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Page 565)

  • 欲保住工业与经济收入, 捷克反对欧盟汽油/柴油车禁售令

    欧盟早前宣布将在2035年全面禁止搭载传统汽油或柴油引擎的汽车销售,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减缓地球日益严重的温室暖化效应,因为欧盟政府认为汽车排放的废气是造成暖化效应的元凶之一,但身为欧盟成员之一的东欧内陆国家捷克最近就公开反对欧盟的这项政策。 根据外媒的报道,捷克总理安德烈巴比什(Andrej Babiš)指出,该国政府公开反对欧盟禁止2035年禁售传统汽油/柴油引擎新车的决定,并表示捷克政府无法左右环保狂热分子接下来将在欧盟议会厅内提出怎样的环保政策。 根据欧盟轮值制度规则,捷克将在明年7月称为欧盟政府的轮值主席国,而巴比什也直接表明他们将在到时公开反对欧盟的这项政策,并把它视为轮值任期内的首要任务。 外界分析认为捷克政府之所以强烈反对欧盟的禁售汽油/柴油车政策,主要是因为捷克的国家经济收入主要依靠汽车工业,目前捷克除了有自家品牌Skoda(目前隶属Volkswagen集团旗下)外,同时也在国内拥有多家隶属Toyota和Hyundai等集团的汽车生产线,去年捷克的汽车总产量达到100万辆,占了国内生产总值(GDP)约35%,是捷克的经济命脉,也是欧洲地区的主要汽车生产国之一。 分析也认为捷克政府此举并不只是单纯的想要保护他们的国产品牌Skoda,毕竟Skoda早已被并入VW集团旗下并可直接享有VW集团的技术支援,而VW集团也已在纯电动车领域的研发和发展工作上颇有建树,因此Skoda其实无需担心如何转型成纯电动车品牌。 外界认为,捷克政府更多是想要保护他们现有的经济和工业模式,避免欧盟禁售汽油/柴油车政策上路后,车企们转换汽车生产基地导致捷克流失大量的新车生产订单,并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经济收入,同时捷克也将在下个月开始全国大选,因此不排除这背后也涉及政治因素。 澳洲Skoda原厂发言人早前也曾对外表示,称Skoda目前仍未制定任何的纯电动车长远过渡目标或计划,暂时还是会以生产传统汽油/柴油车为主,若要全面过渡成为一家纯电动车品牌,那也必须先等欧盟政府草拟出明确的规定之后。 除了捷克之外,也是欧盟成员之一的南欧国家意大利早前也公开呼吁欧盟政府在这项课题上给予豁免,让意大利的一众超跑品牌如Lamborghini、Ferrari、Maserati和Pagani等可继续生产大排量的传统内燃式引擎,因为超跑产量本来就不高,并不会对地球暖化带来明显的影响。

     



  • Nissan Almera Turbo 车主油耗竞赛, 可赢奖同时做善事

    已经入手全新Nissan Almera 1.0L Turbo的车主们,如今你们在享受驾驭新车之余也可同时做慈善并有机会获得奖品哦!Nissan总代理Edaran Tan Chong Motor(ETCM)举办名为‘Nissan Almera Turbo Fuel Efficiency Charity Drive’的油耗慈善竞赛,只要你的油耗数据够漂亮,你就有赢奖机会而且也能顺便做善事! 竞赛规则为,只要车主拍下车子仪表板显示的平均(Average)油耗数据的照片,并连同车主的名字、联络号码、车牌号码、Facebook账号名称一同电邮到 [email protected] 即可,每位车主不限参赛次数,但原厂只会选用油耗表现最好的照片为准,油耗表现最佳者可获得终极大奖。 不仅如此,ETCM也声称他们将会根据每位参赛者上传的油耗表现数据为准,每公里即捐献1令吉给指定的慈善机构,意即若一位参赛者获得的油耗表现为12km/L,那原厂就会捐出RM12的善款。 而至于奖品方面,原厂将会选出油耗表现最佳的首20名Almera Turbo车主并向没人送出限量版的Nissan GT-R Lego模型,之后的30名油耗表现最佳的车主也可获得原厂送出的限量版旅行袋。这次的竞赛截止日期为9月30日,原厂将在之后于他们的Nissan Malaysia Facebook专页上公布得奖名单。

