷射(Fuel-Injected)系统,它搭载的是拥有四个档位的转子式变速箱负责驱动后轮。其中2022年式的135LC Fi也有一些细节上的升级,包括其油缸容量从4公升扩充为4.6公升。 在重量方面,135LC Fi的净车重为109公斤,对比上一代的135LC增重了4公斤,其它改变的部份还包括了换上院子Y16ZR的仪表盘,但它的仪表盘还是缺少了Y16ZR仪表盘的VVA发亮功能。 这次的135LC Fi前后都搭载液压式的煞车碟设计,取代之前的前碟后鼓煞车系统设计,而且前后都采用单活塞的液压式煞车卡钳,以及17寸的轮圈,轮胎尺寸则是70/90,或是80/90。悬吊系统则是前固定式减震筒、后可调式减震筒的设计。其它配备还包括了LED的头灯组和尾灯组。比较高阶的135LC Fi SE对比入门的135LC Fi V8还额外多了USB充电插口和储物篮。
21 April 2022 / 0 comments
德国豪华品牌BMW刚对外发表了旗下新一代大改款的旗舰四门房车7系列,这次的7系列大改款代号为G70,已经发展到了第七代的车型,除了延续BMW家族旗舰房车的传统拥有最奢华的内装外,在科技感上也更上一层楼! 如今大改款的7系列不再像以往那样分为标准版与长轴版,因此不再有760Li这样的车型型号,这次发表的统一都是760i和760e,但它的轴距(前轮到后轮中心距离)达到了3,215mm,整体的车身长度更是达到了5,391mm、车身宽度1,950mm,车高则是1,544mm。 对比上一代的G12 7系列,这次大改款的7系列是全方位的被放大了,它的车身长度比上一代长了130mm、车身宽度宽了48mm,而车身高度也增高了51mm,至于轴距则比上一代微增了5mm。 在外观上,这次全新7系列采用了全新的双层式车头设计,整体给人的感觉就和早前发表的小改款X7旗舰SUV一样,最上层扁平的是LED的日行灯和转向灯,而且里面的灯具还可额外付费选配Swarovski提供的水晶灯体,而下层熏黑处理的则才是它的头灯组,平时没启动时整个头灯都是黑色的,只有在开启头灯后才会发亮,但这次原厂提供的却是LED头灯组,并没有导入更高科技的镭射头灯组。 对比车头满满科技与肌肉感的设计,这次7系列的车尾则显得更为简洁,整体看下去有些类似2系列四门跑房的放大版,采用两边互不贯穿的扁平式LED尾灯组,车牌位置则被下移到后保险杆上,而且只有在后保险杆上做了一些亮面黑色面板的装饰点缀,以及整合式但看起来像是纯粹装饰的四出排气管造型。 这次7系列2的内装也经过了“改头换面”的设计,采用两组彩色巨屏形成中控台的主要组成部份,方向盘前方是一个12.3寸的横向屏幕作为数位化仪表板,中间的影音荧幕主机则是14.9寸,而且搭载了BMW最新的OS 8作业系统。 眼尖的朋友或许无法从7系列大改款的内装照片中发现到它的冷气出风口位置,这是因为如今7系列的冷气出风口采用了隐藏式的设计,把出风口完美的融合在中控台一条横贯式的发光触控板上,这个触控板除了内藏冷气出风口外,也被充作车内气氛灯的发光体,而且可直接触控操作一些简易功能,如打开副司机座的前手套箱等。 除了这些之外,7系列的整体内装一样遵循了时下流行的简洁式设计理念,并没有太多的实体按钮,而且在中央鞍座上改搭了最新的iDrive操作系统,包括小尺寸的线传控制水晶排挡杆。 后座向来都是7系列房车的主要卖点之一,这次的后座座椅一样有电动调整、冷气通风、电动加热和按摩纾压功能,它的椅背可调整的倾斜角度达到42.5度,而且B柱中间的横梁上还有一具尺寸达到31.3寸、解析度达到8K的BMW剧院级彩色荧幕,而且内建了Amazon Fire TV软体,可直接联网观看各种影音内容。 其它配备部份,大改款的7系列还包含了四区恒温冷气系统、18组喇叭组成,输出功率655W的Bowers & Wilkins音响系统、全景式玻璃天窗等,但车主还可额外付费把音响系统升级成36具喇叭组成、输出功率1,965W的Bowers & Wilkins Diamond钻石环绕式音箱系统,同时普通的全景式玻璃天窗也可升级成可变磨砂/透明式的全景天窗,以及全电动开启/关闭的四道车门。 在动力规格部份,这次面世的7系列除了有一般传统内燃式引擎的版本外,也有纯电驱动的i7。在内燃式引擎的部份,如今它在汽油版上有760i、740i和735i,其中760i搭载的是来自M赛车部门的4.4L V8双涡轮增压汽油引擎,最大马力544匹,最大扭力750Nm,搭配八速自排变速箱和ISG轻油电系统(Mild Hybrid),并且标配xDrive全时四轮驱动(AWD)系统。 而在740i的部份则是搭载一具代号B58的3.0L直列六缸涡轮增压汽油引擎,最大马力380匹,最大扭力520Nm,但这个版本只会在美国和中国市场上市。而735i则是中东市场专属,搭载同样引擎单马力输出下调到286匹,最大扭力则只有435Nm。 