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Page 691)

  • 每周油价:RON 95、RON 97 汽油再涨3仙;柴油降1仙

    今天是星期五!又来到了小编报油价的时刻!根据财政部刚刚公布的消息,未来一周(10月3日至9日)的新油价有起有落,其中RON 95和97汽油将调涨3仙;柴油则微降1仙。 有鉴于此,从明天起,RON 95汽油每公升将售RM1.71、RON 97则售RM2.01;柴油方面,一般的EURO 2M柴油每公升售RM1.70,而EURO 5柴油则售RM1.80。 无论如何,以上提及的价格将从明天开始持续维持到下周五午夜11时59分为止,政府将在下周五的下午时分对外公布新一轮的油价更新,到时我们将为大家带来最新的油价消息。 2020年10月3日至10月9日的汽油和柴油售价: RON 95汽油: RM 1.71/L RON 97汽油: RM 2.01/L EURO 2M柴油:RM 1.70/L EURO 5柴油:RM 1.80/L

     



  • 隆市街边停车本月起只能用手机 APP 或电子钱包付停车费

    日前,吉隆坡市政局(DBKL)宣布,从本月1日起,凡在隆市范围的街边停车只能使用手机应用程序(Apps)或电子钱包(e-Wallet)缴付停车费,市政局将停用传统的停车售票机。 根据DBKL的文告,官方授权缴付停车费的手机应用程序和电子钱包分别是Ez Smart Park、Flexiparking、Wilayah Parking,以及M-Cash。 除此之外,当局也正在与Boost和Touch n Go电子钱包进行整合及规划,以便可以为市民提供更多的缴付停车费选择。文告也说,停车月票及日票目前仍未开放,待系统提升后才会启用,至于特殊停车格的申请,则如常运作。

     



  • 2020 Mazda CX-30 2.0G 现追加电动尾厢,售价RM145k

    日前,Mazda在本地的总代理Bermaz Motor宣布为旗下在售的Mazda CX-30 SkyActiv-G 2.0L 2WD(入门版)追加电动尾厢,而这项微幅的配备升级也将导致新车的售价调涨3,110令吉,在减免政府提供的50%销售税(SST)减免后售RM144,759(上路价不包含保险);至于其余三个较高阶版本的售价则维持不变。 除了新增的电动尾厢以外,CX-30 SkyActiv-G 2.0L 2WD的其它配备仍不变,包括有自适应LED头灯、卤素日行灯、16寸轮圈、Keyless Entry/Push Start、手动式的冷气、手动式调节座椅、7寸LCD数位化仪表、抬头显示器、支持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的8.8寸中控屏幕、倒车摄像镜头,以及八具音响扬声器等。 安全层面,相较其它较高阶版本的CX-30,它少了Mazda自家最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i-Activesense,不过一般常见的传统安全配备仍一应俱全,其中包括有六具安全气囊、三合一煞车辅助系统,以及车身动态稳定系统等等。 动力方面,新车搭载了一具2.0升的SkyActiv-G四缸自然进气汽油引擎,其最大输出功率为162 hp,峰值扭矩达213 Nm。传动系统方面,与之匹配的是六速自排变速箱,并采用前轮驱动设置。 Mazda CX-30 SkyActiv-G 2.0L 2WD(小升级前)

     