     



  • 交通部给予L牌学习执照宽限期, 至明年6月30日都仍有效

    大家都知道,在我国如果想要考取驾驶执照就必须先上课再考取陆路交通局(JPJ)规定的交通规则和基本驾驶知识考试,通过考试之后会先获得JPJ发出的学习执照(Leaner Driving License,俗称L牌),在获得L牌之后才能开始正式学车并考取新手执照(Probationary Driving License,俗称P牌)。 不过由于我国过去近2年因为疫情反复而多次执行行动管制令,除了驾驶学院在这段期间不得办驾驶课程外,邮政局和JPJ柜台也多次关闭暂停提供驾驶执照的更新服务,因此交通部早前宣布再次给予普通驾驶执照的更新宽限期,让逾期的驾驶执照在今年12月31日前都依然可以使用。 如今这项政策也被延续到学习执照的身上,英文媒体《The Star》引述交通部长魏家祥的谈话指出,交通部已同意延长目前所有学习执照的有效期至明年6月30日,让已获得学习执照的学员无需赶在这段疫情期间进行驾驶课程。 除了这点之外,交通部早前也宣布目前已逾期的驾驶执照和路税(Road Tax)都无需急着前往更新,驾驶者和车主在今年12月31日前都可继续使用已逾期的驾照和路税合法上路,条件是有关交通工具必须已更新保险。

     



  • 打造智能车生态圈!华为今年投10亿美元研发汽车零部件

    中国科技巨头华为涉足汽车领域已非新鲜事,随着智能电动汽车的黄金时代正在加速到来,该公司也在积极参与汽车业的“革命运动”,致力于打造新时代的智能汽车生态圈! 日前,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首席运营官王军表示,该公司今年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研发投入将达到10亿美元,同时研发团队达到5,000人的规模,研发中心遍布欧洲、日本和中国各地。 此外,他还透露,华为至今已推出了30多款智能化汽车零部件,其中包括MDC(自动驾驶计算平台)、激光雷达、鸿蒙车机作业系统、AR-HUD、多合一动力总成等产品。 王军还特别介绍了华为的智能车载光技术,并认为未来不排除车内通信系统将从电到光的转变。“我们把领先的光技术应用于车,围绕人眼所及之处的场景化需求,打造AR-HUD、座椅背显、智能车灯等多款光呈像产品,改变人在车中的视觉体验。智能车载光技术的应用,将推进车载显示从液晶屏时代进入超大屏的光成像时代。”

     