在柴油引擎的部份则有740d xDrive,搭载一具代号B57的3.0L直列六缸柴油涡轮增压引擎,最大马力300匹,最大扭力650Nm。至于PHEV版本则有750e和M760e,一样都搭载xDrive AWD系统,两者都采用和740i一样的3.0L六缸引擎搭配一组容量18.7kWh的电池组。 原厂号称M760e的综合马力输出达到571匹,综合扭力为800Nm,而750e则有490匹马力和700Nm的扭力,两者的纯电续航里程都达到80公里,并且支援7.4kW的AC充电协议,只需不到3小时就可充满电。 而在纯电的i7部份,则是搭载两组个别驱动前后轴的电动马达,前马达拥有258匹马力和365Nm的扭力,而后马达则可输出313匹马力和380Nm的扭力,综合马力达到544匹,综合扭力745Nm,让i7的0-100km/h加速成绩只需要4.7秒,对于一款大型旗舰四门房车来说非常的强大。 安全配备部份也没让人失望,这次的7系列大改款一样搭载了完整的半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而且它的自动煞车辅助系统(AEB)如今可侦测到反向车道和横向交流道的来车,以及脚踏车和路人,而且其自动跟车(ACC)系统如今最高的容许速域被提高到180km/h(可额外升级到250km/h)。 2023 BMW G70 760i xDrive 2023 […]
21 April 2022 / 0 comments
2022年4月20日,Toyota集团旗下豪华子品牌Lexus如期发布了自家电动车的“开山之作”,Lexus RZ!新车基于Toyota自家的e-TNGA纯电动平台打造而来,定位为纯电动紧凑型SUV。 作为品牌旗下首款电动车,Lexus RZ的诞生源自于早期的Lexus LF-Z Electrified概念车。在这之前,Toyota集团也曾在电动车战略发布会上展示了这款RZ的原型车,毫无疑问,新的RZ将是Lexus,乃至于Toyota迈向新世代转型的“入场劵”。 外观上,新的RZ依旧采用了Lexus家族化的纺锤式格栅设计语汇,只不过作为电动车,这一个格栅自然也是全封闭式的设计。同时,造型锐利的头灯组融入前脸两侧,并通过下方黑色进气口连通,使其看上去依旧犀利帅气。 值得一提是,新车可选双色外观,其前格栅、前机舱盖以及车顶为同色,并区别于车身的主色;车侧部分,RZ拥有流线型的轮廓,犀利而复杂的腰线搭配下沉造型车顶和溜背造型的后窗,展现出些许跑旅气质。 来到尾部,新车外凸的后备厢门形成小扰流板的造型,下方则是时下流行的贯穿式灯带设计。此外,RZ的尾部并没有挂上品牌LOGO,而是以“LEXUS”的字样襄嵌在尾灯中央。尺寸方面,新车的长宽高分别为4,805、1,89、1,635 mm,轴距则是2,850 mm。 进入车内,非常规造型的方向盘(类似F1赛车的设计)显然是Lexus RZ的重点,这一设计保留了来自LF-30概念车的“缰绳”理念。当然,新车也将提供常规的圆形方向盘。 此外,新车的中控台整体环抱驾驶员,其配色和材质依旧强调质感,中央则是最大14寸的中控屏和全液晶仪表,支持手机映射/互联以及OTA功能。中控下方,新车的换挡机构采用了电子旋钮的设计,按键式的开门机构与全新NX相同。 另一方面,新的Lexus RZ也采用全新Steer by Wire可变比电子线控转向系统,Lexus驾驶印迹(Lexus Driving Signature)将为驾乘者带来驭随心动的操控感受。 回到造型独特的方向盘,其拥有正负约150°的转向角,当智能车道循迹系统LTA启用时,可根据驾驶意图控制车轮行驶,提供温和的转向感和平稳的车辆动态。同时,新车也将搭载一套Lexus自家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LSS+ 3.0,并提供基础的Level 2级别自动驾驶功能。 动力方面,Lexus RZ的动力输出由双电动马达传递,其中前马达的最大功率达150 kW,后马达的最大功率则是80 kW,并配备容量为71.4 kWh的电池组,目前官方尚未给出详细的续航里程数据。 值得一提的是,新车配备的DIRECT4电子动态四驱系统基于车辆轮速、加速踏板和转向角度传感器所收集的信息精准控制前后轮驱动力分配,分配比例在0:100到100:0之间,并会通过加减速/弯道转向等驾驶状况随时改变这一比例。
21 April 2022 / 0 comments