  • 图集:中间等级的 Hyundai Kona 2.0 MPI Mid 新车实拍

    上周末,Hyundai-Sime Darby Motors(HSDM)在雪兰莪Sunway Pyramid商场展出了即将发布的B-Segment SUV,Hyundai Kona【点击这里查看新闻背景】!在那之后,厂方还安排我们进行了一次简单的试驾体验,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这款最新的韩系入门级SUV,特别是定位在本地Kona车系中间等级的2.0 MPI Mid版本。 由于新车还未正式发布,相信大家一定还没看过2.0 MPI Mid版本的实车,在这里我们将为大家奉上完整的实拍图集,让大家先睹为快。 新的Hyundai Kona在本地将会提供三个等级以及两种不同的动力选项,其中包括有入门的2.0 Standard、2.0 Mid,以及顶级的1.6 T-GDI High。顾名思义,其中两款入门的车型将搭载2.0升的Nu MPI自然进气引擎,其最大输出功率为149 PS马力,以及179 Nm扭力,变速箱则是六速自排。 至于顶级的Kona则搭载1.6升的T-GDI四缸涡轮增压引擎,这具引擎具有缸内直喷技术,最大输出功率达177 PS马力,以及265 Nm扭力,搭配的变速箱则是七速双离合器。根据官方数据,其0-100公里/小时的加速成绩是7.7秒,极速可达210公里/小时。 配备方面,入门的2.0 Standard将搭配17寸轮圈、传统的卤素灯具、手动冷气,以及六具气囊等;中间的2.0 Mid则换装18寸轮圈,并追加带自动转向的投影式LED头灯组、LED尾灯、可进行八向调节的电动司机座椅、单区冷气恒温系统,以及抬头显示器。 至于顶级的1.6 T-GDI High版本则再追加一套Hyundai SmartSense先进驾驶辅助系统,其中包含有自动紧急煞车、自适应巡航控制、车道维持辅助,以及自适应远近光灯等。值得一提的是,Kona全系将标配具六具扬声器的音响系统,以及支持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的7寸中控台屏幕。 价格方面,从韩国整装进口(CBU)的Kona于本地的售价将从RM115k起跳,新车在上个月已开放预订,消费者只需付RM288即可下定,其同级对手是Honda HR-V、Toyota C-HR、Mazda […]

     



  • 新车初体验: Proton X50 1.5 Flagship, 它就是来砸场的!