  • 总代理社交平台发预告, Suzuki Jimny 近期将在本地上市

    在退出大马市场数年之后,终于在今年4月回归本地市场的日系品牌Suzuki在今天突然透过官方的FB平台放出新车预告,这次的主角就是有“Baby G”之称的小型越野SUV Suzuki Jimny! Suzuki Jimny因为外型有些酷似Mercedes-Benz的G-Class而被外界誉为“Baby G”或是“小G”,目前已经发展到第四代的车型,它是在2018年全球首发,目前已有在我们的邻国泰国、印尼和新加坡市场销售。 目前我国的Suzuki总代理是Naza汽车,Naza早前4月份在发表Swift Sport之后曾表示他们会专注引入外国生产的车款来马销售,而不会急着在本地展开本地组装(CKD)的计划,因此可以肯定这款Jimny也一样会从国外进口。 一般预料本地即将上市的Jimny将会从日本直接进口,但由于Jimny同时也有在印度生产,因此也不排除从印度进口的可能。我们看回印尼市场,当地的Jimny是从日本直接进口,当地的手排版Jimny售价为3.95亿印尼盾(11.3万令吉),手排版则是售价4.1亿印尼盾(11.7万令吉)。 虽然Jimny在印尼市场的价格相当亲民,但我们看回同一款车在泰国市场的价格,同样是日本进口,Jimny在泰国的售价则从155万泰铢(19.9万令吉)起跳,顶规版价格则要165万泰铢(21.2万令吉),两个国家间的售价差异非常巨大,但这也和国与国之间不同的税务架构以及配备差异有关。 Suzuki Jimny目前主要搭载两具不同排气量的引擎,分别是日规版的660cc三缸,以及国际版的1.5L四缸自然进气引擎,因此我国即将引入的Jimny预计也一样会是这具代号K15B的1.5L引擎,它有102匹马力和130Nm的扭力。 变速箱方面,国际版的Jimny拥有五速手排(5MT)或四速自排(4AT)可选,而且搭载Suzuki AllGrip Pro四轮驱动系统,可以透过车内的旋钮切换2H、4H和4L三种不同的驱动模式,鉴于手排车在我国的销售量并不高,预计我国总代理可能只会引入4AT的版本。 虽然Suzuki Jimny只搭载一具1.5L的小排气量引擎而且也没有涡轮增压技术,但这款“小G”向来以出色的越野性能而闻名,它的车身离地高度达到210mm,车头驶入角达37度、离去角度达49度,是一款真的可以开进丛林攀山越水的SUV,而且价格也远比宾士的G-Class便宜,因此被许多人称为亲民版的G-Class。 当然,在价格远比真正G-Class便宜而且还保有出色越野性能的前提下,Jimny的配备自然也无法和G-Class相比,印尼在今年发表的Jimny小升级版就有搭载自动启闭的LED头灯组而且还有大灯清洗器、皮革包覆的方向盘、传统定速巡航按钮、传统指针式的仪表板、以及标配JVC的2-DIN触屏式音响主机。 在座椅部份,印尼市场的Jimny采用绒布材质而且是全手动,后座具备50:50的倾倒功能,标配的轮圈为15寸,安全配备则只有传统的车身动态稳定系统(ESC)、斜坡起步辅助系统(HHC)、斜坡缓降辅助系统(HDC)、三合一煞车系统(ABS+EBD+BA)和两具气囊。 显然的,Suzuki Jimny是一款极具自身特色的小型SUV,它所走的路线并不是都会精品SUV的市场,也不是一般为了压低售价而牺牲越野性能的“伪SUV”,它是针对喜爱越野SUV的买家,或者看中它独特外观造型的消费族群,如今这款别具特色的SUV即将来马,会有几多人最终入手呢? Suzuki Jimny(2019年印尼GIIAS车展实拍)

     



  • 澳洲原厂高管爆料, Mazda 或明年推后驱六缸SUV CX-50

    Mazda几天前在几乎没有事先预告的情况下突然发布了2022年式小改款的CX-5,不过这款CX-5几乎只是针对外型和内装做出一些小修小改,并没有太多实际行的改进,就连早前传言的后驱系统和六缸引擎都没有出现,让不少Mazda车迷瞬间感到有些失望。 眼看之前CX-5被指将会改为后驱平台和搭载六缸引擎的传言已经破灭,外媒近日就爆出了另一则新的说法,澳洲媒体报道称澳洲的Mazda原厂高层日前松口对外表示,Mazda还将会有另一款全新SUV即将面世,而且预计明年就会发布。 根据报道,这款正在开发阶段尾声的SUV就是早前传言中将会采用后驱平台,而且会搭载3.0L六缸引擎的SUV车款,甚至还会有新的八速自排(8AT)变速箱,而且外媒也猜测它将会被命名为CX-50,与现有的CX-5采用同时销售的策略,类似的策略也被应用在CX-3和CX-30的身上。 外媒指出,这款酝酿中的CX-50起是就是早前传言会搭载后驱平台和六缸引擎的SUV,只不过早前大家都误以为它会是大改款的CX-5,不过随着原厂如今发表小改款CX-5而且没有后驱和六缸引擎后,整个传言和事态发展也变得越来越明朗。 由此不难看出,CX-50在原厂规划中的产品定位将会比现有的CX-5更高,更进一步向精品SUV的定位靠拢,而且Mazda也似乎正致力于多元化旗下SUV产品的阵容,让CX-3、CX-5等主打一般消费者市场,而CX-30和CX-50则价格更高,主打更高阶的消费族群。 无论如何,目前这些都只是澳洲媒体根据消息而揣摩出来的说法,原厂是否最终会推出空间接近CX-5但定位比CX-5更高的CX-50,这就得等到明年再看原厂是不是有更多的新车发表动作了。 2022 Mazda CX-5小改款