Perodua在上周正式发表了针对第三代小改款Myvi而推出的GearUp原厂套件,这款原厂套件被正式命名为Ace,除了外观套件之外,内装也有套件可选,而且需要强调的是,这款原厂的套件纯属车主自主可选是否需要选配,而且选配后也享有原厂保固。 在外观套件的部份,一套完整的前保险杆扩裙、车身侧裙、后保险杆扩裙和后尾翼,一共5件物品要价为RM2,500,这个价格包含了原厂协助安装的工资以及销售税(SST),而且有不同的颜色可选,让车主可根据本身Myvi的颜色选择合适的配套颜色。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这个套件并不包含车头的LED日行灯,日行灯是三代Myvi小改款1.5 H和1.5 AV专属的配备。 内装部份则有Ace的皮革椅套可以选购,这个皮革椅套采用的是PVC合成皮革,搭配红色的车缝线以及类似碳纤维设计的压花纹,而且有Myvi的3D压花设计,原厂强调这套皮革椅套质地柔软且耐久,而且还方便清洁同时也不会影响侧边气囊和后座的ISOFIX功能,整套价格为RM745,但顶规的1.5 AV无法选购这个椅套,因为1.5 AV原本就已标配皮椅。 除此之外,原厂还针对Myvi推出了专属的LED车门迎宾踏板(一套4件价格RM260)、红色的地毯(一套RM240),以及全高清的行车记录器(RM500),这个行车记录器支援1080p的全高清录影,镜头像素为200万,可拍摄30fps的影片,并且支援WiFi连接手机的功能。另外需要提醒的是,以上所提到的迎宾踏板和行车记录器还需额外加购专属的电线组,价格为RM60。 Perodua GearUp Ace套件官方宣传册与照片
21 April 2022 / 0 comments
许多欧系品牌向来都对MPV车型兴致缺缺,以致目前主打高端豪华市场的MPV车型基本都是日系品牌的天下(如Toyota Alphard/Lexus LM等),虽然说Mercedes-Benz的Vito系列也是一款MPV,但它的定位更偏向于商业与家庭两用,因此Audi最近发表的一款MPV概念车才格外引人关注。 Audi最近发布的这款概念型MPV名为urbanspere就是一款完全主打豪华、精致的高端大型MPV,它锁定的同级竞争对手就是目前号称最豪华MPV的Lexus LM系列,而且由于这类型的超豪华MPV车型的最大市场往往都是在亚洲,因此urbanspere也是一款专门针对中国市场而开发的超豪华MPV。 当然,作为一款全新的概念车型,urbanspere概念车也是一款以纯电驱动的新能源车,并没有搭载传统的内燃式引擎,这也是为了符合未来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它采用了Audi与Porsche合作开发的PPE模组化底盘,这组底盘是专门针对豪华大型纯电动高性能车而开发的一具底盘。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由于urbanspere目前依然只是一款概念车,因此它的外观设计在目前而言也只能被视为是未来量产版本的一个参考或雏型,但原厂也强调urbanspere所采用的设计语汇未来也会被其它国际市场的Audi新车系所采纳。 这款urbanspere是一款采用2+2四座位的豪华大型MPV,它的车身长度达到5.5米,车身高度1.78米,而宽度则是2.01米,至于轴距也达到了3.4米,绝对是一辆庞然大物,在车身尺码上甚至比Toyota Alphard/Lexus LM还要大上一号。作为对比,Alphard的车身长度还不到5米,车身宽度也只有1.85米,而轴距也仅有3米。 得益于庞大的车身尺码,urbanspere也拥有非常宽敞的车室空间,足够确保车上的四位司机与乘客都拥有各自足够宽敞舒适且不会互相干扰的乘坐体验,由于是一款2+2布局的大型MPV,因此在B柱之后也和Lexus LM一样采用两张总裁级商务舱座椅的设计,可几乎完全躺平而且也可360度旋转,而且座椅还是用了羊毛材质包覆。 除了强打舒适的座椅外,后座还配有其它相当奢华的配备,譬如说车主可在后座选配饮水机,一些材质甚至还用上了竹为原材料,同时前座的所有荧幕都可伸缩性隐藏起来,而后座乘客也可以佩戴车上配有的VR眼镜观赏各种影音内容。 这款概念车还号称搭载了第四级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因此前座的司机能完全不用操控方向盘、油门和煞车,而以上提到的东西全都可在没使用时被伸缩隐藏起来,让整个中控台看起来更加简洁。 在动力配置部份,urbanspere采用了双马达配置,综合马力输出达到401匹,综合扭力690Nm,搭配一组容量超过120kWh的电池组,电池组摆放的位置在中间车底的部份,续航里程超过750公里,而且负责驱动前轴的马达在没必要是可被单独关不,让车子单纯依靠后轴的马达驱动从四驱切换成后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