    Proton昨天举办了另一场针对X50的媒体预览活动,这次活动的主办地点在雪邦国际赛车场内,主要就是让媒体在赛道内抢先体验X50的各种驾驶感觉,以及其先进的各种安全与驾驶辅助配备。 虽然说小编之前也曾在中国上海试驾过吉利缤越,但当时试驾的始终不是右驾版的Proton X50,所以昨天的活动上小编终于算是第一次试驾到了真正的X50,因此小编也第一时间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X50的各种印象、感觉和想法。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由于这次的试驾活动是在赛道内进行,而且是不完整的非公路试驾活动,因此我们能够分享的更多是关于对X50的配备、用料、组装品质、设计感、空间和市场定位等的看法,正式且完整的试驾文章还是需要等到我们拿到车试驾了几天后,才能和大家分享更多。 外型与内装篇 外型向来都是很个人口味的事情,但小编相信大部分的大马人都会觉得X50的外型其实相当不错,虽然它是来自亚洲的汽车品牌,但在外型设计上却相当欧系化,除了很时尚很运动感外,也绝对不会让人觉得它是一款廉价入门的SUV。 至于内装设计部分,它延续了吉利这几年来内装设计简洁兼具科技感的特性,和外型形成一种相呼应的感觉。老实说,小编在吉利传出欲收购Proton股份之前一直都没去留意吉利这家公司的设计以及产品,但在首次现场看到吉利博越(Proton X70的左驾版)后,立刻对吉利的设计感到非常惊艳,甚至感叹为何Proton经营比吉利更久,却没办法设计出这么好看的汽车? 有些人说缤越/X50在设计感上让人感觉它可以越级挑战诸如BMW、Mercedes-Benz等豪华品牌的入门SUV,小编觉得可能还不至于,但对比它的同级对手Honda HR-V以及Mitsubishi ASX肯定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毕竟HR-V和ASX都已经是相当老态的产品,设计感上都已相当过时,已不符合消费者在2020年的审美观念,但如果对比同样是同级的Toyota C-HR和Mazda CX-3/CX-30的话,小编只能说各有特色,没说谁比谁美的。 材质用料与组装品质篇 X50和X70一样,都在内装上采用了大量的软质塑胶,以及看似是金属面板的发丝纹塑料面板来做内装铺陈,在搭配许多伪车缝线来提升质感,这种做法在许多品牌上都很常见,但X50却巧妙的利用了内装三种不同颜色来营造视觉上的冲击感,让整体的质感进一步加分。 不得不说X50在中控台上半段的红色软质塑胶做得真的很有画龙点睛之妙,它虽然是硬质塑胶搭配伪车缝线(只有仪表板的上盖才是采用真皮革),但视觉和触感上却让人觉得很像是真的皮革,再加上这个红色并不会太过鲜艳,属于较暗淡的红色,与内装的黑色和米黄色发丝纹饰板很好搭配,因此不会让人觉得很突兀。 在用料和组装品质上,X50也几乎是把所有同级对手按在地上狂揍的地步,前面提到的发丝纹塑料面板其实摸起来并不会让人觉得廉价,而车上按钮的回馈感觉也虽然没有豪华品牌那么的扎实,但却在同级对手中算是非常出色的一个,重点是每一块板件的接缝处也相当工整,不像某本地组装的日系品牌那样左右不对称、上面的隙缝较大、下面的隙缝较小。 整体来说,小编对X50的组装品质是相当满意的,它和X70一样都跳脱了Proton以往给人组装工序很随便、板件隙缝很大、很容易产生异音的负面印象,加上座椅采用的皮革质感很棒,整体的内装质感也完全在HR-V和C-HR之上,并不亚于新的CX-30。 空间与实用性篇 小编身高173cm,自认是许多大马人的中等身高值,而且加上身材算是个胖子,所以刚好可以用自己来作为标准去衡量X50的座椅是否支撑性足够。对于小编来说,这张座椅的椅垫做了一个突出点,而且椅背左右两侧的支撑性也很好,刚好可以很好的承托到小编的身体。 后座的椅子则显得有些稍小,包覆性也还有进步的空间,但整体来说还是处于一个及格有余的状态,红黑混搭的颜色看起来也相当运动感而又不会太哗众取宠。后座整体空间不错,在前座调整到我正常的坐姿下,膝部依然有超过一个拳头的空间,而头部空间也超过了一个拳头。 接下来就是它的行李厢空间,X50配有小尺寸的备胎,因此或多或少都会占用到一些行李厢的空间,但整体而言它的空间算是符合了一般B-Segment SUV的应有水准,行李厢上方也有一个私密障板,该给的都给到位了,只差在没有电动尾门,但以同级对手来比较的话,其实它的对手很多也没有电动尾门。 动力篇 这次原厂并没有让我们真的把X50开上赛道去体验它的极速与性能,但有安排了一个0-120km/h的加速比赛,对手是同级的Honda HR-V 1.8E,而且还拉来了市场定位不同级的BMW X1 sDrive18i,来让三款SUV比一比它们的加速性能。 为什么会拉来X1?因为这款X1属于最入门的sDrive18i,搭载的同样是1.5L的三缸涡轮增压汽油引擎,而且一样是七速双离合器变速箱以及前轮驱动,原厂就是要借此对大家透露一个信心,那就是“别以为Proton一定比不上豪华品牌”。 当然,虽然这辆X1搭载同样排气量的引擎、同样种类的变速箱而且一样是前轮驱动,但X1的马力输出并不到140匹,最大扭力也只有222Nm,对比X50 Flagship的177匹马力和255Nm扭力,账面上来看就已经大概猜到了结果。 当然,最终的结果肯定是X50在0-120km/h的加速比赛中胜出,排在第二的是BMW X1,而HR-V因为没有涡轮增压加持而殿尾,给人的感觉就是原厂故意找HR-V来让它被羞辱的(这是小编自己的想法,哈哈哈)。 至于大家在某些车媒发布的Live视频中看到HR-V竟然在加速过程中比X50更快的情况,小编会说这是因为原厂让每一位车媒自行下场比赛,因此当中不能排除各别的人为因素,包括一些车媒较迟踩下油门,而一些受邀的则因为不是正规的汽车媒体而是一些网络红人(Youtuber),可能在缺乏试驾经验下不敢一下子把油门直接踩到底,所以才出现了这些情况。 […]