     



  • 意见浅谈: 为何越来越多车企采用隐藏式排气管, 真的不堪?

    最近小编在逛国外的汽车媒体网站时,发现香港媒体《车主》转载了英国知名车评人Mat Watson的一则短片视频,内容是吐槽当地不久前新上市的Audi SQ5竟然搭载四出“装假狗”的排气尾管,并且批评SQ5身为性能车款竟然也给隐藏式排气管而且还要在后保险杆上弄一个只有造型却没实际功能的排气管设计。 看到这则视频,小编就决定和大家聊聊最近这几年车坛上越来越常见的一种做法和设计,那就是把传统汽油/柴油车的排气管隐藏起来,在后保险杆上完全不做任何造型,或者采用隐藏式排气管但在后保险杆上做造型的手法,看看车企们为何越来越热衷把排气管给隐藏起来。 我们以本地近年来很夯的Honda Civic FC来举例,Civic FC就是采用了隐藏式的排气管设计,而且在后保险杆上也干脆没做任何模仿排气管的造型,就连被称为“国民跑车”的Perodua Myvi也一样,完完全全把排气管隐藏起来。 Honda Civic FC直接采用隐藏式排气管的设计,也没在后保险杆上做任何排气管造型 我们同时也看看其它例子,Proton当家旗舰的X70 SUV同样也采用了隐藏式的排气管,虽然从车尾看起是有外露排气管的设计,但若仔细一看的话会发现它真正的排气管实体是隐藏在里面的,而后保险杆上的镀铬排气管口并没有和里面排气管真实连接在一起,所以说X70其实也采用了隐藏式排气管的设计,而相同的做法其实也出现在许多豪华品牌上,譬如说Mercedes—Benz C-Class也是采用这样的设计。 那为何车企们都越来越爱采用隐藏式排气管的设计呢?这点可说是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有些欧洲媒体猜测这或许是之前柴油们丑闻所引发的后遗症,说车企担心柴油车在长期使用且车主没有良好照顾的状况下排气管容易喷黑烟继而影响品牌的形象和口碑,因此把排气管隐藏起来,不过小编觉得这种说法不大能成立,毕竟如今我们看到许多很少会喷黑烟的汽油引擎车款也都玩起了隐藏式排气管的设计。 Mercedes-Benz C 250的车尾乍看好像有外露排气管,但实际查看它也是采用隐藏式排气管的设计,外面的造型并没有跟排气管实际连接在一起 而另一种说法小编是觉得比较有根据的就是原厂为了节省设计和研发成本,以及为了方便后续的保养和维修工作。或许有些人会觉得,为后保险杆设计时一并整合排气管并不会造成太大的成本,但我们必须了解同一款车型在不同国家同时存在不同的等级,以往某些车企会在同款车的不同等级上搭配不同的排气管设计(有些圆形有些方形、有些单出有些双出甚至有些四出),若车企想要节省成本的话,干脆就把排气管隐藏起来,那么无论排气管是单出、双出还是四出,都能直接采用同一个模具生产出来的保险杆,这样就可节省许多要额外再造另一个模具的成本。 而方便后续保养和维修的说法,则是指车子若在日后因某些维修原因需要拆卸后保险杆的话,负责拆卸的维修人员可以更快更方便的把后保险杆拆下,而无需顾及排气管的存在,因为隐藏式排气管本来就被隐藏在里面而没与后保险杆的设计与结构起到任何直接关联或冲突。 Proton X70的隐藏式排气管,但保险杆上还是有做一些造型 此外小编也认为隐藏式排气管并非全然没有它的优点,许多人会把自己的车子停在自己家的庭院里,如果车子的排气管是直接外露而家里又有小孩的话,不懂事的小孩可能会在车子启动后因为好奇或贪玩而在父母没留意的情况下用手触碰发烫的排气管,因此可能会烫伤手甚至是身体,若车企直接把排气管隐藏在保险杆里面,至少能减少小孩触碰到排气管而被烫伤的机率。 当然,小编也知道许多性能派的车迷其实不大能接受性能车款使用隐藏式排气管的做法,认为这种设计让性能车缺少了许多特色,不过我们以Honda Civic FC为例,虽然普通版的Civic是采用隐藏式排气管,但性能版的Civic Type R还是给了你外露式的排气管。 Honda Civic Type R FK8还是做了外露排气管的设计以满足性能车迷的要求 至于被Mat […]

     



  • 专注东南亚, Mitsubishi 停止开发日规车底盘, 转靠 Nissan

    日本本土才有销售的Mitsubishi Delica D2 日本车企Mitsubishi在2016年因为陷入财政困境而被Renault-Nissan联盟收购,最终变成现在的Renault-Nissan-Mitsubishi联盟,虽然有了强大财团在背后当爸爸,但当年留下的财政黑洞也需要时间来填补,因此Mitsubishi时至今日其实都还处于回血阶段,仍难以依靠自身实力实现盈利。 有鉴于此,Mitsubishi最近这几年可说是把市场中心转移到东南亚市场,针对东盟多个发展中国家推出多款主打廉价实用的车款,一来东盟区域目前对于汽车安全和排放的法规也相对宽松,甚至是落后欧美日等先进国家多年,因此主打这些国家的市场可为Mitsubishi省下许多研发经费和省略许多技术上的难题。 针对东南亚市场而开发的廉价七人座MPV Mitsubishi Xpander 而在日本本土市场则另当别论了,日本和欧美多国一样,拥有相对更严苛的排放和安全法规,因此要在日本市场推出新车款相对难度更高,因此Mitsubishi选择整体采用Nissan技术的策略留在日本市场。 根据日本媒体《日经新闻》最近的报道,Mitsubishi将从2026年开始停止研发针对日本本土市场的新车款底盘,转而使用Nissan的技术包括模组化底盘、引擎等重要部件,再换上自主的外观和内装设计后于日本市场推出销售,这有助于大幅节省Mitsubishi的研发经费和时间,而目前针对东南亚市场开发的两组底盘则会继续获得后续发展。 不过该媒体也强调,Mitsubishi会把节省下来的经费和人力资源投入到符合未来趋势的纯电动车技术的研发项目上。其实这已经不是Mitsubishi近期第一次采取类似的节约成本的政策了,Mitsubishi早前曾宣布将会裁减他们在欧洲上市的多个车款,并在2023年后只留下两款采用Renault底盘打造的新车。

     