     



  • Proton X50:为什么不提供换挡拨片?为什么入门的 1.5T Standard 版本只搭配四具安全气囊?来看看宝腾的回应

    万众期待的Proton X50发布在即,从此前官方公布的规格来看,一些配备上的布局免不了让人抓摸不透,比如说为什么入门的1.5T Standard版本只搭配四具安全气囊,而其余三个较高阶的1.5T Executive、1.5T Premium和1.5 TGDi Flagship则搭配六具气囊,难道说这两具气囊的成本负担很大? 这一点确实值得怀疑,毕竟多年来宝腾一直在强调安全,也很少在这一块妥协,而且我们也认为来到了2020年,有着丰富配备的X50,即便是最入门的Standard版本也不该只搭配四具气囊,反之应该效仿X70全系标配六具气囊。 除了安全气囊以外,X50全系也没有搭载换挡拨片,这令人感到好奇,特别是X50拥有不俗的动力表现而且外型设计也非常运动化。要知道X50的原车,也就是吉利缤越,甚至是在菲律宾比我们早发布的吉利Coolray(其实就是缤越)都搭载了换挡拨片,为什么宝腾要阉割这一配备呢? 针对以上的疑问,我们昨天在宝腾于雪邦国际赛道举办的媒体试驾活动上向厂方发出提问。有关换挡拨片一事,宝腾回应称,缤越和Coolray的运动版本确实搭载了换挡拨片,但本地的X50并没有提供真正的运动型版本。 这很明显可以从X50的前排座椅椅背上少了S标识,以及原本搭载在缤越上较激进的扰流尾翼缺席等细节看出端倪。因为X50并没有提供特别的运动型版本,而且为它搭配换挡拨片需要进行额外的开发工作,其中就涉及了编程和成本,所以换挡拨片并没有出现在X50上。 至于入门级1.5T Standard版本的四个气囊,宝腾工程总监Hazrin Fazail Haroon回应说,宝腾不是不能做到这一点,但这些配备上的布局纯粹是为了平衡成本,以及商业上的一个策略。 好了,虽然少了两具气囊,但这并不表示说1.5T Standard版本的安全配备很差,它仍搭载了许多核心的安全配备,比如说EBD、BA,以及ABS煞车辅助系统、车身动态稳定系统、上坡起步辅助,以及下坡缓降控制等。 另外,虽然没有换挡拨片,但其所搭配的七速双离合变速箱的排档杆仍具有手动换挡模式,因此你仍然可以自己换挡。所以总的来说,这些配备上的从缺似乎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你觉得呢?

     