  • 放眼成为东南亚电动车枢纽!富士康与泰国企 PTT 签协议设立电动车合资公司,斥资20亿美元并计划于2023年投产

    还记得我们早前报道过富士康将与泰国国企PTT合作共同生产电动车的新闻吗?【点击这里查阅】日前,富士康与PTT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设立电动车合资公司,并于当地生产电动车,放眼将泰国打造成东南亚区域的电动车枢纽中心! 据海外媒体报道,这家新的合资公司将在未来5至6年内投资10亿至20亿美元,在泰国东部经济走廊建设工厂,同时设立研发设施。双方希望最早在2023年开始生产电动汽车和相关零部件。 在新的合资公司架构上,PTT的全资子公司Arun Plus将持有60%的股份,富士康的全资子公司Lin Yin持有其余股份。新公司预计将在2021年第四季度完成注册程序。 PTT总裁兼首席执行官Auttapol Rerkpiboon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项投资将帮助泰国成为东南亚的电动汽车生产中心。他还预计,双方将在2至3年内开始生产电动汽车,年产量为5万辆,并在未来将年产量提升至15万辆。 泰国的汽车制造业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日本汽车制造商进入该国,在当地建立了工厂。后来,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泰国开始崛起并取代大马成为东南亚汽车制造和出口中心。 事实上,除了PTT和富士康以外,今年6月中国车企长城汽车也在该国的东部经济走廊开设了其第一座泰国工厂,专注于为泰国和东南亚市场生产电动汽车。 目前汽车行业正在向电动化转向,泰国政府并不想失去其东南亚汽车生产中心的地位。该国的汽车委员会制定了一个大胆的目标,即到2030年时,将零排放汽车的销量提高到泰国总销量的30%。 该委员会还计划,2030年时,泰国50%的汽车产量将来自纯电动汽车。为了发展电动汽车基础设施,泰国政府还在今年5月中旬批准了一项针对电动汽车充电和换电业务的投资奖励。

     



  • ACO Tech 预告 Proton GKUI 系统近期更新至 Android 9?

    大家都知道,目前在Proton X70、X50、Persona和Iriz等车款上搭载的触屏式荧幕主机使用的都是名为GKUI的界面系统,而负责为这套系统进行区域研发和编译工作的ACO Tech公司最近就在他们的官方FB账号上透露了消息,预告GKUI很快会迎来一次重大的软体升级。 根据ACO Tech早前的说法,目前GKUI系统所采用的是基于Android 8(也称Oreo)的基础作业系统进行改造和优化,而根据他们这次的预告,更新后的GKUI将会改用Android 9(也称Pie),虽然目前Android系统也已经发展到即将推出Android 12版本,但其实有许多车企的原车机都基于稳定性考量而普遍采用较旧的Android版本来作为车机的基础作业系统(OS)。 目前ACO Tech还未对外透露升级版的GKUI的更多细节和详情,但我们可以根据早前曝光的一些消息来推测,这次的GKUI系统更新将会直接搭载本地人更为熟悉也更多人使用的网络音乐串流App,也就是Spotify。 毕竟目前GKUI使用的JOOX在本地的用户人数不及Spotify,一些车主也投诉需要额外再开通不同App的账号相当麻烦,而且也需额外再付费,若能直接采用本地更为普遍的Spotify,许多车主便能直接使用手机上原本就已经有在付费的Spotify账号,在车上登入即可。 除了Spotify可能取代现有的JOOX外,许多Proton车主也希望原厂能把GKUI系统内建的导航App更换成本地人更熟悉也更常用的Waze或Google Maps,但根据ACO Tech早前的说法,这种可能性相当低,因为他们指“Waze和Google Maps的开发者目前没打算和新加入的车企建立合作关系”。 而在Android Auto和Apple CarPlay这两大智能手机平台的配对功能部份,这次的升级貌似也不会迎来这两项新功能,因为ACO Tech早前曾信心十足的认为GKUI的使用方式已比手机更加人性化和全面,因此可能性也不大。 无论如何,小编个人还是认为ACO Tech应该严正考虑让新的GKUI版本开放支援Android Auto和Apple CarPlay,毕竟GKUI系统已经因为保固问题而被原厂上锁无法擅自安装第三方的apk安装档,加上又没标配本地消费者习惯的Spotify和Waze等App,因此若能透过Android Auto或Apple CarPlay连接车主本身的智能手机,就能在不解锁原厂车机软体的情况下实现自主化设定,让车主选择使用自己习惯的导航或音乐串流App,对车主来说绝对是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