  • 宝腾未来新车将采用 Proton X50 上的 1.5T MPI 三缸引擎

    相信大家也知道,Proton X50全系虽一律搭载1.5升的三缸引擎,但却划分为1.5 TGDi和1.5T MPI两种不同的动力(引擎)选项。其中,顶配版的X50 1.5 TGDi Flagship是唯一搭载1.5升TGDi(缸内直喷)涡轮增压汽油引擎的车型。 至于余下三个版本则统一搭载1.5升MPI(多点喷射)涡轮增压汽油引擎。无论是1.5 TGDi抑或是1.5T MPI,两者均具备双可变气门正时(VVT)技术。根据官方数据,1.5T MPI的最大马力为150 PS,峰值扭矩达226 Nm;1.5 TGDi方面,其最大马力为177 PS,峰值扭矩达255 Nm。 而昨天在宝腾位于雪邦国际赛道举办的媒体试驾活动上,我们就询问了厂方为何在X50上布局两具不同但又相似的1.5T引擎。针对这一点,宝腾表示,该1.5T MPI引擎未来将被广泛应用,下放到自家的其它车型上,故率先在X50上采用这具引擎,初试啼声。 “这是我们在布局动力总成战略上的其中一部分,1.5T引擎(1.5T MPI)基本上是1.5 TGDi引擎衍生出来的产品,并且已作出适当的调校,以配合我们的未来计划。这(引擎)是第一次推出,它将搭载在我们未来的国产车上。”宝腾工程总监Hazrin Fazail Haroon这么表示。 好了,若按照厂方的说法,我们预计未来这具引擎极有可能会下放到宝腾的“原生派”(Saga、Iriz、Persona、Exora)车款上。在这之前,宝腾首席执行长李春荣博士已经透露计划在未来的3至5年内推出两款由本地专才自主开发的新车型。 当然,这两款新车并不是什么全新的车款。正如宝腾设计主管Azlan Othman此前向我们暗示的那样,宝腾正在与吉利合作开发全新的模组化平台,为下一代的国产汽车铺路【点击这里查看新闻背景】,所以没猜错的话,这两款新车应该就是“原生派”的下一代车型。 究竟是“原生派”的哪一款?目前还未有定论,但宝腾似乎有比较大可能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内为旗下最畅销的Proton Saga推出大改款。现款在售的第三代Saga是在2016年登场,并且在去年推出了中期小改款。 至于第二款估计会是Proton Persona,它与第三代Saga首发的时间非常接近,同样是在2016年登场,并且在去年推出小改款。现款在售的Persona也交出了不俗的成绩,不久前我们的读者还发现了二次小改款Persona与Iriz Crossover路测的谍照。

     



  • 2020 Proton X50 获 ASEAN NCAP 5星评级和 EEV 认证

    在公布了多项细节、机械技术和配备信息之后,宝腾今天在雪邦国际赛道举办的媒体试驾活动上也宣布Proton X50通过了东盟新车安全测试(ASEAN NCAP),结果毫无意外,其整体碰撞测试成绩获得了最高的5颗星评级。 不过,有关完整的测试报告将在较后才公布;另一方面,宝腾也确认,X50获得了由马来西亚汽车、机器人学及物联网研究院(MARii)发出的节能车(EEV)资格认证。 动力方面,X50车系虽一律搭载1.5升的三缸引擎,但却划分为1.5 TGDi和1.5T MPI两种不同的动力(引擎)选项。其中顶配版的Proton X50 1.5 TGDi Flagship是唯一搭载1.5升TGDi(缸内直喷)涡轮增压汽油引擎的车型,余下三个版本则统一搭载1.5升MPI(多点喷射)涡轮增压汽油引擎,两者均具备双可变气门正时(VVT)技术。 传动系统方面,X50全系将搭配七速湿式双离合器变速箱(与CKD版的Proton X70相同)。根据官方数据,1.5T MPI的最大马力为150 PS,峰值扭矩达226 Nm;1.5 TGDi方面,其最大马力为177 PS,峰值扭矩达255 Nm,0-100公里/小时的加速成绩只需7.9秒。 油耗部分,1.5 TGDi引擎的油耗表现为6.4升/100公里,换言之也就是说每公升可行驶15.6公里;至于另一款1.5T MPI引擎的油耗仅以微差稍逊,官方公布的成绩是6.5升/100公里,也就是说每公升可行驶15.4公里。 2020 Proton X50不同的车身配色 2020 Proton X50 1.5 TGDi Flagship

     



  • 全新第11代 Honda Civic Sedan,Hatchback 专利图曝光

    日前,海外媒体曝光了全新一代(第11代)Honda Civic Sedan和Hatchback两种版本的专利图。如无意外,新车或将在明年下半年,抑或是2022年亮相,随后陆续登陆多国市售。 外观上,Sedan和Hatchback版本在前脸的造型设计几乎保持一致,从图中可以看出大改款后的Civic将采用Honda家族式的最新设计语汇,同时两侧的头灯组造型变得更加狭长,但并不像这一代那么锐利,看上去有点类似Accord的头灯组造型。 此外,新车的前进气格栅与两侧头灯组也形成了贯穿式的设计,进一步提升车头的视觉宽度。至于保险杠方面,它的造型也有所改变,其中三分段式的造型设计更加动感和运动,中间的散热开口面积也更大。 来到车侧,新车的侧面并没有太多花俏的线条设计,平直的车身腰线从车头贯穿至车尾,并且车窗上方的沿边还采用了镀铬饰条修饰。当然,在车侧后尾部,Sedan和Hatchback的轮廓将有所区分。 车尾部分,两者最明显的区分除了轿车与掀背式的不同以外,它们所搭配的尾灯组造型也不尽相同。这次两者都摒弃了C形“虾状”的尾灯设计,其中Sedan版的尾灯看上去相对较保守,灯组内构建了倒L形的LED灯条;至于Hatchback方面,其采用了贯穿式的尾灯组设计,看上去较为时尚。 另外,这次的专利图上并没有给排气管留出相应的位置,我们推测新车极有可能会采用隐藏式排气设计,但或许也会有相应的版本去选装不同样式的后包围造型来突出排气部分。 第11代Honda Civic Hatchback 内饰方面,目前还没有相关的详情流出;至于动力部分,除了传统的燃油动力,预计Honda最新的HEV混动系统将出现在新车上。同时作为Honda知名的全球车型,新车不排除未来还会推出插混以及纯电车型的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Honda将把下一代Civic的所有衍生车型全部都转移到北美工厂生产,并已经确认了下一代车型将继续拥有Civic Si车型以及Type R车型。其中,Type R车型极有可能搭载2.0T涡轮增压四缸引擎,并搭配电动组成混合动力系统,其系统最大功率或将超过400马力的水准。 第11代Honda Civic Sedan专利图 第11代Honda Civic Hatchback专利图

     



  • Proton X50:全自动停车辅助支持横向和直向出入停车位

    除了高阶的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达Level 2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智能领航控制系统(ICC)【点击这里了解详情】以外,Proton X50另一项让人为之惊艳的科技配备便是全自动的停车辅助系统(Auto Parking Assit)。 宝腾今天在雪邦国际赛道举办的媒体试驾活动上,向我们展示了X50的自动停车辅助系统。相比之下,该系统比市面上的其它类似功能更加先进和智能,因为该系统可全权主导油门控制、煞车、转向,甚至是换挡操作。 不但如此,无论是自动的横向或直向停车,抑或是自动横向驶出停车位,该系统都能够一一办到。简单来说,只要将车辆驶向停车位附近,一旦系统侦测到空位,只需按下排档杆后方的自动停车辅助键(长按),系统将自动帮你驶入停车位。 这一个系统是ADAS中的其中一部分,因此只搭载在顶配版的X50 1.5 TGDi Flagship。除了自动停车辅助以外,ADAS还涵盖了盲点侦测系统,智能远光灯控制、前方碰撞预警、可侦测行人、摩托车和脚踏车的自动紧急煞车系统,以及车道偏移警示等等。 动力方面,X50车系虽一律搭载1.5升的三缸引擎,但却划分为1.5 TGDi和1.5T MPI两种不同的动力(引擎)选项。其中顶配版的Proton X50 1.5 TGDi Flagship是唯一搭载1.5升TGDi(缸内直喷)涡轮增压汽油引擎的车型,余下三个版本则统一搭载1.5升MPI(多点喷射)涡轮增压汽油引擎,两者均具备双可变气门正时(VVT)技术。 传动系统方面,X50全系将搭配七速湿式双离合器变速箱(与CKD版的Proton X70相同)。根据官方数据,1.5T MPI的最大马力为150 PS,峰值扭矩达226 Nm;1.5 TGDi方面,其最大马力为177 PS,峰值扭矩达255 Nm,0-100公里/小时的加速成绩只需7.9秒。